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环境开展教研活动,构建教育共同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让所有学校的每一个师生都能通过互联网等共享网络课程、虚拟实验室、数字图书馆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共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
关键词:学校发展;网络环境教研;资源共享
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大力推进区域教育基本
实现教育公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内涵、办人民满
意教育的重要工程。
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优先
发展、区域一体,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促进公平、提升质量,示范
引领、有序推进的原则科学推进。
【现状与问题】传统教研模式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常态,大部分
学校都能定点、定时开展学科教研活动,然而受到资源、教师团队
基础与大环境的限制,还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1.在技术环境支撑方面,缺乏优质好用的平台支撑。
当前的网络教研,大多是借助一些通用的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通信
工具,而缺乏针对网络教研特殊需求专门定制的平台软件支撑;
2.在资源内容方面,缺乏足够的优质教研资源支撑,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师们的多元教研需求;
3.在功能上,对于教研的核心活动开展,功能实现上比较单一,教师真实体验参与较少;
4.在评价方面,对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关注较少,没有达到培训促发展的预期效果。
5.过程性评价:对教师的教研进行过程性记录,以此促进教师的整体发展。
6.活动任务驱动:借助学案引导的活动设置功能,设计各个层次的活动流程,以任务方式驱动,保证教师在过程中全程参与,获得深层次的教研体验和收获。
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
规定,通过调研,我们也找到了存在的问题,作为偏远县级电教
站,如何真正实现教育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城乡一体化发展
呢?基于整个信息化大环境,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一、利用网络环境,构建城乡结对的教育共同体,实现教育均衡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全面实施和“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的
不断深入,山东省蒙阴县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逐步完善,师生信
息化素养明显提升,我们也基于网络环境,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城
乡学校网上结对工作。
旨在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优势,最大限
度地克服城乡学校结对共建的时空限制,着重通过网络手段,逐
步实现城乡学校网上一体化备课、教研、教师培训等,并把网上结
对交流和网下面对面交流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城乡学校过程性互
动,着力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真正
地实现教育均衡。
在模式上,也由单一性帮扶向双向性、全面性、综合性结对推进,由任务型、松散型向自觉型、紧密型提升,由只帮扶欠发达乡镇学校向其他乡镇学校适当扩张。
让城里孩子懂得农村,让山里的孩子了解城市,让城乡结合,具有相互影响的互动效应,形成良好的积极意义。
二、网络教研交流平台的建设目标
网络教研交流平台是以开放、先进的Intranet/Web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处理集成系统。
通过它的建设,将以计算机最新并成熟的技术为依托,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在单位内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流通,为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情况,为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单位教师及时掌握各方面动态。
1.对内
它主要是面向结对单位日常教学管理应用,实现网络环境下开放式集体备课、远程授课,方便在线听课说课、评课、赛课等教研工作,实现教案、试卷等教育资源共享、便于行政管理交流。
2.对外
可以全方位,多种方式,长时间地展示报道教育发展特色和工作成绩,反映当前存在的问题,架起主管领导、教师、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也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教学、教育信息的服务,比如说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培训信息及时反映、培训服务等。
三、构建网络教研交流平台的实施思路
通过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研资源体系,以本地教育共同体应用为基础,扩展省内乃至更广泛的空间,让更多的教师参与交流。
在网络教研交流平台中,借助专家资源和强大的课程资源来开展多元活动设计实施,具体包括:优质资源建设、网络集体备课、主题研讨、在线教学案例观摩与点评、个人反思等。
1.结合学校与学科现状,组织协作共同体
学科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状况,三到五个学校之间组成教育协作组,并由教研管理人员审核通过。
协作组的搭建,源于教师对共同教学问题以及相同研究兴趣的关注,致力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难点,提升教学技能和效果,从而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2.随时随地开展多种研讨交流
通过教研平台,老师们的交流不再局限在单一的面对面交流,而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交流效果。
老师们平时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聚集在一起深入开展教学研讨,这种随时随地的便利,以及教研网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给老师提供了“可持续性”教研。
借助网络教研,不仅衍生了更丰富的交流
利用网络环境开展教研活动,构建教育共同体
杨振华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教育体育局)
(下转第223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方式,如网络集体备课、主题研讨、优秀案例在线观摩及点评、博客反思等;同时将教研内容延伸的更为全面,课前的交流、课中的过程体验交流、课后的反思交流,以及教学感悟等等,总体上来说,汇集了老师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管理和分享。
3.真实活动参与体验
网络教研突破了传统教研中“一言堂”的问题,教师变为教研的主体,在研讨过程中有了充分的参与体验。
在已有的教学平台中,利用“学案发布”,实现组建不同层次活动序列的功能,满足老师不同的需求。
在活动序列建设中,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活动引导说明,简明呈现活动开设目的以及内容简介;(2)提供活动开展所需资源,为老师们开展做好内容上的资源储备;(3)设定具体的研讨内容,在内容设置上,可以根据具体的教研需求来实现不同的活动形式,满足不同场合、不同阶段的需要;(4)设定教研活动参与任务或反馈,确保教师在参与研讨后能有所迁移实际应用,并收集优化建议。
4.强大的资源库支持
网络教研的开展要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资源是教研开展的保障条件。
资源包括资源专家和课程资源两种。
教研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来保证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如各学科案例视频、动画视频、文字等其他素材,还有各学科教师专家、学者,满足老师们集体备课、案例观摩等各种各样的活动需求和发展引领需要。
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平台,应用过程中资源不断沉淀积累,形成本地特色资源库,更具有针对性。
5.成果展示推广
在开展网络教研的过程中,所有参与活动教师都可以分享交流。
教研交流平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实现成果交流,扩大成果的宣传力度,在网络论坛上发布成果,使得领导、同行都可以关注到,同时提高学校的声誉。
在成果类别上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教师的个人教研成果,包括发表的精华文章,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参与的任务成果等;第二种是学校的教研成果,包括教师集体备课、观摩的成果等,能够凸显学校的特色;第三种是县内的区域教研成果。
四、采用网络教研交流平台的总结
通过网络,教师在工作中的交流、协作、沟通更为方便快捷,消除时间、空间距离上的障碍。
借助教研平台构建教育共同体,不仅可以实现便利的校本交流,同时也可以跨越时空和全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同行来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技巧,共同提升教学技能。
通过教育共同体交流平台,帮助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也初步实现城乡学校共同发展,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
构建网络教研平台,同样也离不开专业的研发团队,选择专业的教育软件研发企业,联合研发才能打造符合本地特色的应用平台,我们单位就是和南京冠邦联合开发,双方经过一年多磨合,才基本成型。
由于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共同体建设是一个探索,需要上级领导的政策支持,教育专家的引领,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才能形成共同发展,教育均衡的目标,未来任重而道远,上述工作只是一些粗浅的探索!
作者简介:杨振华,就职于山东省蒙阴县教育体育局,一级教师。
Implement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through Network Environment
to Construct an Education Community
Yang Zhenhua
Abstract:IT means should be used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to realiz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so that every teacher and student at school can share the quality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s such as network courses,virtual laboratories,and digital libraries through the Internet,so as to construct an educ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development of schools;teaching and research through network environment;resource sharing
•编辑戎艳(上接第221页)
Discussion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English Writ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Yu Yi
Abstract:Language learning cannot do without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and writing,And writing ability is the best illustration a person’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English,so writing has naturally become one of most the important goal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Although the wi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just blowed over the middle school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in actual teaching processes,and the level of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has not met a breakthrough.Therefore,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optimize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according to he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and hope they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high school;English;writing;teaching
•编辑戎艳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