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单元备课
本单元入选的四篇散文和五首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篇章。
无论其写景、传记、寓理、赠序以至抒怀,无一不表现出古代贤人的意趣和志向,教师略加点拨,学生不难读懂,非常适合当代中学生阅读。
教学本单元,不仅要读懂这些作品,了解丰富深厚的感情,理解博大精深的思想,体会深邃的意境,感悟优美精致的语言,从而提高古诗文的阅读能力;还要着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味;此外,还要通过对古诗文的广泛接触,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文言文的感受能力,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
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要结合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练习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和流利地背诵,并培养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要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和常用的文言句式。
在学习方法上要发挥诵读的功力,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内容的理解上,提倡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式,做到勤读,善思,乐问,敢疑。
《与朱元思书》以书札形式,着意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的山水景物。
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教师可指导学生与郦道元的《三峡》比较阅读,要特别留意本文作者饱览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受。
《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而写的自传。
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其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学习本文可与《桃花源记》互相印证,进一步了解陶渊明其人。
《马说》托物寓意,以千里马喻英才,谓人才惟遇伯乐方能施展才华,否则将尽被埋没,极言知遇之难。
可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社会,谈谈对人才的认识和培养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为马君则写的赠言。
作者叙述了自己在求学生涯中的艰难经历和学习态度,旨在勉励马君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以期学有所成。
教师应引导学生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教材中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当今中学生应怎样尊师重教,刻苦学习。
诗词曲五首,形式不同,风格各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
教学中,除了注重诵读背诵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培养审美情趣。
本单元各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
《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一、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二、体会作者由自然景物而引发的感触。
三、疏通文意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疏通文意并熟练地背诵课文。
《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一、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相关文言词语。
二、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三、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
一、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二、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马说》
教学目标
一、认识伯乐与人才关系,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情。
二、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三、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一、认识伯乐与人才的关系。
二、翻译并背诵课文。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二、熟练的背诵课文,并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
三、了解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经历,激励自己发愤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一、翻译并背诵全文
二、学习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态度。
《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一、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二、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三、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一、理解诗歌的内容。
二、熟读并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