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联合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基于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充分研究国内外校企合作模式理论及实践效果,深入研究目前土木工程
专业院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与社会及行业期望之间的不协调状况,掌握行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

设计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采取“3+1”和“3.5+0.5”等方式和不同的行业领先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培养。

[关键词]校企联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6-0055-01基于校企联合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①
王静,王岩松,张云龙,高春妹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1301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的办学机制方面,建立由政府主导,各行业指导,有企业实质性参与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最终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制度化。

在国外,很早就开始了校企合作下的办学模式,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其中在英国实行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在美国采取的合作教育模式、在德国制定的“双元制”模式最为典型,并获得了国际上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效仿。

随着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针对各用人单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状,“校企联合”是培养适应性和创新性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但大多数高校还处于试探性的政策制定阶段,还没有意识到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只有建立校企联合培养高校人才的长效机制,构建符合高层次、综合性、创新性人才培养规律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体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技术的提高以及高校扩招给普通省属高校生源质量带来的冲击,及高校教师“校门到校门”的工作经历带来的实践环节薄弱等现状,造成毕业生的工作能力与行业需求的期望脱节,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为实现行业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

目前,国内高校的教育模式主要围绕较细的专业开展,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强,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缺乏与企业的沟通,尤其是土木工程专业。

企业高管与企业高级技能人才很难在高校教学培养方案环节产生根本性影响,使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从培养过程到培养结果总体上偏离日益发展的行业现代化需求,脱离了高等教育为行业生产和行业发展服务的本意。

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特点,以符合社会及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入职角色转换快,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为目标,提出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环节有效结合的原则和方式,合理优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建立多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激发大学生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发现创新点的意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以使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具备一定创新能力,达到行业及社会需求。

二、校企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设计通过与用人企业的座谈和调查走访工作,制定了“3+1”和
“3.5+0.5”两种模式的校企结合方案。

所谓“3+1”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最后一年去施工企业实践一年;“3.5+0.5”是指在第七学期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阶段,可以选择去签约单位完成实习及毕业设计。

(二)校企联合的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实施
以吉林建筑大学与中国建筑土木建筑有限公司的校企联合为例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实施的说明。

学校与行业领先的施工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书”。

根据协议,吉林建筑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把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路桥)作为“实践教育基地”,组建“路桥砼人”实践教学班每年定期到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路桥)下属企业(含海外的国际工程项目)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实践工作。

吉林建筑大学将第六学期结束的土木专业学生送至合作单位,由合作单位统一分配,安排至正在施工的项目。

在工程项目中,施工企业会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实践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

让学生尽快将学校所学理论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快速进入状态,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为将来的个人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而在其真正就业之后会大大缩短应届毕业生的适应期,快速成为有经验的工程师,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推动力。

三、结论校企合作“3+1”“3.5+0.5”的合作办学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一次创新,也是一个开放式办学的新平台。

校企合作必将有力推进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1]卢丽.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实践研究: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D ].四川师范大学,2015.
[2]于化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10,51(21):23-25.
[3]马鹏举,王亮,胡殿明.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9(1):143-147.
[4]黄伟,贾冬云,蔡建安.土木工程专业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120,122.
[5]潘海涵,汤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再设计[J ].中国高教研究,2012,27(2):104-106.
人才培养课题
①本文系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YT201604);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2015196)的研究成果。

55--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