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知识过关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池州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知识过关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有“地球之肺”“绿色水库”之称的是湿地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2.
八里沟景区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八里沟景区中所有的植物和动物
B.八里沟景区中所有的植物
C.八里沟景区中所有的生物
D.整个八里沟景区
3.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的大气圈
B.生物圈是指有生物生活的圈层
C.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4.
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有很多与生物学有关,你能说出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能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5.
被重金属污染的池塘中,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A.黑鱼B.虾C.剑水蚤D.浮萍
6.
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东台西溪植物园
B.串场河中的鱼类和水
C.校园内所有的动植物
D.东台人民公园内所有的生物
7.
去年,南极的气温首次突破了20℃,南极雪藻因此解除休眠而大量繁殖,皑皑白雪变成了大片的腥红色。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雪藻生活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B.导致雪藻大量繁殖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C.这一现象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D.这体现了环境能适应生物的生活
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青蛙产卵B.大雁南飞C.山体滑坡D.花开花落
9.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在《人工放射性核素在海洋鱼类中的富集、分布及放射损伤研究进展》一文中引用了Tateda 科研团队利用动态生物舱模型模拟福岛南部沿海生物群中铯-137水平的研究成果。
某科研机构重复该实验,模拟某放射性核素浓度,研究一条食物链,得到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生物体A B C D E
某放射性核素浓度/ppm0.057 1.2580.39
A.浮游藻类的富集作用最强
B.表中A、C之间是捕食关系
C.表中生物A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
D.若人捕食了D,则人是生物富集的最大受害者
10.
太空种植的水稻幼苗看起来有些“懒散”,并没有像地面上的水稻那样“精神抖擞”地挺立起来,而是“趴”在透明的实验盒子里。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
11.
含羞草等植物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
A.能够生长和繁殖B.生活需要营养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2.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7月28日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
成都大运会吉祥物名为“蓉宝”是以熊猫基地真实的的大熊猫“芝麻”为原型创作的。
“蓉宝”手中有"31"字样火焰的大运火炬,面部构思参考了传统艺术瑰宝---川剧的脸谱样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的创新体现。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芝麻”是生物B.“蓉宝”是生物
C.火炬是非生物D.“蓉宝”、火炬都是非生物
13.
生物圈包括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以及“地球之肾”之称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14.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美味的蒜蓉小龙虾B.美丽的珍珠项链C.引起胃溃疡的细菌D.造型奇特的钟乳石
15.
碰触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下列选项中与该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鲸鱼浮在冰面喷出水柱
B.朵朵葵花向太阳
C.点水蜻蜓款款飞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6.
下列哪个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
A.金鱼、月季、机器狗B.长颈鹿、兔、电脑病毒
C.熊猫、小鸡、病毒D.仙人掌、钟乳石、香菇
1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这说明了不同生态系统间有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
()
①大气在全球范围内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②大雁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③江河奔流东去,滋润着沿途的农田,还会
形成湖泊和湿地;④不同生态系统现存的资源是用之不竭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
下列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鸡犬不宁B.大树摇晃
C.电闪雷鸣D.草长莺飞
19.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相互独立B.相互竞争、你死我活
C.吃与被吃D.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20.
下列哪一实例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A.在沙地上种草栽树,能防风固沙B.荒漠中生活的骆驼,排尿量很少
C.北极狐的耳朵小,体毛多D.山上的旗形树,树冠像一面旗帜
21.
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层出不穷,从阿尔法、贝塔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戍。
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特质( )
A.呼吸B.生长C.变异D.繁殖
22.
农民把草地放养的鸡称为“溜达鸡”,鸡可以取食草也可以捕食食草昆虫。
关于这个草地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于草
B.鸡和食草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鸡粪能够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提高土壤肥力
D.该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23.
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环翠楼公园
B.天鹅湖里的所有大天鹅
C.昆崙山上的所有植物
D.刘公岛上的所有生物
24.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列事件不是在生物圈中进行的是()
A.科考队在珠穆朗玛峰发现海洋生物化石B.“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获取月壤
C.太空椒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和种植D.“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在南极探测冰层微生物
2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越多越稳定
C.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强不会被破坏
D.生物限定在食物网中固定的营养级
26.
白狼山成为人们夏季避暑纳凉的首选地,绿色植物功不可没,说明了( )
A.环境对植物的影响B.植物影响环境
C.环境与生物无关D.植物适应环境
27.
