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课程皆游戏,幼儿自主为前提——以农村大班幼小衔接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课程皆游戏,幼儿自主为前提——以
农村大班幼小衔接为例
摘要:在开展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时,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主导,积极组织开展趣味十足的一日课程游戏活动。
让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并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教师需要坚持现代化的育儿观,避免成人思维以及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充分凸显一日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确保一日课程充满童真童趣,让幼儿能够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
关键词:一日课程皆游戏,幼儿自主为前提——以农村大班幼小衔接为例
引言
为了实现幼儿从大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许多教师以幼小衔接工作为主导,重新调整一日课程的设计思路及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将选择权与主动权交给幼儿,积极融入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化元素,逐步丰富一日课程的内容及形式,提升一日课程对幼儿的吸引力。
让幼儿能够放松身心,在参与课程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品质。
一、农村大班幼小衔接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发展幼儿良好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游戏化的大环境下,教师结合一日课程的设计要求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深入浅出的挖掘优质的课程资源,全面捕捉幼儿的学习生长点。
在引导幼儿、鼓励幼儿的过程中创设新的一日课程游戏,让幼儿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进而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1]。
其次,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组织开展一日课程游戏活动时,教师会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实际,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化
学素。
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一日活动相结合,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每一个
幼儿都能够主动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自觉规范言行举止。
最后,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参与一日课程游戏活
动时,幼儿的主动性、专注力以及学习兴趣都得到了锻炼,学习成就感比较足,
能够掌握比较简单的学习方法。
教师则会设置不同的游戏情境,全方位了解学生
的身心发展变化,分析幼儿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积极探索现代化的幼小衔
接工作路径结合手段,主动为幼儿树立榜样。
确保农村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能够更
上一个台阶,让幼儿全身心参与进一日课程游戏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自
主性和自觉性。
二、农村大班幼小衔接对策
农村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有部分幼儿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在面对新环境
以及新朋友时,幼儿感觉无所适从。
教师需要了解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抓住幼
小衔接工作的重难点,以提升幼儿的适应能力为基本目标,主动放手让幼儿自主
探究组织开活动,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与他人进行交际。
稳步提升幼儿的游戏自主性,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一日课程游戏活动。
(一)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究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公众对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
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和板块,直接关乎整个教育改革的成果。
在对当前的学
前教育工作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整体的运营质量和效率不够理想,教育观念较
为传统及落后。
有的教师以及家长受到了成人思维的影响,直接将自身的思想灌
输给幼儿,最终导致学前教育存在明显的小学化倾向[2]。
教师以及家长直接按照
自身的想法组织开展育人活动,幼儿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当外
部环境出现变化时,幼儿感觉无从下手。
针对这一现实矛盾,农村大班教师需要
结合农村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外部环境以及教学条件主动下放教学权力,在游戏活
动中适度放手,让幼儿自主拓展、大胆实践和试错。
不再全权包办以及照搬照抄,肯定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能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进行互动
和交流,全身心参与进一日课程游戏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比如在开展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时,教师会发现一部分家长并不注重孩子背书包的习惯,直接
为孩子的拿书包,在每天早上会将孩子的书包、水杯、纸巾和文具盒整理好,最
终导致幼儿对家长过度依赖。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开展“我是小小整理王”的
游戏活动,让幼儿自己整理书包并坚持每天背书包,不让父母拿书包。
先简单介
绍整理书包的相关方法,在示范基本动作后让幼儿自主模仿,看哪一个幼儿能够
整理得又快又好。
通过这种形式来凸显一日课程的生活性以及趣味性,让幼儿在
教师的示范指导下主动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形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和意识,真正
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交际
在开展一日游戏活动时,教师需要适时适当的引导幼儿、鼓励幼儿,针对性
的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
在完成近三年的学习任务后,大班幼儿初步形成了交往
能力,但是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比较明显,有的幼儿自主独立意识较强,能够在游
戏活动中主动释放天性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及合作,而有的幼儿往往比较内向,缺
乏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意愿。
教师则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思路,放慢教学步伐,鼓
励幼儿在游戏中与他人进行沟通,说出个人的内心想法,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开火车的游戏活动,将幼儿分为三个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部
自由分工,主动扮演“火车头”和“车厢”,看哪一个小组的小朋友能够时间内
快速拼接成火车。
这种合作式的游戏活动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幼儿跃跃欲试,能够在小组内部互相讨论,共同完成游戏任务,个人的交际
能力得到了锻炼,思维也非常活跃[3]。
(三)提升幼儿的游戏自主性
为了发展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确保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学习和生活,教师
需要在游戏活动中针对性的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了解幼儿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思维层次,带领幼儿参与形式多样的一日游戏活动。
释放幼儿的天性,提升幼儿
的思想境界,让幼儿能够在规范个人言行举止的同时自觉完成游戏任务以及学习
任务。
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摩小学生上课以及升旗仪式,让幼儿开动脑筋主
动设计“班长标志”,围绕这一主题开展课程游戏活动。
很多幼儿跃跃欲试,能
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绘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
保持极强的学习自主性以及能动性。
结语
一日课程游戏活动比较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底,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自主性,
深入层出的剖析大班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要求,注重适度放手,提升幼儿的生活
能力。
在游戏中正确引导幼儿、鼓励幼儿、熏陶幼儿,真正做到视如己出和一视
同仁,针对性的发展幼儿的交际能力,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交给幼儿,为幼
儿的全面成长及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许继梅. 去小学化,班级微课程实践进行时[J]. 山东教育:幼教版,
2019(10):2.
[2]郑旖旎. 利用自主游戏促进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4(2):3.
[3]栾江红. 幼小衔接下以"游戏化"教学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案例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 20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