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拼音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本理念下的拼音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拼音教学
(摘——我不知道汉语拼音是在什么时候成为孩子上学后第一个必经的庄园,成为孩子识字前必经的一道门坎的,但我知道古人的学习生涯是直接从认字开始的。
清代唐彪的《父师善诱》中便有详细的介绍:“生子至三四岁时,口角清楚,知识稍开,即用大小木板方寸许,四方者千块,漆好,朱书《千字文》,每块一字,盛以木匣,令其子每日识十字,或三五字(识字多者、或乳媪、或仆婢,量予奖赏,则终日引诱认字,胜于引诱戏骂矣)。
复令其凑集成句读之,或聚或散,或乱或齐,听其顽耍,则识认是真,如资质聪慧者,百日可识完。
再加以《三字经》、《千家诗》等书,一年可识一两千字。
然后从师入塾……”又如蒋士铨四岁时,母亲教他认字的方法是用细竹丝,把它们按照点、横、撇、捺的位置分别组成不同的汉字,然后抱着孩子坐在膝盖上一个个地认。
教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也曾感叹:“皇皇数千年祖国识字的经验不去总结,更以西洋的拼音来辅助识字,识字居然越教越难,成为一道关口,真令天下士人齿寒!”作为一线教师,我并不排斥拼音在识字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但对于以往孩子入学后必须花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来专攻拼
音的做法却不能苟同。
拼音并不是孩子识字的瓶颈和不可或缺的拐杖,而仅仅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完全可以淡化。
借着“生本实验”的东风,我们实验老师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
节的第一个字母,告诉他们:这叫声母。
同时将23个声母打在了幻灯上。
趣味识记:
广播的b 泼水的p 双门m 拐棍f 马蹄d 伞把t 单门 n 小棍赶猪l
9像g 蝌蚪的k 喝水的h 1字拐弯就念 j 气球的q 西瓜的x
Zh ch sh 加椅子翘舌头
一棵小苗 r r r
板凳z 刺猬的c 蚕吐s
树杈 y 屋顶的 w
巧用声母歌,孩子们在趣味中获知。
游戏巩固:
容量大,时间短,种种焦虑让我们在在整个拼音教学中还是很多时候用了传统的教法。
但很多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机械练习,孩子们很快就没有了兴趣。
于是,我们还是设计了很多游戏。
1 丢色子。
2做拼一拼读一读的游戏。
一个小棍,一个半圆形纸圈。
在随意摆中巩固了b
P d q
3小猴过河引导小猴一步步跨过河中的石头(拼读其间带有声调的音节)。
4 拿着40位孩子的名字拼音卡片,我诡秘的宣布“拼音国王”有礼物要派送了。
每位同学都欣喜着拼读着别人的名字,高兴地拿到自己的名字。
特别是像吴钰怡。
这三个字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孩子感兴趣极了。
就这样,我们的拼音教学就这样结束了。
可孩子还有一大部分同学掌握情况不好。
尽管后期的识字中我们还得不停地巩固。
可正如这周放飞希望上一孩子妈妈所写:两周学完所有的拼音,孩子们还是不能熟握,还是要慢慢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