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数量论——名义收入决定理论_宏观经济学_[共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8 宏观经济学 (2)价格、货币工资与利率相对灵活。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除非受到起伏不定的货币增长的干扰,否则是内在稳定的,即宏观经济受到非货币因素的某种干扰后,会相当迅速地恢复其自然率水平。
(3)在短期,货币数量的变动主要影响价格,少量影响实际产出,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并且比较陡峭;在长期,货币数量的变动,只影响价格,不影响实际产出,即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自然失业率处是垂直的。
(4)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本质上是货币现象。
(5)为了稳定宏观经济运行,货币增长率必须固定不变,即央行必须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二、现代货币数量论——名义收入决定理论
(一)现代货币数量论首先是有关货币需求的理论
现代货币主义的历史渊源是古典货币数量论。
古典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流通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论。
但弗里德曼认为,旨在说明名义收入变动原因的现代货币数量论,首先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而不是有关一般价格水平或货币收入的理论。
这是因为:
(1)在非货币因素干扰下,宏观经济总是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真实产量水平比较稳定,因此,名义收入变动主要来自物价变动。
(2)物价变动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根源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变动。
因此,要解释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变动,必须说明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3)货币供给量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变量,在理论分析方面没有实质性意义。
故分析的重心就自然而然地落到货币需求方面。
所以,在弗里德曼看来,现代货币数量论首先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
(二)货币需求函数及其稳定性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拥有的财富由货币、债券、股票、耐用消费品与人力资本5种资产构成。
人们持有的各种资产的边际收益率具有递减趋势。
因此,财富在各种资产形式中的最优分配,要求所持有的各种资产的边际收益率相等。
货币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5种资产中的一种,这意味着货币具有储藏职能。
人们通过选择最优资产组合决定对货币的需求。
因此,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关于经济决策主体如何选择最优资产组合的理论。
弗里德曼提出以下形式的个人真实货币需求函数。
d 1d (,,,,,,)d P m b
e M P
f w r r r u y P P t
= (10.5) 在式(10.5)中,M d 为财富所有者手上持有的货币量,即个人的名义货币需求量,P 为一般价格水平,d M P
为真实货币需求,P y 为真实持久收入,即个人在其一生中可以预期得到的年平均真实收入。
之所以用持久性收入作为财富总量的代表,是因为现期收入经常波动,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w 为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的比重。
r m 为货币的预期名义报酬率,r b 为债券的预期名义报酬率,r e 为股票的预期名义报酬率,1d d P P t
为耐用消费品价格的预期变动率,即预期的实物资产的名义报酬率;u 代表个人对持有不同资产形式的偏好,可理解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众多因素中未列入上述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