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72.0分)
1.大陆与台湾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有着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所有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A. 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
B. 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
C. “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D. “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2.寓言故事“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
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
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
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 老子
B. 庄子
C. 孔子
D. 孟子
3.下列关于纸及造纸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西汉初期就已发明了可以用来绘写的纸
B. 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D.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4.《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
无获”,在这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需要()
A. 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B.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获得成功
C. 注意总结经验,改进工具
D. 农民得科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5.
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 人口大量南迁
B. 宋朝社会生活
C. 经济中心南移
D. 苏杭生活富足
6.在清代,成为城乡民众一种主要文化活动的是()
A. 戏剧表演
B. 武术表演
C. 诗歌朗诵
D. 小品表演
7.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C.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D.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8.1921年3月,李大钊给河南郑州工人讲课。
当时学习的工人姜海世回忆道:李大钊
很幽默地说,“工”字下边加个“人”字,连起来就是“天”,工人阶级前途远大。
全中国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将来要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好的中国。
工人们听了都很高兴。
这段回忆说明()
A. 李大钊建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B. 李大钊向工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
C.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D. 李大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9.题11表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据此推断,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
变化的原因是()
农村革命根据地持续建设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0.历史漫画是历史信息直观形象的表达。
如图所示是发表于1939年的漫画---《这一
槌的滋味如何》。
下列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B. 正面战场的正规军是日本进攻的唯一目标
C. 日本侵略者从未侵入过中国内地
D.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宣告彻底失败
11.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
对这一战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莫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B.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C.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 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2.4月3日,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酸回到祖国。
6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
无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那场战争是指()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越
D. 抗美援朝
13.如图《敬祝进步》主要反映了()
A.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 三大改造即将大规模开展
C. 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D. “一五”计划建设热情高涨
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9年3
月4日在北京开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文献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5.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面值最大的拾圆人民币图,
人们都习惯称这种面值最大的人民币为“大团结”。
体现这种称谓的政策是()
A. 一国两制
B. 各民族
一律平等
C. 共同富裕
D. 西部大开发战略
16.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图(a)的取消以及后来图(b)的出
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 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 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D.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7.如图中的著名历史遗迹(文物)能体现的主题是()
A. 欧洲文明的起源
B. 世界文明的多样化
C. 法律的历史渊源
D. 古代多彩建筑艺术
18.如下表,据此可知()
农作物种在欧、亚地区传播、种植情况表
世界农业物种原产地均在美洲
B. 表中物种向外传播开始于新航路开辟
C. 因中国闭关政策推断数据不实
D. 中国地域辽阔适宜农作物生长
19.某外国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述了19世纪四十年代的伦敦,你认为
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 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B. 街上电线杆耸立,整个城市霓虹灯不停闪烁
C. 工厂林立,且巨大在的烟囱冒着浓烟
D. 有钱的商人们坐着里轮船在泰晤士河上游览
20.“杜鲁门及其顾问认识到,比起维持与苏联战时合作的心愿,他们将重建西欧……
看得更重。
”因此,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A. 建立“欧盟”
B. 提出“杜鲁门主义”
C. 建立“经互会”
D. 实施“马歇尔计划”
21.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
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
A. 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2.世界近代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贯穿历史发展长河。
印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的全部内涵最确切的理解应该是()
A. 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B. 以和平的手段抗议压迫
C. 采取和平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
D.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使印度获得独立
23.2018年5月31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美国将从6月1日起,对欧盟、加拿
大、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欧盟认为美国此举违背贸易自由原则,表示将诉诸某国际组织,发起法律行动维护自身权益。
这一国际组织是()
A. 上海合作组织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4.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
都在昭示民粹主义回归的强势抬头。
全球化遭到了民粹主义的严重挑战。
但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投行等“中国方案”、各种自由贸易区、2017年欧洲几场大选对民粹主义的胜利等等使我们不能盲目断言全球化退潮。
这段材料说明()
A. 经济全球化已经遭遇重大失败
B. 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C. 民粹主义可能取代全球化
D. “一超多强”会长期存在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25.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你会看到哪些景象()
A. 农民在使用曲辕犁耕地
B. 唐三彩的制作过程
C. 外国客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D. 一些妇女在骑马、踢球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26.今年,中美将迎来建交40周年。
40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砥砺前行。
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伤害的举动,伤痛的记忆】
材料一:
【真诚的握手,正义的胜利】
材料二:图2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中美领导人共处方寸之间的一批珍邮首日封和邮票,这款将胜利标志“V”印在龙和鹰提手中间的首日封十分持别,设计者把象征中华民族的龙与象征美国的鹰一起握手,寓意中美关系和中美友谊。
【异样的政策,异样的举动】
材料三: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走进了万国宫的休息室,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看到杜进来,像往常那样温文尔雅地带着笑意打算和他握
手,……,杜背过身去,不理会周恩来伸出的手。
【跨洋的握手,冰融的开始】
材料四: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周恩来总
有交往了啊!”
【立足当下,感悟历史】
材料五: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6月1日0时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
根题图1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参与了哪次近代侵华战争?
