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图示语言下的中式小游园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图示语言下的中式小游园设计
孙玉玉
【摘要】在现代化发展的高校休闲游园建设中,景观图示语言是一种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分析设计法,同时生态景观的概念也越来越被重视,本文通过景观图示语言的方法结合生态理念的基础原则来设计改造一处位于河南大学校园内的休闲游园.【期刊名称】《西部皮革》
【年(卷),期】2019(041)010
【总页数】1页(P35)
【关键词】景观图示语言;景观文化;岂园
【作者】孙玉玉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河南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1 “岂园”由来
1.1 地理位置
被改造的游园位于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内,东,南部为学生公寓区,北部紧邻教职工中心,西部相接体育学院,宽约50米,长约120米,在这个不是很大的园子里,并没有一个真正被标识出来的名字。

1.2 名字缘由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每个人都憧憬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花园,它是人们内心最隐密,最放松和最惬意的理想场所。

“岂”园:”岂“字通”起“也通“启”为缘起之意。

1.3 适用人群
“岂园”主要面对的使用群众为校内学生及教职工,和来参观河大校园的外来游客。

于学生而言在这里营造自习的学习氛围的具有积极意义,可以给学生们创造一处安静和谐的阅读之处。

于教职工而言,繁忙的工作之余也可来到“岂园”内享受片刻的宁静,感受自然的气息,缓解压力。

于外来游客而言,雕刻着河大校歌的镂空墙,也可以使他们通过些许小事来慢慢了解河大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

2 改造所基于的方法及原则
2.1 景观图示语言分析方法
图示分析的方法在很早以前的就存在了,在图示的过程中,也就是从基础的草图分析到后期的软件整理分析,在此过程,提取图示中的细节字、词的表现形式,组成景观词组,从而构成了空间语汇、语法,而这些图示分析图就是这些在设计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传递交流信息作用的图示过程图。

这种过程图将作为一个工具用在后面的设计改造上。

2.2 生态基础原则
无论是哪方面的景观的建设和设计,都应该基于当地的自然风情和文化背景来建设,
就是在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的情况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的文化设计。

生态
原则是游园后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绿水青山理念在高校校园内的体现。

2.3 文化内涵赋予原则
在高校文化建设当中,要立足于本土文化,充分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并将其与高校文化建设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和说服力。

3 景观图示语言下的“岂园”
3.1 局部与整体的改造
局部来看:东门入口的“山水”微观景象,打破了原来沉闷的石材框架式大门结构,将中式游园中的山水意境等比化缩小融于“岂园”之内,假山与其相连的水景,单独的字体景观组合而形成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词组景观,且在中国传统作息习惯里,东代表着太阳升起,新的一天的开始,东部入口设立开放山水景观,也寓意着“为有源头活水来”之意;越过了山水就到了中间高潮的“山峦地带”一个高起的地势字词景观或许并没有吸引人的地方,而连续的空间高低构成了大面积山峦迭起之态的词组景观,地势的起伏感也给园子增添了一丝活泼气息,曲径延长了路径的长度,迂回地扩展和丰富了园林的有限空间,使审美主体能多视角多方位地观赏景观之美。

弧线的铺装柔和婉转,折线形式的铺装则在刚健中带着韵律;紧挨着山峦广场的是一处名为“浮光亭”的阅读角,该处为下沉式植物阅读区,利用下沉式植物景观与休闲座位相结合,形成单独的下沉孤植词组景观。

且与西部的流水相接壤,在绿色清新自然之中,放松心情,供学生及教职工学习或闲坐;接下来就是与阅读角相融水景的“潺潺流水”地区,水景的边界同样采用曲线处理,凹凸相间,意象幽邃,而且池岸线不规则的弧度曲折,也丰富了曲岸的活泼感,《覆园丛话》中说道:造园如作诗文,必是曲折有法,前后呼应。

“潺潺流水”处水景的曲与折,随着水流的轻盈活跃,让整个庭院生机尽显,形成小型“曲水流觞”之景象。

且与中间高潮地带的“山峦广场”形成前后呼应的形式,将每个局部的景观词语最终都归于统一语法;在最后西部出园的地区,蜿蜒的流水延伸至此,原始的西门为一处中式古典的梅花门,且并无比较明显的标志,导致许多人对该园的印象不深,将原有的西门规格打破,门口扩大,保留原有阶梯设置,适度降低高度,在入口设置为一面下沉式镂空墙与“潺潺流水”延伸过来的水景相结合,构成一组新的景观词组,墙上镂空河大校歌,能使人眼前一心,当阳光洒在镂空墙上,字体将映入水中,别有风味。

整体来看:整个院子分为五个小局部,东西两个入口皆为水景设置,中间地段由曲折,流水相连接,使得园子的各部分相融,最终形成一个整体游园,并无过于突出或者不融洽之处,游园设置整体要做到:生态原则为基础,园内整体为无障碍设计,地形起伏变化有序,植被种植方面丰富,以及借用古典中式园林内的造园手法,来活跃整个空间动态。

3.2 空间语汇的分析
词组的分析:东门入园水景与假山、绿化相结合词组形式,借鉴“个园”中的四季假山中的春景作为园子的开篇,蕴含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深意;建筑高地与道路、绿化相结合词组,同样借鉴了“个园”中四季假山中秋山的园林词组,运用到“岂园”内形成在山峦平台内的高低休闲平台区。

句法的分析:建筑嵌套于中间山峦地带,独立于游园内,却又融于其中;水景的动态连续,使得整个游园赋予活力;园内假山与圆形门洞形成两两对望的视觉定点分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语法的解读:下沉式阅读角成为整个院内的主要对景中心,既能够和镂空墙呼应,又可以和山峦广场高地处的休闲亭做对景。

4 结语
通过景观图示语言的分总的建设方法,结合生态基础原则,在繁忙的高校生活中,创作一片重启自己内心平静的休闲场所。

而“岂园”正是这么的释放压力,回归自然的一个去所。

为忙碌的工作之余也可来到“岂园”内享受片刻的宁静,感受自然的气息,这正是设计之初衷。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陈世圣.景观图示表达工具的规范化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 周云花,李东徽.生态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8(13):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