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医学 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创伤后机体反应/创伤后应激反应
机体受到创伤后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系统为主、多个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2.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指各种严重感染、损伤等原因引起促炎、抗炎介质失衡所产生的一系列连续反应或瀑布效应,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的临床过程。
3.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 CARS
机体在创伤、感染和休克等引起SIRS 的同时,伴有代偿性抗炎反应,释放内源性抗炎介质以对抗炎症过程,有助于防止和减轻 SIRS 引起的自身组织损伤。
4.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经历重大创伤后个体出现反复体验当时情景、回避行为、情感麻木、高度警觉的状态。
除精神障碍外,常伴有躯体症状。
5.TURP 综合征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 时,冲洗液快速吸收入血而致血管内容量负荷过重,出现低钠血症。
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缓、CVP 升高、癫痫样发作。
6.脑耗盐综合征 CSWS
颅内病变进程中,因下丘脑疾病或受累使钠盐经肾脏途径丢失而以高尿钠、低钠血症、低血容量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大多呈一过性,多在3~4 周后恢复。
治疗关键是补充水钠。
7.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
肺泡气和动脉血之间氧分压的差值,是判断氧弥散功能的重要指标、反映肺换气的指标、判断血液从肺泡中摄取氧能力的指标。
8.氧合指数PaO2/FiO2
FiO变化时,PaO/FiO反映氧气交换情况。
PaO/FiO≤300mmHg 提示肺的氧弥散功能受损,患者存在ALI;≤200mmHg 提示发生 ARDS。
9.闭合容积 CV
从肺总量TLC 位一次呼气过程中,从肺底部小气道开始闭合时所能继续呼出的气量。
是监测小气道疾患简单敏感的肺功能试验。
10.闭合容量CC
CC=闭合容积 CV+残气量 RV,即肺低垂部位小气道开始闭合时的总肺容量。
是监测小气道疾患简单敏感的肺功能试验。
11.动脉压ABP
即血压,指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可以反映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总阻力,同时与血容量、血管壁弹性、血液粘滞度等因素有关,是衡量循环功能的重要功能指标之一。
12.中心静脉压CVP
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的压力,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
由4 部分组成:右心室充盈压、静脉内壁压、静脉外壁压、静脉毛细血管压。
13.肺动脉压 PAP
漂浮导管(Swan-Ganz 导管)在肺动脉主干测得的压力。
是反映左心前负荷、右心后负荷的指标。
14.肺小动脉楔压PAW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漂浮导管在肺小动脉楔入部位测得的压力。
是反映左心前负荷、右心后负荷的指标。
15.诱发电位 EP
施加外界刺激(声、光或体感刺激)所引起的人脑的微弱电变化。
又称诱发反应。
16.氧疗
通过提高吸入气中氧浓度,增加肺泡气浓度,促进氧弥散,进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以缓解或纠正机体缺氧状态的治疗措施。
17.吸气平台/呼气末停顿EIP
机械控制通气CMV 时,于吸气末前,呼气活瓣通过呼吸机的控制装臵再继续停留一定时间(0.3~3s),一般≤吸气时间的15%,此期间不再供给气流,肺内气体再分布、使肺泡充气,气道压下降,形成一平台压。
主要用于肺顺应性差的患者。
18.呼气末正压PEEP
吸气由患者自主呼吸触发或呼吸机产生,呼气末借助呼气端活瓣限制气流,使气道压力高于大气压。
可使萎陷的肺泡重新扩张,增加功能残气量和肺顺应性,改善通气及氧合,减少肺内分流。
是治疗低氧血症的重要手段。
19.最佳PEEP
肺顺应性最好、萎陷的肺泡膨胀、氧分压最高、肺内分流降至最低、氧输送最多、心排出量影响最小时的PEEP 水平。
20.持续气道正压CPAP
患者自主呼吸基础上,呼吸机恒定输送一定正压的新鲜气流,正压气流>吸气气流,从而气道内保持持续正压。
可以增加潮气量,吸气省力,患者自觉舒服。
2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机械通气(不包括非创伤性)48h 后,或停用机械通气、拔出人工气道后48h 内发生的新的感染性肺实质性炎症,是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接受呼吸机治疗后的严重并发症。
分早发性、晚发性 VAP。
22.电除颤
选用适当强度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全部心肌在瞬间同时去极化而处于不应期,抑制异位兴奋灶,消除异位心率,为自律性最高的起搏点重新下传冲动、恢复有效心搏创造条件。
2
3
3 23. 心脏电复律
脉冲由患者心电 R 波触发、具有同步放电功能的除颤即为电复律,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
24. 代谢支持
为机体提供适量的营养底物,配比合理、营养全面, 以保护和支持器官的功能与结构,防止与消除底物限制性代谢,不加重病人的负荷与代谢紊乱。
25. 急性肺水肿
不同原因引起肺组织血管外液体异常增多,液体由间质进入肺泡,甚至呼吸道出现泡沫状分泌物。
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发绀,呼吸做功增加,两肺布满湿啰音, 甚至从气道涌出大量泡沫样痰液。
26. 急性呼吸衰竭ARF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 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也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 CO 潴留,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分急性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急性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
27. 休克
由多种病因造成组织有效血流量减少的急性微循环障碍,导致细胞代谢及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28. CO 2 排出综合征
患者在 PaCO 较高且持续状态下,血液中 CO 快速排出时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等症状。
常见于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
29. 急性肺损伤ALI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各种非心源性原因导致的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高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难治性低氧血症、肺水肿。
重度 ALI 即ARDS 。
30. 心律失常
心脏的冲动有固定的起搏点和特殊的传导系统,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搏点、传导部位、激动顺序的异常,见于几乎所有人,有心脏疾病者更容易出现。
31. 心力衰竭
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泵功能不全综合征。
在适当的静脉回心血量下(心室充盈压正常或高于正常),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求。
32. 心搏骤停
心脏机械活动停止,收缩功能衰竭导致心脏突然丧失有效排血能力,自主血液循环停止的病理生理状态。
33. 急性肾损伤AKI/急性肾衰竭ARF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不能清除小分子物质而导致肾功能下降,从而出现液体、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34. 急性肝功能衰竭AHF
原无肝病患者突然发生大量的肝坏死或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并在起病的 8 周内出现肝昏迷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黄疸、神志改变、出血倾向、肾衰、肝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当机体受到休克、创伤、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等严重打击后,同时或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进行性、可逆性的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的综合征。
36. 标准碳酸氢盐 SB
全血在标准条件( PaCO =40mmHg , T=38 ℃ , SaO =100%)下测得的血浆中HCO -的量,N=24mmol/L 。
37. 实际碳酸氢盐AB 隔绝空气条件下,在实际 PaCO 、T 、SaO 条件下
测得的血浆 HCO -的量。
正常值与 SB 相等。
38. 碱剩余 BE 在标准条件下,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 pH=7.40 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
N=-3~+3mmol/L 。
39. 缓冲碱 BB
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 N=48m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