“龙鹰握手”和二战时期哪个组织的成立有关?
美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对中国的敌视行为,是当时美国推行的哪一对外政策体现?
尼克松访华时签署了什么文件?该文件的签署有何意义?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展望未来,中美关系要想健康稳定地发展,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必须坚持什么原则?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制定子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哪些不利因素?(答出二方面即可)
27.土地和民生问题是各国发展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
---北师大九上历史课本(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衣业调垫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牡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幅产品过剩的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面积和缩减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一中的改革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次改革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材料一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述的“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有什么意义?与此同时,中国同步进行的现代化第一波浪潮却遭到了失败,根本原因是什么?
图1的地契颁布于哪一历史事件中?(1分)这一地契的使用反映了该国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图2分析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
2019年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A
2. A
3. B
4. A
5. C
6. A
7. C
8. D9. A10. A11. A12. D13. D14. C
15. B16. D17. B18. B19. B20. D21. C
22. C23. C24. B25. ABCD
26. (1)据图1可知,这是《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最终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龙鹰握手”和二战时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有关,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中、美、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
(3)据材料三“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走进了万国宫的休息室,正巧周恩来也在里面,看到杜勒斯进来,周恩来从屋子那边走来,像往常那样温文尔雅地带着笑意打算和杜勒斯握手。
一开始,杜勒斯没有发现周恩来,待到看见的时候周恩来已经走近了。
杜勒斯瞥了一眼那些正等着拍摄这个带有和解象征意义照片的摄影记者们,很快背过身去,不理会周恩来伸出的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美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对中国的敌视行为,正是当时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体现。
(4)据材料四“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前往迎接。
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之间要增进了解,增强互信;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加强合作,互利共赢,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6)回顾过去,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展望未来,中美关系要想健康稳定的发展,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为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中国政府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当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还存在的不利因素有台独分子坚持台独立场;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扰等。
故答案为: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3)冷战。
(4)《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
(5)增进了解,增强互信;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6)一个中国原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独分子坚持台独立场;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扰(答出一点即可)。
27. 28. 29. 30. 31.
27. (1)据材料“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改革是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说明了改革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使得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广大群众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2)据材料“(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述的“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扭动了战局。
与此同时,中国同步进行的现代化第一波浪潮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遭到了失败,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
学习西方器物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仅仅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而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先进思想,不改变政治制度是不能使中国富强的。
(3)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的地契颁布于日本明治维新中;这一地契的使用反映了明治维新土地制度方面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统一地税。
(4)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2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大幅度上涨。
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据材料“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垫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牡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幅产品过剩的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面积和缩减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是颁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发放农业补贴。
故答案为:
(1)说明:改革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答一点即可)不足: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广大群众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答一点,意思相近也可)
(2)意义: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扭动了战局。
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
(3)日本明治维新;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统一地税。
(4)粮食产量大幅度上涨。
(5)颁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发放农业补
贴。
28. 29. 30. 31.
【解析】
1. 据所学知,炎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主体,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后来又形成中华民族,故A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也是发源地,故C不正确。
最早的农耕文明在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就出现了,故D不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他善于从正反两反面考虑问题,“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观点最接近于道家思想。
故选:A。
本题考查老子。
掌握百家争鸣各派别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3. 我国在西汉前期就发明了纸,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因此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表述错误。
本题以纸的发明与改进。
纸的发明与改进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本题以纸的发明与改进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 《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在这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的相关史实。
5. 分析图表可知,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常年动乱,经济恢复和发展较慢,而大量人口为躲避战乱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是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反映了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搜集材料整理制作的图表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内容。
6. 在清代,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生活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戏剧表演。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清代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7. 年代尺上的三个时间点都是中国近代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的时间。
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侵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甲午战争中惨败的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三者反映了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故选:C。
本题以年代尺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本题考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依据李大钊很幽默地说,“工”字下边加个“人”字,连起来就是“天”,工人阶级前途远大。
可知,李大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选项D
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工”字下边加个“人”字,连起来就是“天”,工人阶级前途远大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相
9. 1927年到1928年是国共对峙开始的时候,当时中共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大量农民加入共产党,改变了党员结构,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相关史实。
10. 据题干1939年的漫画---《这一槌的滋味如何》可知,对它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各种抗日力量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公布了由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此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影响中可知,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
合作对中华民族有利,分裂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理解并识记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的相关史实。
11. 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又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先解放徐州,又在河南东部全歼敌军。
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故这次战役是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淮海战役的相关史实。
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又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
掌握淮海战役的过程和意义。
12. 1950年,美国侵略朝鲜,美国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侵犯我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因而诗中所说的“那场战争”是指抗美援朝战争。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
1950年,美国侵略朝鲜,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本题以诗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抗美援朝的时间、目的、经过、结果和意义。
13. 据题干《敬祝进步》可知,主要反映了“一五”计划建设热情高涨。
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由于“一五”计划建设热情高涨,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相关知识的掌握。
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五计划相关知识的掌握。
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4.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从而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