亲爱的同学们,相信你们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鱼骨B.钟乳石C.鸟化石D.石头上的青苔
28.
松树四季常青,但杨树到秋冬季节叶子就落光了;蛇以冬眠的形式来过冬;大雁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兔子会给自己换上厚厚的一身“新衣服”来抵御寒冷,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杨树、蛇和大雁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松树比杨树,兔子比蛇和大雁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具有普遍性D.它们都以一定的方式适应寒冷环境
29.
我国已经开展了六次人口普查,2020年10月1日开始第七次人口普查,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
B.我国人口多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C.普查前要制定合理的普查方案
D.普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各项数据
30.
以下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轿顶山公园B.校园中的阳光和土壤
C.宫山咀水库中所有的生物D.教室中所有的学生和盆栽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
(2)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着能量 和物质 ,该生态系统中,兔子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来源于 。
(3)图中①是 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 和 。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比较 (填“弱”或“强”)。
(5)如果该环境中兔数量大量减少,在一段时间内草的数量将会 (填“减少”或“增多”)。
2.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成分,①~⑤表示生理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固定的太阳能是通过[ ]______(填数字及过程名称)实现的。
(2)猫头鹰与蛇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若图中猫头鹰只能从一条食物链获得能量,请写出其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
链__________。
(3)③过程能将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
图中参与③过程的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_____(能/不能)传递给乙。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当该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______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3.
科学探究,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某小组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完成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步骤1: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量。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黑暗87987
明亮23123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_____值,目的是_____。
(3)关爱生命,从我做起。
做完实验后,将鼠妇放回_______中。
(4)用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用1只鼠妇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
4.
风景优美的大洲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金丝燕的栖息地。
“东方珍品”大洲燕窝就产于此。
金丝燕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调查发现,由于过度采集燕窝,金丝燕已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请据资料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类型看,大洲岛周围的海域属于__________生态系统。
(2)金丝燕属于鸟类,它在生态系统的角色中应该属于__________。
(3)大洲岛海域生长着丰富的藻类资源,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影响藻类的这种分布的主要因素
是__________。
(4)退潮后,露出栖息在礁石上的各种动物,它们与环境融为一体,不易被发现,这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___环境。
5.
下图为某一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条食物链,请你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
(2)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___循环和___流动。
(3)该图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是生物成分中的___和非生物成分。
6.
黄栌是我区重要的观赏树种,它因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风采而备受人喜爱。
左下图是黄栌秋天时的红叶,右下图是黄栌夏季开花时的花絮。
(1)黄栌性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不耐水湿,宜植于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
秋季当昼夜温差大于10℃时,叶色变红。
据此分析,影响黄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才能得分)。
(2)黄栌的果皮有坚实的栅栏细胞层,外果皮薄,具脉纹,不开裂;内果皮角质;种子肾形,无胚乳。
据此判断,黄栌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植物中的____________子叶植物。
(3)黄栌主要的病虫害是蚜虫,蚜虫带吸嘴的小口针能刺穿植物的表皮层,吸取养分。
每隔一两分钟,这些蚜虫会翘起腹部,开始分泌含有糖分的蜜露。
此时,工蚁就会赶来,用大顿把蜜露刮下,吞到嘴里。
蚂蚁为蚜虫提供保护,赶走天敌;蚜虫也给蚂蚁提供蜜露,蚜虫和蚂蚁之间的这种关系属于____________。
(4)夏季温度高,黄栌树上还会生长一种害虫,人称“洋辣子”,它是绿刺蛾的幼虫。
绿刺蛾的一生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7.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想了解“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两种环境对照。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并保证变量只有一个,这样设计的实验叫做。
8.
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
(2)箭头1所示的过程是:植物通过__________作用储存能量,而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转化为自身物质或释放能量,但其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
箭头2所示的过程是: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
____________的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又可被_____________利用。
由上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如果某种动物因缺少天敌而数量过多,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
9.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
(1)图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蛇和鼠之间是____________关系。
(2)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该包括分解者和_____________,其中食虫鸟属于生态系统中
的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森林生态系统受到生物难以分解、难以排出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图中共有____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
(2)图中没有画出的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
(3)如果草原上过度放牧会使草场退化、沙化,难以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