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维修专业化管理 提升优质保障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细维修专业化管理提升优质保障服务水平
作者:刘涛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F424.5
前言:
近年来,油田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走油公司的发展道路,作为油田区块管理试点单位的采油厂,在四化建设的基础上,紧锣密鼓的建立区块示范管理区。
作为专业化后保单位的维修大队,如何顺应改革发展的需求,建设精干高效的队伍,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摒弃过去管理中出现的工作标准不高,过程控制不细,制度执行不严,疏于专业化管理的现象,真正走向精细专业化管理的道路,更好地服务于采油厂区块管理建设,尤为极其重要。
1 转变理念,是精细维修专业化管理的关健
1.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就是以法规制度为依据,以提高企业效率与效益为目标。
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企业管理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
作为专业化后保单位的维修大队、要提高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充分利用班前会、学习日、安全活动日等时间,强化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员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把各项工作量化标准渗透到维修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量化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判断,把定性的、无形的管理变成定量的、有形的管理。
做到各队,班组、其标准量化考核,日清日结,从而提高管理的效能。
实现由“人治”管理向机制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转变。
使职工从细微之处做起,严格按法规制度办事,按工作标准办事,干标准活,做放心事,职工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高,思想的统一,就为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1.2 层次划分,精细运作
按照精细化管理,专业化要求,实行层次划分,把专业化维修管理划分三层,即决策层、执行层、实施层。
决策层根据维修大队的实际和采油厂的要求制定发展战略、经营思路、企业目标。
他们有着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协调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执行层是指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机关办工室,按照决策层要求,负责制定维修大队有关政策、规定、办法、标准和制度。
实施层就是指按照维修大队制定的有关政策办法、规定和制度运作实施的各基层队,班组。
三层之间互相依存,相互联系,决策层是领导层,对其他各管理层实行领导和管理;执行层是决策层的办事机构,接受决策层的领导,对实施层实行运作情况进行指导和服务;实施层是精细
化管理的实施机构,接受决策层的领导,执行层的管理。
在精细化运作过程中,维修大队要将管理流程、生产工序,核算指标逐级深化与细化。
由大队到小队,再由小队到班组,最后到班组内部的岗位和个人。
把工作量、安全质量、工作效率、材料消耗等指标纳入进去,以量化的指标形成结算价格,激励职工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1.3 完善标准,建立体系
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把各岗位、各工种、各工序的工作标准和安全质量标准与6S相结合,形成精细化管理体系。
以6S﹙整理、清洁、准时、标准化、素养、安全﹚管理为切入点,对职工进行最基本的职业化训练,达到行为规范、职工文明素养普遍提高的目的。
2 掌控方法,是精细维修专业化管理的保障
2.1 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
实行定编,定员,定岗是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基础工作,它涉及到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
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贯彻采油厂定编,定员标准,全面实行定员,定岗是维修大队精细专业化管理提高维修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有效的整合,定编,定员,定岗来达到专业队伍的优化配置,通过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强建安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维修大队的经济效益。
同时,要建立职工绩效工资量化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劳动制度,强化工资分配的考核监督职能。
2.2 安全管理精细化
建立七大安全小组。
实现七零目标即HSE工作零起点、责任落实零错位、制度执行零距离、设备实施零缺陷、生产作业零违章、隐患排查零盲区、隐患治理零搁置的“七零”奋斗目标。
完善班组长、队长、安监员的安全责任制,实行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严把安全“四关”,即班前安全教育关、现场安全确认关、干部安全巡视关、隐患整改关。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点,不定期、不定时地开展突击查岗活动,并建立督查台账,严格考核。
每月底召开全大队安全例会,通报安全督查情况,奖罚兑现。
2.3 生产管理精细化
以班组为管理实体和经济核算单位,以工程项目为核算对象,以完成工程项目所需的人、财、物为核算内容,将班组的生产任务、经营指标、安全质量指标等进行量化,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达到自我管理,自主经营的目的。
在生产上实施“优化”工程:即优化人员。
实行动态上岗制,使职工工作满负荷,事事高效率;利用高‘收入”政策,鼓励班组积极开展劳动竞赛,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优化现场管理。
完善各个主要工种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生产考核细则,出手就干标准活,精品活;优化后勤服务。
要开展精品示范工程、精品示范班组活动,推动生产精细化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2.4 经营管理精细化
加强可控成本的管理与监控,提高单位成本创效率。
推行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建立成本目标管理的“责任体系、目标体系、激励约束机制”,、量化全员成本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严考核、硬兑现。
可控成本实施全过程的成本监控。
燃料费,实行油卡集中管理,专人负责加油,油箱加装防盗装置,制定单车定额消耗标准,实行单车成本核算,超罚节奖。
材料费,根据成本指标,制定“年度、季度、月度”运行规划,从材料入库、出库、现场施工、完工回收及质量索赔管理,进行全过程监控。
同时,对单项工程实行定额核算,按照单耗材料创收标准,月度进行考核、奖惩。
依据每月劳务收入完成比例,进行考核、调增或调减,每月单项奖中考核。
强化日清日结工作,各基层单位认真及时填报网上“生产运行、经营日报”表,大队领导每日掌握各单位生产进度、经营收入、成本消耗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结构,优化成本费用要素配置,实施生产经营全过程成本监控,提高单位成本创收率。
建立“精细管理、挖潜增效”指标体系。
核心指标:劳务收入、完全成本、内部利润、单位劳务成本;辅助指标:材料费创收提升率、外雇运费创收提升率、人均修旧利费、人均挖潜增效、合理化建议完成率。
建立考核评比、张榜排名、奖惩制度。
3.1 以人为本,增强精细化管理执行意识。
人是团队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题因素。
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职工在管理中主导地位,并围绕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组织一切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动性,全方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 执行意识。
精细管理是对维修安全、生产经营和所有的事都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鼓励全员参与,实现每件事都有人管,所有的人都有可管的事。
把人本思想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而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达到管理精细的目标。
3.2 加强学习,确保精细化管理机制执行到位。
维修系统要掀起一个学习、贯彻精细化管理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的热潮,努力让每个职工都能了解、掌握、熟悉本岗位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增强全员执行岗位考核标准的自觉性、主动性。
使职工上标准岗位、干标准活成为自觉行动。
3.3 強化考核,推进精细化管理纵深发展。
维修系统要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狠抓各项工作标准、工作任务的考核、落实和现场监督检查,及时总结分析本专业、本单位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具体措施加以改进,推进全大队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综上所述,要打造成本低、效率高、质量优精细专业化管理。
根本在制度、关键在领导,成败在考核。
因此,维修系统要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用职工自己认同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管理行为,自觉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
消除管理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实现内部效益的最大化,才能更好的服务于采油厂区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