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质管理为核心的优质学校绩效评估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品质管理为核心的优质学校绩效评估策略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以品质管理为核心的优质学校绩效评估策略陈木金教授壹、前言
陈木金(2007)分析学校推动优质行政管理的方案,发现如能掌握优质学校行政管理四大向度指标:知识管理、e化管理、品质管理及绩效管理的内涵,进行规划、执行、评估及省思,透过推动优质学校行政管理的四大向度的指标策略,可协助学校发展出一套优质学校之经营系统知识。
贰、以品质管理为核心的优质学校经营
品质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之核心是透过各种管理方式、策略和原理原则,管理组织中的各项人、事、物,以维持品质与持续提昇品质,提高顾客之满意度,甚至以追求超越顾客之需求为努力目标,使组织得以永续生存及发展。
品质管理是一连串活动的结果,包括品质规划、品质管制及品质改进三部曲,每一个活动都会影响到最後的品质,其目的在达成品质要求与消除缺点。
ISO管理系统标准的运作原则遵循P-D-C-A循环的概念,包括计画(Plan)、执行(Do)、考核(Check)、行动(Act)四部分:1.计画(Plan):建立目标与拟定计画(分析组织现况,建立全面性的目标与设定短期计画,并发展计画以达成目标);2.执行(Do):实践计画(按照你所计画的去做);3.考核(Check):评估成果(评估/监控实际成果与预期目标之差距);4.行动(Act):修正并改善计画,并将之付诸行动(从错误中学习,并修正与改善计画,以便下一次能达到更好的成效。
陈木金、邱馨仪(2007)归纳品质管理指标之内涵如下:
1.建构学校全面品质管理的组织文化:系指学校主管人员亲自参与,并身体力行,为品质文化的变革赋予动力的实施情形。
2.规划建立学校品质管理的愿景与图像:系指学校对规划维持品质与持续提昇品质的原理原则与方法之愿景与图像的订定。
3.推动组织运作,执行品质管理的绩效:系指学校对透过组织中全体成员的参与,来改善组织营运或提昇产品品质,满足顾客需求情形。
4.建立过程检核与品质管理的评估系统:系指学校对以品质为中心,建立一个能在成本、交期、安全、激励等各方面评估工作品质体制。
5.建立以需求与满意为导向的服务系统:系指学校对强调综合性管理、顾客至上、持续改善及全员参与,以需求与满意为导向的服务系统。
6.运用PDCA循环精神为原则的品管:系指学校运用PDCA循环精神为原则的品管系统,不断蒐集、分析整理,作为持续改进的依据。
优质学校品质管理指标之具体策略:
一、建立学校全面品质管理的计画或方案:如建立学校全面的愿景、图像、计画或方案,透过PDCA循环确实执行与考核,以持续改进行政绩效。
二、拟定品质管理的标准作业流程:如透过标准化作业流程,建立以作业时程为主、处室分工为辅的全流程作业规划,并编纂手册或e化上网公告周知。
三、建立沟通管道及主动服务机制:如建立水平与垂直部门之沟通层级,确保横向与纵向沟通畅通,以把握高度向心力;鼓励校内成员主动参与研究、教学创新与行政事务推动工作,促进团队合作。
四、落实品质管理的回馈评核机制:如依据学校行政工作职掌表明确分工,使人员於作业流程中进行检核与品质管理,并成立经常性的评监小组,进行评监工作,以落实绩效责任制,此外,随时检视各项计画落实情形,检讨与省思可精进之策略。
五、建立以需求与满意为导向的服务:如建立以学校行政服务内部与外部对象之需求及满意为导向的作业规划,透过提供主动敏捷的行政服务与定期检视教学环境设备,提高行政服务品质与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并充分掌握家长及社区人士意见,以提昇学校行政服务对象满意度,同时作为校务经营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