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上第五章5.3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2课时二氧化碳的制法碳循环练习课件5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元素对人体正常生理代谢有重 要的调节作用,人体缺少微量元素就 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如缺碘会引起甲 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 造成思维迟钝。但摄入过量的碘也会 引起甲状腺肿大。
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
认为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的反应,可用 ab 或 ac 组合;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用 g 装置,用向上排空 气法收集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检验二氧化碳
气体,则需将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 i 装置。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解析] (1)从图片中可看出,由于二氧化碳增多,地球出汗了,因此 造成了全球变暖。(2)要阻止全球变暖,有效的措施是实行低碳经济,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合理开发新能源、植树
造林等。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方法透视 减缓温室效应,主要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一方面需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开发利 用新能源;另一方面应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 多植树造林, 禁止乱砍滥伐等。 【试题链接】小试身手2,直击中考 4、6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常考2 能利用合适的试剂和仪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出题角度】 综合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检验、验 满等,选择合适的试剂和仪器组装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典例 请结合如图 5-3-16 所示的常用仪器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图 5-3-16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b__锥__形_瓶___;e__量_筒_____。 (2)上述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___c_____(填 序号)。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3)选择图中的__a_b_或_a_c__ (填序号)可组合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 碳的发生装置,在不添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检查该发生装置气密 性的方法为 _关_闭__弹__簧_夹__,_向__长_颈__漏__斗_中__注_水__,__若_能__形_成__稳__定_的__水_柱__,__则_装__置_气__密__性_良__好____;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图中的___g_____ (填序号)装置;若要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则需将气体通过盛有__澄_清__石__灰_水__的 i 装置。
肺癌患者的肺(左)与正常人的肺(右)
C、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并被氧化而提供热量
D、酶也是一种蛋白质,做生物催化剂,每一种酶只能催 化一种反应,而且必须在适宜的体温和接近中性的条件 下进行。 例如: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觉到甜味,这就是因为唾液种有淀粉 酶,它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的缘故。当然余下的淀粉由 小肠中的姨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的麦芽糖酶的催化 下,水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葡萄糖。
2、蔗糖(C12H22O11): 储存在甘蔗、甜菜等植物中的糖,日常生活中的白糖、冰糖以及红糖的主要
成分就是蔗糖,它也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资料:大米、花生、面粉、玉米、薯干和大豆等,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因为易发霉,滋生 有黄霉素的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十分耐热,即使蒸煮也不能将其破坏,只有 加热到280度以上才能将其破坏。然而黄曲霉素能损坏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 疾病。因此霉变的食物绝对是不能食用。
注意:有些物质如甲醛等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 其变质,因此,可以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而使标 本长久保存。
讨论与练习: 1、有人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并出售,这样做会有什么
危害?
2、一女运动员可以在60s内跑完400m。她的最大氧气吸入 量为4L/min,而肌肉在工作达到极限时,每公斤体重每 分钟需要氧气约0.2L,如果该女运动员体重为50kg,则 她将缺氧多少L?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人体的组成元素
较多量元素(总含99.95%):O~65% C~18%
H~10% N~3% 常量元素(含量超过0.01%):
Ca~2% P~1.0% K~0.35% S~0.25%
Na~0.15%
Cl~0.15% Mg~0.05%
微量元素(含量低于0.01%)
Fe 4~5g Zn 2.5g Se 14mg~21mg
现在,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和建筑等方面,但也因此引 起发了一些环保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棉和羊毛等属于天然纤维,涤纶 (的确良)、锦纶(尼龙)和腈纶等属于合成纤维。
棉花和羊毛的纤维都是天然纤维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 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 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 因此,合成纤维常常与棉纤 维或羊毛纤维混合纺织,使 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挺括。
化合物 甲烷 乙醇 葡萄糖 淀粉 蛋白质 硫酸 氢氧化钠 氯化钠
化学式
组成元素
相对分子质量
塑料制品的应用范围
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棉花、 羊毛和天然橡胶等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 最多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简称合成材料。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从 我们的日常生活到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领域,都离 不开合成材料。
方法透视 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常温下固体和液体接触即反应的反 应。检验二氧化碳利用与之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的澄清石灰水,吸 收除去二氧化碳往往利用氢氧化钠溶液。 【试题链接】直击中考 5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常考3 能说出自然界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出题角度】 结合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考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 碳排放的措施,对维持大气中的碳循环能提出建议。 典例 仔细观察图 5-3-17 后回答:
I 25~50mg F 1.4mg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几种元素的食物来源
钙 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铁 肝脏、瘦肉、蛋、鱼、豆类、芹菜 锌 海产品、瘦肉、肝脏、奶类、豆类、小米
碘 海产品、加碘盐
成人体内约含1.2 kg钙,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它使 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 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因此, 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 摄入比成人更多的钙。
图12-9 油脂类食品
课堂练习:
花生米含糖约24%(质量分数),油脂39%,蛋白质约26%;小麦 含糖约76%,油脂2%,蛋白质约11%。已知: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 出能量约18KJ,每克油脂:39.3KJ,比糖类多一倍;则50g花生和50g 小麦在体内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各是多少?
