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5年级《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教师及文本之间充分对话,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水》系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

回忆孩时洗澡的不易,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

两处细节描写:下雨时,在雨水中洗澡;炎热时,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消暑纳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文采用反衬的写法,通过村民洗澡时的“痛痛快快”、“舒服”,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并以此警示今人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悟语言文字,理解中心句“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含义,从而感悟水的珍贵及为村里人带来的欢乐,警示今人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渗透品析词语的训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深入揣摩、感悟文本。

3、理解课文采用反衬的写法,通过村民洗澡时的“痛快”,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涩。

课前谈话:
你认为世界上什么最珍贵?(时间、生命、金钱……)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深情齐读课题《水》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告诉老师文章是围绕哪一句写的?课文围绕这句话,通过哪几个场景来表现水的珍贵的?板书:挑水、洗澡、冲凉)
设计理念: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紧扣文章的这句中心句展开的。

教学伊始,让学生未入文境先有情,继而深入文本体会。

二、精读课文,感悟描写,体悟情感。

(一)过渡:课文是怎样生动具体写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呢?让我打开书,自由轻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并写写自己的体会,一会交流。

1、指名说感受,课件出示语句: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2、针对这句话,还有哪些字词让你感到震惊,为什么?(一个村子:人之多;十公里之外:路程之远;一处很小:泉眼之小;一个小时:时间之长;一担:数量之少;……)知道十公里多远吗?(你们学校到我们学校的距离)
3、是啊,在这个严重缺水的村子里,水实在是太珍贵了。

4、课文第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个句子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水的珍贵?(齐说:“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酒在我们城里人的眼里是最贵的,而水随处可见,更不要说用昂贵的钱来买,而在作者的村子里,水甚至比酒更值钱。

所以水是最珍贵。

5、在那个水比酒还珍贵的村子里他们的生活怎样?(板书:苦)如果你也生活在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村子里,你会是怎样的感受?(苦不堪言,活不下去)
6、那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缺水的艰难和苦涩吗?谁来读读这句话,注意让你感到震惊的字词。

(指名读,集体读)
课件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又能通过对三个词的简单理解,再次引领学生感悟到这里缺水,水是很珍贵的东西。

高年级学生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既要让学生学会快速浏览课文,又要学会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每一句话,而且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来带动整个教学环节的有序进行,做到“教学无痕”。

课件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
到的?
A. 你在雨中,为什么“脱得光溜溜的”?(因为我要让雨水直接抚摸我的全身。

B.你在雨中,为什么“奔跑跳跃”?(难得下雨,太让人兴奋了。

)【板书:乐】
C.呀,你也在雨中,你“大呼小叫”什么?(下雨喽!下雨喽!终于下雨喽!)
D.雨水并不卫生,并不好吃,你为什么“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雨水呀?(平时喝不上水呀!)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这难的的喜雨令孩子们欢畅。

他们沐浴着雨水的滋润,尽情地享受雨水的抚摸与清凉,尽情地放飞快乐和洒脱,简直到了“欣喜若狂”的程度。

谁再来读,把这种痛快读出来。

(指名1生读)评价:你真读出来了。

声音读出来了,表情也读出来了。

还有谁也能声情并茂地读出来。

教师小结:久旱逢甘霖,真是酣畅淋漓。

水,成了村里人幸福的源泉。

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下面让我们聚焦这句话: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

(课件相机出示,学生齐读)
1、这句话中哪个词震撼了你?(相机点击“风干”)为什么?
2、解释“风干”
3、人们将要被风干,那我们四兄弟呢?——(学生说:像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
4、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在哪呢?
课件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出示句子: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

请大家结合课文插图,用心去读,抓住关键的词语,细细体会体会。

1、你体会到了什么?(水太少了母亲珍惜水等)你从那个词体会到的。

a. “一勺水” ——一勺水几个人用。

看出母亲对水的珍惜。

b.“一手……扇风”感受到母亲对我们的关爱;感受到了母亲对水的珍惜。

母亲为什么要拿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为了让水蔓延开来,能抚摸过全身的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不浪费一滴水。

正是因为缺水,逼着母亲想出来的法子呀。

师:一个扇风的动作把缺水生动的描述出来了。

c.“缓缓地”——小心翼翼。

珍惜。

d.“ 倾注”——是什么意思?(由上而下的流入)
这里“倾注”能换成倒下吗?为什么?请大家把这几处句子读读,好好想一想。

(不能。

因为倾注表现了母亲慢慢地倒水,由头顶一点注水流下,既不浪费水,又让我们接受水的滋润,用心良苦。

)(事实上水很少,可这对孩子们来说这一点点水已经足够让他感受到有水的快乐了,同时这水也倾注了母亲对我们的爱,对水的珍爱。

)啊!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准确生动呀!
2、母亲用一勺水倾注在我们四兄弟身上,我们有怎样的感受?
课件出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

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3、这段文字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想来读一读行吗?(配乐)
(鼓掌)
4、师:谢谢你们的掌声,老师更期待的是你们精彩的朗读,有信心比老师读的更好吗?
5、给我们冲完凉,母亲锁上水窖,说了什么呢?出示: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

”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引读)
6、母亲为什么把渴说成“饿”呢?联系上文的语句,你就能知道了。

是那些词句呀?(“风干”“锁住了我们队水的渴
望”“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

”)四兄弟们身体已经极度缺水。

是的,炎热和干燥,确实使孩子的因缺水而处于饥饿状态,这分明是“饿”而不是“渴”。

(这篇文章原文的题目就叫——饿水,可能就来自母亲的话吧。

“一个“饿”字,写出了人们对水的渴望,道出了水的生命的不可缺少。


可见--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引读)
(四)领悟课文反衬的方法:
1、缺水给村里人带来“苦”,但是在作者的文章里,我们却丝毫找不到“苦”的影子,我们却发现更多的是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你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是呀,愈是写用雨水“洗澡”的痛快,愈反衬出平时不能“洗澡”的痛苦,愈是写“一勺水冲凉”的舒服,愈反衬出平时无水“冲凉”的难受。

在这种“乐”中,饱含着因缺水带来的“苦涩”,而这样更让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水的珍贵呀。

这种写法就叫“反衬”
设计理念:教给学生写作的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也是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

(五)说写结合,升华情感
1、饿水的却远不止这一村人。

(出示:录像)去年,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也遭受了百年未遇旱灾。

我们一起去看看。

2、离开了水一切生命都将枯萎。

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想说什么?又想做些什么呢?(节约用水)(像周围的人宣传节约用水。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设计理念:此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他们肯定有话要说。

可能是反省自己以前用水的毫无节制,可能是因为用水的毫无困难,所以感受到的一种幸福,也可能是一些具体的节约用水方面的行为,不管是什么。

只要同文本进行了交流,就都是一种学习后的收获。

3、你说的这一句话已经是发人深省的节水公益用语了。

其他同学能不能也来创作一句这样的公益用语。

(学生写,交流)
结束语: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让我们行动起来,珍惜生命之源。

六、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2.请进行一次社会调查看看周围存在着哪些浪费水的
现象,并由此制定一份节约用水的调查研究方案方案。

板书:
挑水苦

洗澡
最珍贵
冲凉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