2024年广西贺州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广西贺州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24年广西贺州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
1.动静交替、劳逸结合地组织活动,符合了大脑皮质活动的()
A.优势原则
B.镶嵌式原则
C.动力定型规律
D.抑制原则
2.学前教育要严格区别于小学教育,防止小学化或成人化倾向。

这体现了学前教育的()
A.基础性
B.非义务性
C.启蒙性
D.公益性
3.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一般为()制。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4.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的学前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蒙台梭利
5.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的特征是()
A.发展的是儿童的完整语言
B.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C.提供整合的阅读活动
D.提供一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二、判断题
1.儿童最早出现的是动作记忆,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

()
2.只有幼儿园经济条件差时,创设环境时才要考虑经济性原则。

()
3.《3~6岁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倡导“多样、平衡、适量”的科学营养观念。

()
4.实验操作型科学教育活动大致分为三类:演示探究类;引导探究类;验证探究类。

()
5.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当人在从事某一项活动时,只有相应区域的大脑皮质在工作(兴奋过程),与这项活动无关的区域则处于休息状态(抑制过程)。

这种“镶嵌式活动”方式,使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能有劳有逸,以逸待劳,维持高效率。

2.C【解析】学前教育的启蒙性是指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不损伤“幼嫩的芽”,并且要促使其茁壮成长。

把握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在于严格区别于小学教育,防止小学化或成人化倾向,使教育目标确实建立在幼儿教育工作规律的基础上。

3.C【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条指出,幼儿园适龄幼儿一般为3周岁至6周岁。

幼儿园一般为三年制。

4.B【解析】陈鹤琴先生提出了:“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

”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

5.A【解析】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的特点包括:(1)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是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一个系列活动;(2)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发展的是儿童的完整语言;(3)幼儿园文学作品活动整合、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中。

二、判断题
1.√【解析】从儿童这几种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来看,最早出现的是运动记忆(出生后2周左右),然后是情绪记忆(6个月左右),再后是形象记忆(6~12个月左右),最晚出现的是语词记忆(1岁左右)。

2.×【解析】无论幼儿园的经济条件好坏,创设环境时都必须考虑经济性原则。

3.√【解析】《3~6岁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内容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证正常体重增长”等。

4.√【解析】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大致分为三类:演示探究类,引导探究类,验证探究类。

5.√【解析】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

2024年广西贺州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二)
一、单选题
1.既强调说理教育,又强调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目的常常带有不同时期的特点。

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时代性
B.抽象性
C.继承性
D.规定性
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受性
4.学校来了一位新学生,班主任老师发现他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决定对他进行干预。

该老师所采取的最恰当方式是()
A.团体辅导
B.角色扮演
C.个别心理辅导
D.心理训练
5.()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权利,具有神圣性与不可转让性,也是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

A.生命权
B.健康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二、多选题
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激发学习动机
B.感知教材
C.运用知识
D.理解教材
E.巩固知识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分为()
A.权威型
B.现实型
C.民主型
D.放任型
E.科学型
3.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四个维度。

A.自觉性
B.果断性
C.自制性
D.坚韧性
E.自解性
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E.个体不同发展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先后顺序的不同
5.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有()
A.社会评价法
B.学生评价法
C.自我评价法
D.模糊综合评判法
E.加减评分法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强调说理教育对应正面教育原则,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符合纪律约束原则,所以,题干所述的德育原则是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2.A【解析】教育目的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体现了教育目的的时代性。

3.A【解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4.C【解析】个别心理辅导是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助人活动,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或矫治,以缓解学生的心理疑惑或压
力,并促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新来的学生是单独的个体,自身存在独特的心理问题。

班主任老师应针对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5.A【解析】拥有生命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权利,享有生命权是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

生命权是人的尊严的基础,具有神圣性与不可转让性,不可非法剥夺。

二、多选题
1.BD【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2.ACD【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3.ABCD【解析】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韧性和意志的自制性。

4.ABCD【解析】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5.ABCDE【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有:自我评价法、学生评价法、社会评价法、加减评分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2024年广西贺州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三)
一、单选题
1.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是()
A.观察研究
B.行动研究
C.实验研究
D.个案研究
2.()不仅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专著,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A.《学记》
B.《论语》
C.《师说》
D.《劝学篇》
3.人的所有需要中,最基本、最原始,也是最强有力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
D.求知需要
4.教师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是()
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
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
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5.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职责,或者虐待、歧视未成年人,或者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
A.给予行政处罚
B.追究民事责任
C.追究刑事责任
D.给予行政处分
二、判断题
1.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2.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
3.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成分。

()
4.中学阶段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

()
5.某中学采取教师个人自评、家长和学生参与测评、考核工作小组综合评定等各种方式对教
师进行师德考核。

该考核遵循了方向性评价原则。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

2.A【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3.A【解析】生理需要是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

它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基本、最原始,也是最强有力的需要,是其他一切需要产生的基础。

4.D【解析】站在“超自我”的视角进行反思是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也可称为教师自传的研究。

所谓的“超自我”就是有意识地抛弃习惯和成见,以一种全新或另类的眼光看自己的过去。

5.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职责,或者虐待、歧视未成年人,或者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判断题
1.√【解析】教师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与上进而言的。

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得怎样,学习的效果怎样,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主要标志。

2.√【解析】教育可以将科学知识传递给劳动者,转化为劳动者的精神财富。

3.√【解析】创造性思维既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但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思维上。

创造性思维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4.√【解析】与同伴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性格的发展。

一方面,同伴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

另一方面,同伴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性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5.×【解析】民主性原则是指教师道德评价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相信、尊重、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职工和社会各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民主,共同搞好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工作。

贯彻民主性原则的要求之一是要调动广大教师进行自我道德评价的积极性和充分重视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意见。

故题干的表述体现的是民主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