四、维生素(20多中)
二、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图12-7 糖类食品
1、淀粉(C6H10O5)n:
属于糖类,它主要存在于食物的种 子或块茎中,如:稻米、麦子、马铃 薯、番薯等。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 几十万。它经过变化最终变成葡萄糖 C6H12O6,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 成为血糖,输送到各组织器官,为人 体提供营养,又在酶的作用下,转化 为淀粉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方法透视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反应的发生装置, 初中学习的有两套,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固体和液体常温接触反 应制取气体;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根据气体的 特性检验气体,氧气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利用澄清 石灰水检验;验满则分别利用带火星的木条和燃着的木条,都是 放到集气瓶口。 【试题链接】小试身手 1、3,直击中考 7、8
第五章 燃料
5.3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常考透视
常考1 能根据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解决制取气体的装置、检验和收集等问题。
【出题角度】 根据反应原理和气体的性质能选择合适的制取 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能正确检验、收集和验满氧气和二氧化 碳气体。
课题 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蛋白质
1.组成(C、H、O、N)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 酸,甘氨酸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 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 百万。
图12-1 蛋白质类食品
CH3-CH-COOH
NH2
图12-1 丙氨酸
CH2-COOH
NH2
图12-1.1 甘氨酸
2. 蛋白质在体内的新陈代谢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解析] (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装置④收集氧气时,气体“长进短 出”,即进气口为b;加热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先将导 管从水槽中取出,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3)实验 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使用发生装置③可通过开关弹簧
夹达到随制随停的目的;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
优质大米于霉变大米
三、油脂(常见:花生油、豆油、菜油、牛油、奶油等)
1、油:(液态)植物油
2、脂:(脂肪、固态)动物油
资料: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每克放出39.3KJ的 能量,比糖类多一倍,因此它是重要的供能物质 ,正 常下,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它可以供人体日需能 量的20-25%。
一般人体内储存约占人体质量大的10-20%的脂 肪,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当人进食量小、摄 入食物的能量不足以支付肌体消耗的能量时,就要消耗 自身的脂肪,此时人就会消瘦。
维生素在人体内需 要量较少,不能合 成,但是,它们可 以起到调节新陈代 谢、预防疾病、维持自身健康的作用。缺乏某种维生素人就会生病,如:缺 乏VA,会引起夜盲症;缺VC会引起坏血病。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 肌肉、鱼类、鱼肝油、蛋类、牛奶和羊奶等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小结: 1、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 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食物
蛋白质(60-70g) 胃 、 肠
氨基酸
被氧化
重新组合
尿素、CO2、H2O等
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
3、蛋白质的作用
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 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b、血红蛋白在吸入O2和呼出CO2的过程中起载体作用
图12-3 血红素结构图
血红蛋白 + O2
图12-4 氧合血红蛋白
图 5-3-17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温__室_效__应___。 (2)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减__少__化_石__燃_料__的__使_用__(_或__植__树_造__林_,__或__开_发__新_能__源_等__,__合_理__即_可__)___。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典例 利用如图 5-3-15 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 下列问题。(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图 5-3-15
第2课时 二氧化碳的制法 碳循环
(1)写出标号 a 仪器的名称:_酒__精_灯___ 。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_K_C__lO_3_M=_=n_O=2_2_K_C_l+_3_O_2_↑_ ,选 择④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__b__(填字母)端进入。若改用排水法 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撤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 __水__倒_流__入_试__管__,_使__试_管__炸__裂___。
氧合血红蛋白
资料: 血红蛋白也能与CO结合,而且结合力是O2的200倍。结合了CO的血
红蛋白不再与O2结合,将导致人体缺氧而窒息死亡,这就是煤气中毒的原 理。香烟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害作用最大的有:CO、尼古 丁(烟碱)和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二噁英)的焦油等。长期吸烟的人, 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肌体生长和 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的原料。
3、糖类和油脂在人体类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肌体 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4、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 身体健康的作用。
调查与研究:调查学校食堂或自己家中一段时间的食谱,参考食物营养表,研 究这些食谱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有什么问题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