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公司设备管理制度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辅助设备、检验设备等。

第三条设备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合理使用,精心维护;
3. 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4. 严格管理,持续改进。

第二章设备分类与编号
第四条设备按用途、规格、性能等进行分类,并设立统一编号。

第五条设备分类:
1. 生产设备:包括主要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等;
2. 辅助设备:包括动力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
3. 检验设备:包括计量设备、检测设备等。

第六条设备编号规则:
1. 设备编号由设备类别、序号、年号组成;
2. 设备类别用一位大写字母表示,如“P”代表生产设备,“A”代表辅助设备,“J”代表检验设备;
3. 序号由两位数字组成,表示同类设备中的顺序;
4. 年号由四位数字组成,表示设备购置年份。

第三章设备购置与验收
第七条设备购置应遵循以下程序:
1. 制定设备购置计划,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2. 招标采购或询价采购,选择合格供应商;
3. 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设备规格、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时间等;
4. 设备到货后,组织验收。

第八条设备验收标准:
1. 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应符合合同要求;
3. 设备的外观、结构、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4. 设备的附件、备件齐全。

第九条设备验收程序:
1. 组织验收小组,明确验收标准;
2. 检查设备的外观、结构、功能;
3. 检查设备的附件、备件;
4. 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
5. 验收合格后,办理设备入库手续。

第四章设备使用与维护
第十条设备使用应遵循以下规定:
1. 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运行参数;
3. 操作人员应爱护设备,保持设备清洁;
4. 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第十一条设备维护应遵循以下规定:
1. 设备维护分为日常维护、定期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2. 日常维护由操作人员负责,包括设备清洁、润滑、紧固等;
3. 定期维护由专业维护人员负责,包括设备检查、保养、更换易损件等;
4. 预防性维护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保养计划进行。

第十二条设备维护记录:
1. 设备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维护内容、时间、责任人等;
2. 设备维护记录应妥善保存,便于查询。

第五章设备维修与保养
第十三条设备维修应遵循以下规定:
1. 设备维修分为计划性维修和故障性维修;
2. 计划性维修应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保养计划进行;
3. 故障性维修应根据设备故障情况及时进行;
4. 设备维修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负责。

第十四条设备维修记录:
1. 设备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维修内容、时间、原因、维修费用等;
2. 设备维修记录应妥善保存,便于查询。

第六章设备报废与更新
第十五条设备达到以下情况之一,应予以报废:
1. 设备超过使用寿命,无法修复;
2. 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无法消除;
3. 设备技术落后,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第十六条设备报废程序:
1. 提出报废申请,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2. 对报废设备进行鉴定,确认报废原因;
3. 处理报废设备,包括回收、销毁等。

第十七条设备更新应遵循以下规定:
1. 设备更新应根据生产需求、技术发展等因素进行;
2. 设备更新应选择性能先进、质量可靠、操作简便的设备;
3. 设备更新应制定详细方案,包括设备选型、采购、安装、调试等。

第七章责任与奖惩
第十八条公司各部门和操作人员应认真履行设备管理职责,确保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第十九条对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设备事故或经济损失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纪律处分。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