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拉萨中学高三年级(2017届)第五次月考理科综合试卷
命题:罗媛杨永达朱德家审定:侯瑞斌盛兵胡涛(理科综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
卡上)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K—39 Ba—137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③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没有细胞壁
④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的相似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
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必然会导致人体的衰老和死亡
B.⑤与⑥的基因组成相同,而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C.⑤内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
D.与①相比,②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更高
3。
下图中的曲线1—4是在W、X、Y、Z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件是:
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
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害废物积累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害物质积累
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突变结果,出现了新的菌株,它们能代谢原有菌种产生的有害废物
以下哪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的配对是正确的
4.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条件a b c d
CO2释放量10867
O2吸收量0347
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乙醇或乳酸
B. 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 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D。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
5.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是ZZ。
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
据此推测错误的是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 染色体上
B.雄鸡中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雄鸡表现型有一种,雌鸡有两种
D.让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
6. 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C.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
群体
7. 化学与生活、未来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燃煤中加适量的生石灰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来发电
C.采用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技术,将汽车尾气中的NO 和CO 转化为无害气体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D .大量排放SO 2或CO 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8。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不正确...
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操作示意图
操作名称
倾倒液体 取用块状固体 稀释浓硫酸
检查气密性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 Ag + 2 H 2S + O 2 = 2 Ag 2S + 2 H 2O ,其中H 2S 是( )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10。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NH 4Fe (SO 4)2加入过量NaOH 溶液中:
NH 4++Fe 3++4OH -=NH 3·H 2O+ Fe (OH)3↓
B .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ClO -+SO 2+H 2O=HSO 3—
+HClO
C .Ba (OH )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 2++OH -+H ++SO 42-=BaSO 4↓+H 2O
D .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的 NaHCO 3溶液:Ca 2++OH —+HCO 3—═CaCO 3↓+H 2O
11。
用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16。
9g 过氧化钡(BaO 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约为0.3N A
B .0.1molNa 2CO 3晶体中含有的CO 32-数小于0。
1N A
C .标准状况下,0.1molCl 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 A
D .某密闭容器盛有0。
1molN 2和0.3molH 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反应,转移电子的数
目为0.6N A
12。
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Y 、Z 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 的2倍,X 、Z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 的最低负价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r(Y)〉r (Z )〉r (W )
B .Y 、Z 、W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C .XW m 与YW n 中化学键类型相同(m 、n 为正整数)
D .元素Z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强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将一定体积醋酸溶液加水到原来体积的m 倍,则pH 增大m
B .在NaHCO 3溶液中,c(Na +)=c (HCO 3—)+c (H 2CO 3)
C .25℃,pH=8的NaOH 溶液和pH=8的氨水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不相等
D .25℃,pH=13的Ba (OH )2溶液和pH=1的盐酸中均存在: c (H +)·c (OH —)=1×10-14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电子绕核运行轨道的半径是任意的
B .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为:光强大于临界值
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电子具有波动性
D .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金原子质量大而且很坚硬
15.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滑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一质量为m1的小环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静止释放后,小环与小球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a 一起下滑,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杆对小环的作用力大于m1g+m2g
X
Z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B.m1不变,则m2越大,β越小
C.θ=β,与m1、m2无关
D.若杆不光滑,β可能大于θ
16.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上实现软着陆的国家.如图所示,嫦娥三号经历漫长的地月旅行后,首次在距月表100km的环月轨道上绕月球做圆周运动.运动到A点时变推力发动机开机工作,嫦娥三号开始快速变轨,变轨后在近月点B距月球表面15km的椭圆轨道上绕月运行;当运动到B点时,变推力发动机再次开机,嫦娥三号从距月面15km处实施动力下降.关于嫦娥三号探月之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点变轨时,嫦娥三号的机械能增加
B.在A点变轨时,发动机的推力和嫦娥三号运动方向相反
C.在A点变轨后,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比圆轨道周期长
D.在A点变轨后沿椭圆轨道向B点运动的过程中,嫦娥三号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17.如图所示,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导轨上端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所在空间有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的均匀磁场,有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ab,放在导轨上,其余部分电阻不计.要使金属棒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磁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18.如图所示,长为l、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
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0υ由斜面底端的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N的速度仍为0υ,则()
A .小球在N 点的电势能小于在M 点的电势能
B .M 、N
两点的电势差为mgl
q
C .电场强度等于tan mg q θ
D .电场强度等于sin mg q θ
19.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小球,从倾角为θ的粗糙绝缘斜面(µ<tanθ)上由静止下滑,斜面足够长,整个斜面置于方向水平向外的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强度为B,如图所示。
带电小球运动过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做匀加速直线动
B .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时做加速度增大,而速度也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C .小球最终在斜面上匀速运动
D .小球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当小球对斜面压力刚好为零时的
