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色市2020版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2019·温州模拟)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古都长安出发的驼队翻越崇山峻岭,驰骋朔(shuò)漠绿洲,用脚步丈量广袤(mào)地域、崎岖道路。

那商旅络绎不绝、穿流不息的商贸通道,成了融汇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B . 眺望远处,烟霭苍茫,山路蜿蜒,阒(qù)然无人,不禁浮想联翩:春看妩媚,夏见丰腴,秋赏缤纷,而今冬窥骨气—一舍弃过眼繁花,留下铮铮(zhēng)铁骨与浩然正气。

C . 那朝天举着喇叭的玉米、高粱,那地上匍匐前进的豆苗、瓜蔓(màn),无不迸(bèng)发出盎然生机、蓬勃活力,不知道那有闲情逸志的文人们是否喜欢这夏日热烈急促的旋律。

D . 世人常常处心积虑妆扮自己的历史,但身体孱(càn)弱的瞿秋白却执拗(niù)地说“不”。

他的品格和风范,如平原上的高山岿然峻拔,像下临深谷的峰峦磊落奇崛。

2. (2分) (2016高三上·温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 . 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有力量,在民间流传颇广。

C . 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

D . 做事情一定要有大局观,放眼于整体,绝对不能目无全牛。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上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下启市场经济伦理新风的儒商,已成为当今华人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中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

B . 中国银联总裁万建华日前透露,2006年中国银联还将再拓展7至8个国家的收单市场,从而在该年年底之前,使人民币银联卡至少可以在20个国家刷卡消费。

C . 最近,巴以局势尽管出现了缓和的迹象,但有关方面表示,要真正实现美国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仍
将十分艰难。

D . 这次奥运会会徽设计的应征者大多以专业人士为主,他们既有敬业精神,又有创新意识,因此,应征作品总体质量非常高。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4. (1分) (2017高三上·台州月考)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________
①好看的是变幻。

一匹马会变成什么呢?
②孩子们看云,真正让他们关注的当然不是云,而是“动物”。

③这里就有悬念了,也可以说,有了玄机。

④一匹马真的有那么好看吗?当然不是。

⑤平白无故地,一大堆白云就成了一匹马。

⑥这匹白马的姿势是随机的,有可能站着,也有可能腾空而起。

5. (5分) (2019高三上·佛山模拟) 下面是佛山中学学生会草拟的“美化校园,人人献花”活动的倡议书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科学馆即将建好,为了把她装点得更加美丽,学生会特向大家要求:在近期内搞一次“美化校园,人人献花”的活动。

献花的同学务必在本月26日前把花集中到“植物园地”。

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敝校的环境将大为改观。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6. (6分) (2017高一上·遵义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李白山水诗中盛唐气象的第一个特征是多宏伟意象。

他的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气势磅礴,雄奇壮伟。

李白拥有极广的胸襟和极高的视野,他蔑视权贵,睥睨一世,这体现在山水诗中,便形成了开阔明朗、浩淼空旷的意境。

他山水诗中盛唐气象的第二个特征便是意境开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高山随着平原的到来而逐渐隐去,大江汇入波涛汹涌的大海,这视野是何等的开阔。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诗中的山水画面,写山的巍峨雄姿,写水的浩浩汤汤,视野开阔,一望无际,使人心旷神怡,这正是盛唐时代中的大气魄、大气象。

盛唐诗歌的神韵,被李白发挥得淋漓尽致。

“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指出了豪迈、飘逸是李白的一大风格。

其山水诗中也有体现:“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

心中与之然,托兴每不浅。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那样美的湖水,那样美的传说,空灵、明净,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明净的心境。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他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字字流淌出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

盛唐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

早在青年时期,他怀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雄才大略,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希望登上政治舞台做一番惊天伟业,而后功成身退。

