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在化学实验中的九种实验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在化学实验中的九种实验方法
1、彩色焰火
原理 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实验用品:瓷坩埚 或蒸发皿 、玻璃棒、研钵、长滴管。

蔗糖、镁粉、KClO3、Ca(NO3)2、CuCl2 根据条件可增加其他金属的盐 例如Ba(NO3)2、KNO3、NaNO3等〕、浓硫酸。

操作 1 将等质量的蔗糖、KClO3分别研成粉末 然后混合。

把混合物分成3份 或数份 放入3个 或数个 瓷坩埚中。

2 在瓷坩埚中分别加入少量镁粉、Ca(NO3)2和CuCl2 并用玻璃棒搅拌一下。

3 用长滴管吸取浓硫酸 分别滴在3个瓷坩埚中。

可观察到瓷坩埚中喷出不同颜色的火焰
2、吹气生火
原理: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 这是淀粉的特性。

而维生素C能与蓝紫色溶液中的碘发生作用 使溶液变成无色。

通过这个原理 可以用来检验一些蔬菜中的维生素C。

操作:在玻璃瓶内放少量淀粉 倒入一些开水 并用小棒搅动成为淀粉溶液。

滴入2--3滴碘酒 你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

再找2 3片青菜 摘去菜叶 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 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的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

这时 你又会发现蓝紫色的液体又变成了乳白色。

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3、固体酒精
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醋酸钙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

当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时,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酒精充填其中。

点燃胶状物时,酒精便燃烧起来。

用品 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蒸发皿、火柴。

酒精(质量分数95%以上)、醋酸钙、蒸馏水。

操作 1.在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再加入适量醋酸钙,制备醋酸钙饱和溶液。

2.在大烧杯中加入80mL酒精,再慢慢加入15mL饱和醋酸钙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中的物质开始时出现浑浊,继而变稠并不再流动,最后成为凝胶状。

3.取出胶冻,捏成球状,放在蒸发皿中点燃。

胶冻立即着火,并发出蓝色火焰
4、蜡烛自明
用品 66平方厘米木板、30毫升试剂瓶、镊子、滴管。

二硫化碳、白磷、蜡烛。

原理 将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滴在烛芯上 二硫化碳很快挥发掉 剩下细小的白磷颗粒。

白磷与空气接触 激烈地氧化放热 使白磷燃烧起来。

白磷燃烧时就把烛芯点着了。

操作 取一支点燃过的蜡烛固定在木板上。

烛芯要长而松散。

在试剂瓶中注入5毫升二硫化碳 再用镊子夹取一块蚕豆大小的白磷放入二硫化碳中 塞上瓶盖 轻轻摇晃 使白磷溶解成溶液。

用滴管吸取少量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 滴到烛芯上。

不久 烛芯就自燃起来。

忘了提醒 所用的药品很多有毒
5、玻璃棒点燃了冰块
操作 玻璃棒能点燃冰块,不用火柴和打火机 只要用玻璃棒轻轻一点 冰块就立刻地燃烧起来 而且经久不熄。

你如果有兴趣 可以做个实验看看。

先在一个小碟子里 倒上1一2小粒高锰酸钾 轻轻地把它研成粉未 然后滴上几滴浓硫酸 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蘸有这种混合物的玻璃棒 就是一只看不见的小火把 它可以点燃酒精灯 也可以点燃冰块。

原理 冰块上的电石 化学名称叫碳化钙 和冰表面上少量的水发生反应 这种反应所生成的电石气 化学名称叫乙炔 是易燃气体。

由于浓硫酸和高锰酸钾都是强氧化剂 它足以能把电石气氧化并且立刻达到燃点 使电石气燃烧 另外 由于水和电石反应是放热反应 加之电石气的燃烧放热 更使冰块熔化成的水越来越多 所以电石反应也越加迅速 电石气产生的也越来越多 火也就越来越旺
6、火能造纸币
火药棉在化学上叫做硝化纤维 是用普通的脱脂棉放在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发生了硝化反应 反应后生成硝化纤维 即成了火药棉 然后把火药棉溶解在乙醚和乙醇的混合液中 便成了火棉胶 把火棉胶涂在十元的人民币票面上 于是一张“白纸币”造成了。

这种火药棉有个特殊的脾气 就是它的燃点很低 极易燃烧 一碰到火星便瞬间消失 它燃烧速度快得惊人 甚至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还没有来得及传出去就已经全部烧光了。

所以 十元钱的纸币还没有受到热量的袭击时 外层的火药棉就已经燃光了。

7、小木炭跳舞
操作 取一只试管 里面装入3一4克固体硝酸钾 然后用铁夹直立地固定在铁架上 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

当固体的硝酸钾逐渐熔化后 取小豆粒大小木炭一块 投入试管中 并继续加热。

过一会儿就会看到小木炭块在试管中的液面上突然地跳跃起来 一会儿上下跳动 一会儿自身翻转 好似跳舞一样 并且发出灼热的红光。

原理 原来在小木炭刚放入试管时 试管中硝酸钾的温度较低 还没能使木炭燃烧起来 所以小木炭还在那静止地躺着。

对试管继续加热后温度上升 使小木炭达到燃点 这时与硝酸钾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 并放出大量的热 使小木炭立刻燃烧发光。

因为硝酸钾在高温下分解后放出氧来 这个氧立刻与小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这个气体一下子就将小木炭顶了起来。

木炭跳起之后 和下面的硝酸钾液体脱离接触 反应中断了 二氧化炭气体就不再发生 当小木炭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落回到硝酸钾上面时 又发生反应 小木炭第二次跳起来。

这样的循环往复 小木炭就不停地上下跳跃起来。

8、杯中大火
原理 钾和乙醚在常温时不发生反应。

当把它们倒入水时 钾和水相遇立即产生氢气并着火从而引起剧烈的燃烧现象。

2K 2H2O 2KOH H2↑2H2 O22H2O C2H5OC2H5 6O2 4CO2 5H2O
用品 600毫升烧杯、蒸发皿、坩埚、镊子。

乙醚、钾、细砂。

操作 在烧杯底部放一厚层细砂 砂上放盛有5毫升水的蒸发皿。

向坩埚里注入2毫升乙醚再放入绿豆大的一块钾。

将乙醚和钾的混和物倒入蒸发皿时 杯内立即发生大火
9烧不着纸的火
用品 蒸发皿、玻棒、镊子、纸。

二硫化碳、四氯化碳。

原理 二硫化碳是容易燃烧的液体 但四氯化碳却不能燃烧。

二硫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同时放热。

因有四氯化碳在里面 四氯化碳大量挥发时带走了不少热量 因此火焰的温度被降低而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操作 在蒸发皿中倒入6毫升二硫化碳和16毫升四氯化碳 搅拌均匀。

用火点燃后 可以看到淡蓝色的火焰。

这时用镊子夹一张普通的纸放在火焰上 纸却烧不着。

本文章由97太原租车网:/整理发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