速率为cos mg Bq θ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负极接地,其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 为电容器,A 、V 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
在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 自a 端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容器C 所带电荷量增多
D .a 点的电势降低
21.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
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
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B,使B做
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A、B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t
υ-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A、B图线(1t时刻A、B的图线相切,2t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
A.2t时刻,弹簧形变量为0
θ+
B.1t时刻,弹簧形变量为()
mg ma k
sin/
C.从开始到2t时刻,拉力F逐渐增大
D.从开始到1t时刻,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弹力做的功少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现有的实验器材为: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B.电压表(量程3V)
C.电压表(量程15V)D.电流表(量程0.6A)
E.电流表(量程3A)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H.开关、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②在图2中按图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③如图3所示,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U I-图像,其中U是电压表的读数,I是电流表的读数。
由此可以得到,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Ω。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3.(9分)
为探究“合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将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带滑轮的一端伸出桌沿,在无滑轮的一端安装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跟50HZ交流电源相连。
B.将质量为400g的小车放在打点计时器附近,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后跟小车相连,在木板的右端垫一个垫块,前后移动垫块,使小车拖着纸带沿木板向下运动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点恰好间隔相等。
C.保持木板与水平桌面间夹角不变,继续将质量为400g的小车放在打点计时器附近,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后跟小车相连,在质量分别为10g、50g、100g的三种钩码中,挑选了一个质量为100g 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如图甲所示。
D.打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由静止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1)他在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第一个点上标上O,在O点后面一定距离处开始每5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依次标上“1"、“2”、“3",用刻度尺测出了“1”、“2"、“3”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S1、S2、S3的值如图乙所示。
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v2= _________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2)他把小车作为研究对象,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力,利用打计时器打下O点到打下计数点“2”的过程来探究合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动能改变的关系,若实验所在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则合力对小车做的功为W=________ J,小车动能的改变为△Ek=________ J.
(3)比较W和△Ek的大小,显然W与△Ek相差较大,即他不能得到“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这一结论,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他分析一下,造成以上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24. (1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孩各乘一辆冰车在水平冰面上游戏,甲和他的冰车总质量共为M=30kg,乙和他的冰车总质量也是30kg,游戏时甲推着一个质量m=15kg的箱子和他一起以大小为v0=2m/s的速度滑行,乙以同样大小的速度迎面滑来,为了避免相撞,甲突然将箱子沿冰面推给乙,箱子滑到乙处时乙迅速把它抓住,若不计冰面的摩擦,问甲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相对地面)将箱子推出,才能避免与乙相撞.
25. (20分)(18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平面的第II象限内有半径为R的圆1O分别与x轴、y轴相切于C(R-,0)、D(0,R)两点,圆1O内存在垂直于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与y轴平行且指向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左边界与y轴重合,右边界交x轴于G点,一带正电的粒子A(重力不计)电荷量为q、质量为m,以某一速率垂直于x轴从C点射入磁场,经磁场偏转恰好从D点进入电场,最后从G点以与x轴正向夹角45°的方向射出电场.求:
(1)OG之间距离;
(2)该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
(3)若另有一个与A的质量和电荷量相同、速率也相同的正粒子A',从C点沿与x轴负方向成30°角的方向射入磁场,则粒子A'再次回到x轴上某点时,该点坐标值为多少?
26.(14分)
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地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Ⅰ:CO(g)+2H2(g)CH3OH(g)ΔH1
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ΔH2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①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的是_______(选填“Ⅰ"或“Ⅱ”);
②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2。
0410。
2700。
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______0(选填“〉”“=”或“<”),根据该反应特点,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选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
③某温度下,将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0。
2mol·L-1,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
(2)合成气经压缩升温后进入10m3甲醇合成塔,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反应Ⅰ进行甲醇合成,T1℃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O和H2,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见下表。
物质H2CO CH3OH
浓度
0.20.10。
4
/mol·L—1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v逆(选填“>"“<”或“=”)
②若其他条件不变,在T2℃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c(H2)=
0.4mol·L—1,则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__。
(3)生产过程中,合成气要进行循环,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ZrO2常用作陶瓷材料,可由锆英砂(主要成分为ZrSiO4,也可表示为ZrO2·SiO2,还含少量Fe2O3、Al2O3、SiO2等杂质)通过如下方法制取:
已知:①ZrO2能与烧碱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Na2ZrO3,Na2ZrO3与酸反应生成ZrO2+。
②部分金属离子在实验条件下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金属离子Fe3+Al3+ZrO2+
开始沉淀时pH1。
93。
3 6.2
沉淀完全时pH 3.25。
28.0
(1)熔融时ZrSi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滤渣I的化学式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为。
(2)为使滤液I的杂质离子沉淀完全,需用氨水调pH=a,则a的范围是;继续加氨水至pH=b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3)向过滤III所得滤液中加入CaCO3粉末并加热,得到两种气体。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为得到纯净的ZrO2,Zr(OH)4需要洗涤,检验Zr(OH)4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28.(14分)
(1)“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迈进了一大步。
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中,所用的燃料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可用肼来制备。
①用肼(N2H4)为燃料,四氯化二氮做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已知:N2(g)+2O2(g)=N2O4(g)ΔH=10。
7kg·mol—1
N2H4(g)+O2(g)=N2(g)+2H2O(g)ΔH=-543kg·mol-1
写出气态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四氧化二氮在大气中或在较高温度下很难稳定存在,其很容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试推断由二氧化氮制取四氧化二氮的反应条件(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制造出一种使用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其效率更高,可用于航天航空。