他这种“功成身退”的生命理念,正是对盛唐时代精神的独特表达。

他幻想“平交王侯”“一匡天下”,仰慕鲁仲连、郦食其、范蠡,希望在风云际会中能遏上明德圣主。

在过于理想化的人生当中,现实生活当然不断遭受失败,但他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

“他是把盛唐士人的入世进取的精神高度地升华了,带进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


李白热衷功名,但是他傲骨铮铮,蔑视权贵,狂放洒脱。

他渴望摆脱束缚,融入自然,毕生追求不受约束的逍遥的境界。

在山水诗中也表现出他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最直接的表白。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也称赞他的傲岸性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人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

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的高度升华的产物。


盛唐时代的开放包容成就了李白,他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

他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独立不羁的人格和豪放洒脱的气度,亦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李白把盛唐气象融合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运用在山水诗的创作中,谱写了中国山水诗光辉灿烂的一页!
(选自陈立群《李白山水诗与盛唐气象》,有删节)
(1)下列对第一,二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宏伟意象是李白山水诗的一大特征,体现了盛唐气象。

B . 李白山水诗中开阔明朗、浩淼空旷的意境是与他拥有极广的气度和极高的视野有关,与蔑视权贵,睥睨一世的胸襟无关。

C . 李白诗中的山水画面,写山的巍峨雄姿,写水的浩浩汤汤,视野开阔,一望无际,使人心旷神怡,这恰好体现了盛唐气象。

D . 盛唐时代中的大气魄、大气象,体现在李白的山水诗中,表现为意象宏伟和意境开阔两大特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李白山水诗中,美的湖水,美的传说,空灵、明净,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明净的心境,凸显其意境开阔的风格。

B . 俊逸风神和爽朗情韵,被李白用山水诗以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而流淌出来。

C . 李白对盛唐时代精神的独特表达,是他怀着“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雄才大略,以兼济天下为己任,而后功成身退的生命理念。

D . 李白把盛唐士人的入世进取的精神带进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虽然现实生活不断遭受失败,但他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李白山水诗中直接表现出他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的一个例证。

B . 李白的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的人格,既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又是盛唐精神的高度升华的产物。

C . 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在李白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独立不羁的人格和豪放洒脱的气度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D . 李白虽然傲骨铮铮,蔑视权贵,狂放洒脱,但是盛唐时代的开放包容成就了他,让他谱写了中国山水诗光辉灿烂的一页。

7. (18分) (2016高二上·武威期末) 阅读回答
楼梯口又传来“嗵嗵”的脚步声,好像是李台阳的;打开门,果然是李台阳,尴尬的脸上都是亮晶晶的汗珠;罗威说:“瞧我这粗心,应该陪你下楼去的;罗威问:“你是骑车来的?”他知道李台阳住在西城,;罗威说:“台阳,你有啥困难只管开口,我能帮的一定;李台阳说:“没啥事,就想来看看你;罗威说:“多年咱都没联系了,你今天上门一定有事;李台阳看看罗威,似下了决心说:“我说出来你
楼梯口又传来“嗵嗵”的脚步声,好像是李台阳的。

