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儒林楷模”的嘉庆进士李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儒林楷模”的嘉庆进⼠李为被梁启超誉为“天下第⼀府志”的《遵义府志》在“选举”中载:“李为,遵义⼈,官西宁知县,改任黎平教授”。

在《贵州明
清700进⼠》中⼜载:“李为,字云庵,嘉庆⼗三年戊⾠进⼠,三甲⼀百⼆⼗⼀名。

官⼴西西林知县(⼀说南宁知县),改黎平府教授。


2006年,从政府调惠民村任⽀部副书记,兼管办公室、远程和党建,得以认识时为⽀部副书记的李其云,相识既久,时值政府组织收集修镇志资料,所以得见破旧发⿊的《李⽒家乘》,也使我知道了原来有“播州名进⼠”之誉的李为就在我的⾝边。

再后来,因同事家住岩门,去她家玩时看到了⼀个细錾雕琢的⽯墓,被告知是李为的墓,就更引发了我对这位乡贤的追慕了。

李为,字斡⾂,号云庵,晚号悔翁,桂⼭长⼦,官⽥坝李⽒的⼋世长房也。

先世四川泸州⼩市⼈,明末始祖左江迁居遵义泸江⽔,继居上溪(今尚嵇)蛇场。

四世景⽂,县庠⽣。

五世莱仙,府庠⽣。

六世凤翧,乾隆甲午科第六名举⼈,可见其家学渊源深厚。

李为于乾隆三⼗七年壬⾠(1772)⼆⽉⼆⼗五⽇未时⽣于遵义府遵义县南乡清潭⾥⼗甲官⽥坝,因祖上数代单传,⼜五世同堂,被视为掌上明珠,⼜因其为教育世家,故6岁开始学习,13岁随⽗就馆于苟家林,后因⽣疮疥,回家从祖⽗凤翧或教于家,或馆于外,朝⼣左右。

他读书记忆⼒⽐较差,⽂章却写得⽐较好。

16岁时曾⼀度因⽗亲多病,家计窘迫⽽弃学养蚕织丝,使家⽤稍宽,却被祖⽗⼤加责骂,将取丝纺织的⼯具抛出户外,从此刻苦学习,17岁随⽗应童⼦试。

20余仍困于⼩试,时其⽗染疾,由其代理家务,暇时读书。

1800年28岁时考取举⼈,于1808年36岁考取进⼠,回乡任教⾄1816年北上在故乡经历了九年的教书⽣涯。

1818年46岁选直⾪定兴县知县,同年⼋⽉⼆⼗四⽇到任⼴东西宁任知县,在任上主要做了两件事,⼀是修书院,兴教育;⼀是审决精当,⽆冤狱,社会治安好,事迹留于《续修西宁县志》之《宦绩》篇。

两年后因母亲过世于四⽉⼆⼗五⽇卸任回家守孝,后⼜请求奉养多病的⽗亲居家9年,1828年其⽗病逝后⼜在家守孝。

可以看出他淡泊名利,常思仁孝之道,其间兼之教读。

庚寅年孝满请改教职,⾟卯年⼗⼆⽉60岁赴黎平教授任。

6年后的1837年冬,65岁的李为调贵阳府教授,兼任当时贵州省最⾼学府贵⼭书院的讲席,1842年,71岁的他离任回家,纵观李为的⼀⽣,“教读”⼆字贯穿始终。

后贵州巡抚贺长龄亲书“儒林楷模”以光耀其门。

回家后,仍早起观书,留⼼理学。

与弟分居,迁岩门,今故居尚存正屋。

捐俸帮助贫困的乡邻,积极倡修尚嵇茶⼭关义渡和⽀持弟弟倡修尚嵇陈公祠等地⽅公益事业,为促进乌江两岩的商留和教育作出了⾃已的贡献。

咸丰元年(1851年)三⽉⼗⼋⽇亥时年去世时刚好80岁。

葬今(遵义县新民镇)岩门苏家寨故居后,为围院式⽯砌“李⽒佳城”,坟前⽴四棱碑⼀通,上刻⾃撰《云庵履历》,碑前台阶下砌⼀半圆形砚池,俗称“进⼠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