图甲所示装置中,以稀土金属材料为惰性电极,在两极上分别通入CH4和空气,其中固体电解质是掺杂了Y2O3的ZrO2固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阳极生成的O2-(O2+4e →2O2-)
①c电极为_____,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是电解100mL 0.5mol·L—1 CuSO4溶液,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若a电极产生56mL(标准状况)气体,则所得溶液的pH=______(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若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可加入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a. CuO b 。
Cu (OH)2 c. CuCO 3 d. Cu 2(OH )2CO 3 29.(9分)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
实验开始时测定CO 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 2的浓度。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温度(℃) 25 25 25 25 25 25 25 光照强度:普通阳光(%)
0 10 20 40 60 80 95
开始时的CO 2浓度(%) 0.35 0。
35 0.35 0。
35 0.35 0.35 0.3
5 12小时后CO 2浓度(%) 0.368 0。
342 0.30
6 0。
289 0.282 0.280 0。
279
请分析回答:
(1)这一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写出该实验设计的一种无关变量:________。
(2)实验中第1组在12小时后CO 2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不同品种的西红柿植株,则这样设计违背了科学实验的________原则。
(4)若将第7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光合细胞中的ATP 含量会________,C 3化合物的含量会________。
(5)该实验设计尚不能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请你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 。
30.(10分)下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 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用到秋水仙素的过程有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打破物种界限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假设你想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如果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4)现有三个水稻品种,①的基因型为aaBBDD ,②的基因型为AAbbDD ,③的基因型为AABBdd,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染色体上.现运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 的植株:
(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
31.(10分)玉米有矮株和高株两种类型,现有3个纯合品种:1个高株(高)、2个矮株(矮甲和矮乙).用这3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组合 F1 F2 第1组:矮甲×高 高
3高∶1
矮 第2组:矮乙×高 高
3高∶1
矮 第3组:矮甲×矮乙 高
9高∶7
矮
结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株高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 、a 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 、a 和B 、b 表示,以此类推)
(1)玉米的株高由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2)玉米植株中高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亲本中矮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F1与矮乙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_______________. 32.(10分)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 为大气,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_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与A 、B 、C 之间的流动是以______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 为__________,B 为__________。
(3)图中D →C 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C →D 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_________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5)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中,每科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B.微粒越大,撞击微粒的液化分子数量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C.第二类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因为它不违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人们感觉越潮湿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可能变得更剧烈。
2。
(10分)如图所示,一横截面积为3×10-4m2的U形管竖直放置,左侧封闭,右端开口,两侧水银面高度差为 5 cm,左侧封闭气体长为12。
5 cm,右侧被一轻质活塞封闭气体的长度为10 cm。
然后缓慢向下压活塞,使左右两侧液面相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问此时施加压力多大?
活塞下移的距离是多少?(已知大气压为p0=l×
105Pa=75 cm Hg)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图(a)为一列波在t=2s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是平衡位置在x=1.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是平衡位置为x=2m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0分).
A。
波速为0。
5m/s
B。
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C。
0—2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cm
D. 02s 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
E.当t=7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
(2)(10分) 如图所示,三角形ABC为某透明介质的横截面,O为BC
中点,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自O以角度i入射,第一次到达AB边恰好发生全反射。
已知θ=15°,BC边长为2L,该介质的折射率为2。
求:
(i)入射角i;
(ii)从入射到发生第一次全反射所用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为c,可能用到:sin75°=62
4
+
或tan15°=2-3).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域性质】(15分)已知:A、B、C、D、E、F六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
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 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熔点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最高;F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F2O和黑色的FO两种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原子的M层电子排布式
为。
(2)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
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A的简单氢化物分子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
(4)E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5)F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配位数为。
(6)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则其化学式为;(黑色球表示F原子),已知紧邻的白球与黑球之间的距离为a cm, 该晶胞的密度为g/cm3。
36.【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某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烃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下列对该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可能具有的性质推测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水溶性比苯酚好
B.能发生消去反应也能发生聚合反应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4mol H2发生反应
D.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②E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符合下列条件的抗结肠炎药物有效成分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A.遇FeCl3溶液有显色反应
B.分子中甲基与苯环直接相连
C.苯环上共有三个取代基
(4)已知: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而当苯环上连有羧基时则取代在间位,据此按先后顺序写出以A为原料合成邻氨基苯甲酸
()合成路线中两种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 ℃。
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
在实验室或工厂化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获得大量乳酸菌菌种,应选用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水、无机盐等营养,同时还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培养条件的要求。
(3)菜坛为要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加入“陈泡菜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