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电网建设技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加强电网建设技术措施
浅析加强电网建设技术措施
摘要:文中提出了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原那么,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电网建设技术方面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加强电网技术本钱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
建设节能型企业是社会开展的需要, 降低电能损耗、减少能源浪费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职责。
电网建设和改造是供电企业进行节能降损的最好时机, 特别是在采用新技术, 选用新设备时应将技术降损作为主要指标。
一、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工作的目的和主要原那么
依靠科技进步,节约占地,节约线路走廊,保护环境;提高施工工艺水平,提高电网输送能力;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保证电网的平安可靠运行;降低工程建设和运营本钱。
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原那么是:
平安可靠。
是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首要条件,电网建设必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工程投运后平安可靠运行。
技术先进。
推广应用的电网建设新技术应能代表国内外先进水平和电网技术的开展趋势,能够很好地解决工程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
环保节约。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电网工程的环境保护,节约占地和投资,降低建设和运营本钱。
经济实用。
在电网建设新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要进行经济技术综合分析,优先采用性能价格比高的新技术。
在电网建设中重点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两方面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同时还要重点关注与电网建设密切相关的一些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展动向。
建议:对于已成熟的技术应继续加大推广力度;高度重视输电线路舞动治理技术;积极推广输变电示范工程的设计关键技术;逐步推广采用国产化可控串补技术和动态无功补偿技术。
二、电网建设主要技术措施
1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电网可靠性随着220KV 系统网络开展与完善,其可靠性已有很大提高,新技术、新产品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以及电网结构和布局日趋合理,增强了供电区域间互为备用能力,减轻了对单个变电站可靠性的依赖,为简化高压配电网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那么?,应结合当地高压配电网结构,110KV 城镇变电所按终端变设计,一次进线以线路变压器组成或“双T〞内桥接线,单台主变容量选用40-50MVA,最终主变规模2 台以上,按n-1 电网供电平安准那么配置。
根据负荷密度逐步取消35KV 电压等级以简化电压等级,减少电压层次和重复降压。
2变电站全联合构架
全联合构架作为新的结构设计技术,具有提高构架受力性能、节省工程造价的优越性,也为电气设备进一步紧凑布置创造条件,到达整体优化的效果。
与常规构架形式相比,采用全联合构架可节省钢材15%,节省根底混凝土50%以上。
到达最终建设规模时,站外导线拉力根本处于平衡状态,构架柱正常使用时内力小于设计最大内力的40%,为工程的长期平安运
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强化配网建设,中压配网实现环网接线由实现开环运行逐步过渡到闭环运行,全面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
近几年由于投资体制等原因,中压配电网建设明显落后于高压电网,强化10KV 配网建设迫在眉睫。
中压环网线路应设置假设干个分段点,一般以3-4 段为宜,每段10KV 线路装接的配变容量控制在2500-3000KVA以内,如10KVA 线路装接总容量超过10000KVA 应采取分流措施,以满足中压配网n-1 平安准那么要求。
改善配网结构,供电半径要适中、供电负荷分配要合理,逐步实现配网自动化。
4规划环网点,合理选择环网设备架空配电网以柱上分段断路器作为环网设备,柱上断路器应优化选用体积小、容量大、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少、操作简单的新型设备,如SF6 开关、真空负荷开关等,并留有配网自动化接口,电缆配网环网设备形式多样:10KV 开闭所环网柜、高压电缆分接箱设备等。
当配网发生故障时,高压环网设备应能快速、有效地将故障点隔离,确保非故障段正常供电,满足n-1 平安准那么要求。
5规划电网开展,实施电缆化建设在架空线路通道受限制情况下,解决高负荷密度地区及中心区供电途径不能只靠增加导线截面,还要考虑电缆供电。
电缆化建设一次性投资大、涉及面广,建设资金短缺情况下应以电网开展规划为指导,分步实施,对高负荷密度的中心区、商业密集区结合老城改造实行电缆化建设,在老城改造中尽可能敷设电缆管线,条件不允许的应预留足够的电缆线通道。
6提高电网装备水平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如真空断路器、SF6 断路器、柱上真空开关等,减少因设备质量问题、试验周期短造成的不必要停电,对老旧变电站进行无油化改造,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实现输、变、配电设备状态监测和状态检修,通过在线检测、带电测温、油务监督等先进技术和科学分析评估方法,掌握设备性能,指导设备检修;变电设备涂刷RTV,延长清扫周期。
7负荷中心区域考虑箱式变电站建设箱式变电站占地面积小,建站周期短,配置灵活。
箱变内一次设备应以无油、免维护或少维护为宜。
断路器可采用真空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站用变应选用干式设备。
因箱变内空间狭小,挂、拆接地线不便,所以要在开关柜单元装设独立接地开关。
箱变一次进线和出线可采用架空或电缆方式,采用电缆方式可有效节省空间。
8采取多手段降低低压电网线损率科学配置配变容量,缩短供电半径,低压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350m( 不含接户线); 合理选择变压器。
对低压配电变压器,按负荷季节性变化,及时调整分接开关,保证电压质量的同时也可降低变压器铁耗; 注意平衡三相负荷,减小中性线不平衡电流;合理进行无功补偿,线路无功补偿要通盘考虑,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原那么,尽量减少无功电流在设备和线路上穿越。
9推进变电站自动化建设和无人值守变电站自动化是指将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仪表、保护、自动、远动装置等二次设备利用微机技术进行功能组合,实现对整个变电站的数据采集、运行监视、测量控制协调及远方通信和自身诊断,其主要特征是功能综合化、结构微机化、安装分布化、操作监视屏幕化、管理智能化。
在变电站配置自动化设备根底上,逐步实现无人值班,这是电网开展的趋势。
通过建设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无人值守,不仅可减少人为失误、降低出错率、增强设备运行可靠性、简化生产管理环节,还可提高整个电网的技术水平和降低造价,并为保证电网平安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根底技术手段。
10输电线路环保设计主要从节约线路走廊、减少树木砍伐、减少根底开挖、降低基面开方量四方面考虑。
杆塔设计应采用双回路、导线垂直排列、中边相导线V形串、紧凑型铁塔、全方位上下腿等设计以节约走廊,减少开方量;线路设计应避开环境敏感区,跨越树林采用高塔跨越方案,以减少树木砍伐;根底设计尽量采用原状土根底、主柱深埋根底、塔脚架加高主柱根底,以减少根底开挖;基面处理推荐采用四个腿分别降基,防止形成较大的上下坎,降低基面的开方量。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用电量还将不断增长, 导线型号偏细就会形成新的瓶颈, 过不多久, 我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回头再去更换农网改造过的线路导线。
因此, 在电网规划之初, 选择导线就应按照既平安又经济的原那么, 长时期按经济电流运行, 短时间按平安电流控制, 防止重复投资。
参考文献
【1】伊志强.电网建设应重视技术降损[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1(20)
【2】刘桂涛,白敬中.节电技术在农村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 孝感学院学报. 2021(06) 【3】陈拥军,何勇.我国农村电网建设改造的技术政策分析[J]. 农机化研究. 2006(01) 【4】郑外生.关于电网规划及新技术支持的思考[J]. 云南电业.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