罗威想:可能刚才他没勇气说出口,就冲这一袋子鱼籽干,不管他提啥要求,自己一定想办法。

打开门,果然是李台阳,尴尬的脸上都是亮晶晶的汗珠。

他不好意思地说:“你们这个小区像个迷宫,我绕来
绕去总找不到大门。


罗威说:“瞧我这粗心,应该陪你下楼去的。

”说着,便和李台阳下了楼。

走到楼下,李台阳去开自行车锁,那辆车和李台阳一般灰不溜秋、尘头垢面。

罗威问:“你是骑车来的?”他知道李台阳住在西城,从那骑车到他这儿,起码要一个小时。

李台阳说:“是啊,骑惯了。


罗威说:“台阳,你有啥困难只管开口,我能帮的一定帮你。


李台阳说:“没啥事,就想来看看你。


罗威说:“多年咱都没联系了,你今天上门一定有事。

你只管说,别开不了口。


李台阳看看罗威,似下了决心说:“我说出来你可别生气。


见罗威点头,李台阳说:“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得了重病,很多人都围着你哭。

这一醒来,我心里就七上八下的,连地摊都不想摆了。

知道你混得好,我也不想打搅你了。

可这梦搅得我难受,连我老婆都催我来看看你,看你气色这么好,我就放心了。

唉,梦呗,我这人还真迷信。


罗威的眼睛红了,他一把抱住李台阳,说:“兄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罗威一直猜李台阳来访是有求于自己,因为他刚升了职,而且自己的生活水平比李台阳高,他有些嫌弃李台阳,想赶快打发他走,而李台阳却浑然不知。

B . 李台阳和罗威是童年时的好朋友,李台阳给罗威带来他“小时候最爱吃的鱼籽干”,可以看出李台阳虽然与罗威多年没有联系,可是一直没有忘记他。

C . 罗威想知道李台阳来访的原因,可是李台阳只是和他叙旧事闲谈,于是罗威就故意说如果有困难,可以帮忙,目的就是弄清真相。

D . 罗威喜欢用功利的心理和别人交往,文章中关于罗威的心理描写无一不生动地表现出他多疑世故、优柔寡断的一面,细腻地刻画出罗威微妙复杂的心理。

E . 小说以“梦里有你”为题,既在情节上照应李台阳梦见罗威这件事,也在主题上暗示人们对纯真的人性、情谊的怀念与渴盼,可谓言浅意深。

(2)“罗威不知说啥好,忽然觉得自己特俗。

”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小说中的李台阳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分析。

(4)小说的语言、结局很有特色。

请在语言和结局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
8. (11分) (2019高二下·南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

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

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

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

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

补太学助教。

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

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

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

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非特匹夫,君德亦然。

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

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

自古灭亡,莫不由此。

”帝称善。

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

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

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

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

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

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

”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

”剀切愈至。

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节选)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B .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C .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D . 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国子博士,学官名,唐代设国子监总辖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其内设博士、祭酒等职,主管学政。

B . 子,与上文的“县男”均为唐代爵位名目之一,用以封赏有功者。

爵位等级不一,其中子属最高等级。

C . 释菜,亦作“释采”,此处指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最早于《礼记·月令》中即有记载。

D .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是我国保存至今的较为古老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孔颖达学问精湛,早年成名。

他八岁从师学习,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表现突出,而且年龄最小,引起一些人的嫉妒,被人刺探行踪。

B . 孔颖达熟悉典籍,善于劝谏。

他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不只讲清楚了经典的内容,而且借题发挥,把道理引入执政之国之道上。

C . 孔颖达尽忠职守,不为身谋。

作为太子的侍讲官,他见到太子不遵法度的行为,就直言其过,面对劝阻,也不改初衷。

D . 孔颖达一心为国,颇得恩遇。

生前,他多次得到加官晋爵的赏赐,死后也得到赠官赠谥的恩赏,甚至还享有陪葬太宗的殊荣。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②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

9. (4分) (2017高一·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1)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又不肯竟学完,完毕
B .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暗地里,私下
C . 梁以此奇籍奇怪
D . 皆已惮籍矣畏惧
(2)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 . 以是知其能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 .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C . 梁以此奇籍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D .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0. (8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 . 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
乐的隐居生活。

C . “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D . 《归园田居》(其一)着重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而本诗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

E . 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2)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8高三上·吉安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传统节日村中热闹景象和淳朴民风。

(2)《荀子·劝学》中螃蟹虽“六跪而二螯”,但是用心浮躁导致“________”的状况。

(3)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7高一下·桂林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

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得套作,不得抄
袭。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4-1、
5-1、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
8-1、
8-2、
8-3、
8-4、
9-1、
9-2、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10-1、
10-2、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1-1、
11-2、
11-3、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