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摘要: 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与核心价值不同,前者是迄今为止人类追求的共同价值的集合体,是各种社会主义原则的泛化抽象;后者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中具有统领作用的价值因素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它包括以下基本要素:个人与类的发展的统一,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发展的有机统一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关系发展的统一。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
Abstract:The basic values and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different. The former is by far one of the common values of mankind's pursuit of a collection of various socialist principles of the generalized abstraction; the latter is the basic socialist values in the value of the role of a command element, which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the provision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lies in achieving the full and free development,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basic ele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and class unity, human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development,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social ties the organic unity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nature,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nity.
Keywords: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scientific socialism; Marxism; code value
1.前言
任何一种政治理论都要明确它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即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作为一种先进的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更是从各个方面展现了它的核心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按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论述,可以分成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这三个组成部分尽管研
究对象不同,但贯穿其中的核心价值都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一个多世纪以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最核心的本质,人们一直众说纷纭。
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以后,在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处于低潮的时期,在反思和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东西方的社会主义者们对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探讨时,对这一问题也仍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理解。
在西方社会主义者中,因理论和政治倾向的不同,对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核心价值的理解也是千姿百态,其共同之处是,常常将基本价值与核心价值混为一谈,更多谈到的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
左翼学者中,很多人强调实现超越资本主义基础上的人的解放和消除异化的一系列价值目标。
比如,有的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出发点是一组价值,这些价值是同资本主义的“这些社会关系中产生不平等、支配关系、依附关系、异化、贫困”相矛盾和对抗的,是对“非人性的一切东西的否定性反应”。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
2.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目标
历史唯物主义是从生产劳动的观点出发来考察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而客观地、全面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
第一,“生产力论”与“人”是密切相关的。
第二,“生产力论”包含人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发展这三对关系,这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系是一致的。
正如恩格斯在晚年所写的著名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曾直接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所以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2.2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通过揭示资本的本质,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是物掩盖了人与人的关系和商品的形式,使人产生对物的崇拜和对资本的崇拜,资本家出于对剩余价值的追求的目的,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工人。
“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付了它的价值以后,像所有其他买主一样,就有权消费或使用他所买的商品。
强迫一个人去工作以消费或使用他的劳动力,就像开动一架机器去消费或使用它一样。
资本家支付了工人劳动力的一天或一周的价值,就有权整天或整周地使用这个劳动力或迫使它去工作[2]”。
这
个本末倒置的社会不仅剥夺了劳动者发展人的本质的权利,而且是人性的倒退,是“物支配人”,所以资本主义是对人性的压抑,是以物为本的世界,它在物的价值不断增殖的同时使人的价值不断贬值。
因此,劳动者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个“以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2.3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3],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由于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说明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推动下的自然历史过程。
这样社会主义就不再是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是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从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斗争的历史过程中发现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和历史地位,说明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已在前面做过论述。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终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休系的核心。
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3.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指向
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价值指向的鲜明特色,是人支配物而不是物支配人。
用《共产党宜言》中的话来说,是“现在支配过去”,而不是“过去支配现在”。
人与物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始终是破解人自身发展之谜的根本钥匙,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类在人与物关系上实现的自身文明发展将要走向的一个新的质的飞跃与进步。
科学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含义是每个人获得不受强制性的限制(自然力、社会和他人)而摆脱对物的依赖的自觉发展与选择的自由。
这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高度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在这里,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与科学历史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1 个人与类的发展的统一
个人发展,它要求的是“每个个人”,而不是有选择的个人素质、能力和潜能的不断发展和发挥;是每个个人的科学合理的与自然、他人、社会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
展的需求而不是穷奢极欲的“消费至上主义”的需求的不断满足;是每个个人的个性而不是个性趋同化的自由发展。
它要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同自身的关系达到一种崭新的和谐境界,人类自觉控制和驾驭世界交往的普遍化,每个个体在摆脱对物的依赖后高度自主的选择和自由的个性发展。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发展是同每个个人的发展不可分的,但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下,人类与个体的发展又是相对立、相分离的,这种分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难以避免的。
而真正的人的全面的发展,必然是人类与个人的发展的高度统一,只有人类的发展而无每个个人的全面的发展,人类就仍处于片面发展的状态中。
3.2 人的发展与生产发展、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发展的有机统一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受人类的物质生产的运动规律支配的。
对人的发展的阶段和趋势,马克思曾从分工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的变化与人的发展的条件的历史分析中,指出了人类的发展分别经历由出现分工前到出现分工后再到消灭旧式分工三个大的阶段,一步步由人类的极不发展但有个人原始关系中的人的能力、观念、品质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发展,不是外在于人的发展的东西。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由低到高的历史过程。
在人类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社会以后,人的全面发展才进入了真正现实的起点。
新社会的建立和新社会本质的充分展现,又要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建设新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历史要求。
3.3 人的发展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发展的统一
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虽包括但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发展的概括,它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不同方面发展关系的普遍、平等、自由、和谐的发展,也是一个在克服旧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在造就新的交往方式、生产方式、观念、社会关系及与自然的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正好将这两方面的要求集于一身,特别鲜明地体现出这种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点和归宿。
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及运用这一科学世界观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它也揭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展示了人类从未有过的一个
自觉创造性实践的更高的社会理想目标,从而把自己同以往形形色色的追求理想社会的理论和思潮区别开来。
4.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必须是反映科学社会主义本质的。
它不仅容纳、继承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价值,溶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中,也要能同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以至前资本主义的封建社会主义、农业社会主义思潮和传统相区别,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就是工人阶级先进政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区别于各种各类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前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基本价值包含了人类自古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对共同的美好生活和世界的向往,包含了人类所有进步的伦理价值,也体现在对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真正追求上。
但从近代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提出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以来,尽管这些价值观念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巨大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中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在其后的资本主义和当代世界中都常常在被抽象化后用作赋予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霸权以普适形式的价值工具。
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当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它也是社会主义必须继承的价值目标,但由于它包容的东西太多。
不足以说明和反映作为资本主义取代物的社粗陋的全面,到人类的发展进步但相当多数的个人作出牺牲、多数个体发展极其片面,到人类的高度发展与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统一和结合。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更是充分体现在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之中。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回答了在当代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一步确定了以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执政理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使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实践中得到推进,在现实的基础和条件上得到逐步实现。
十六大以来党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进程中,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防止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完全处于“物欲”和“物的支配”下;既要善于用市场关系发展生产力,又要在总体上驾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始终坚持以
人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金钱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方向。
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价值规定与历史现实规定相统一的价值目标,对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仍具有根本指导和价值导向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根本价值迫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层次的理论根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刘建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研究综述(上)[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7,(01)
[5] 范若愚,江流.《科学社会主义概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修订本)[J].理论月刊,1985,(09)
[6] 何树林,刘剑波.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贡献[J].丹东师专学报, 2002,(02)
[7] 科学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原则[J].湖北社会科学,1990,(04)
[8] 李生林. 国外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简述[J]. 科学社会主义 , 1985, (11)
[9] 黄百炼. 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特点新探[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198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