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硕士《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课程建设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ucation and teaching | 教育与教学
194 ·2021.03
0 引言
细胞是生命体进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对动物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机制研究最终都是以细胞为基础。
体外培养细胞为相关研究提供便利条件,不仅能为体内实验服务,且具有高效率、易于重复、影响因素可控,及避免诸多伦理学问题,细胞培养技术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包括兽医学在内的众多研究领域。
但与对本科生的通识性教育不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学科化[1],同一门课程对不同学科甚至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不同的学习重点和具体实践运用。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面向兽医学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从事科研课题研究前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有较大的选课需求。
针对课程实施中发现的不足和问题,结合北京农学院兽医学科硕士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学生特点,对该课程的授课内容、教
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进行探索和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课程概况及改革背景
北京农学院兽医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开设在第2学期,属于专业选修课,课程总计24学时,目前理论课9学时、实验课15学时。
该课程采取小班上课形式,每年选课学生数约为15人。
课程内容以服务研究生试验研究为目的,立足于我校兽医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主要选题方向,参考刘斌编著《细胞培养》(第3版)和刘小玲等编著《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等书籍和文献而制定。
经过历年的教学实践,构建具有较强学科特色的课程内容,形成较为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取得一定成效。
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快[2],涉及基础理论广,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选课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近年也发生一定变化,其知识基础和期望学习内容也有所
基金项目:北京农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项目(2020YJS008)作者简介:张涛(1980-),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兽医学。
兽医学硕士《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课程建设探索
张涛,胡格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2206)
摘要:细胞培养技术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兽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试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分析该课程开设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学科特点及选课研究生的学习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标准等进行优化和调整。
实践表明,通过课程改革,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选课学生的试验研究进展。
关键词:细胞培养;兽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R329-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03.095
Exploration of Course Construction of Animal Cell Culture Technique for Veterinary
Graduates
Zhang Tao ,Hu Ge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206,China )
Abstract :Cell culture in vitro is one important basic technology for modern life science research ,which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research of veterinary graduates .Animal Cell Culture Technique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graduates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at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ccording to analyzing the inadequacy in course implementation ,combined with the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graduate demands ,the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criteria were adjusted and improved .Our practice indicated that the reformation enhanced the pertinence and pragmaticality of course content ,mobilized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of graduates ,promoted their abilities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mproved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accelerated their research progress .
Key words :cell culture ,veterinary medicine ,graduate ,teaching reformation
2021.03·
Education and teaching | 教育与教学
196 ·2021.03
善;并以此案例为基础,结合自己毕业课题内容,撰写一种原代细胞分离培养的技术方案,并将此作为原代细胞培养实验课的各自实验内容。
课程所用案例及要求分析的内容,均与其试验研究密切相关,不是教材或网络上的素材,所以选课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又必须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才能完成,能很好地锻炼其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要求每人都在课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避免短暂课堂讨论时多是个别优秀学生展示自己,而其他学生不参与或懒于思考分析不充分的缺点,也节约课堂时间。
4 以科学实践能力为重点,点面结合综合化考核
与本科生课程考核大多采用卷面考试的考核方式不同,研究生课程多采用课程论文的方式。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课程前期也是采用课程论文考核,但是在实施中也发现一些不足。
第一,部分研究生对课程论文不够重视,抄袭现象严重,流于形式。
第二,课程论文没有标准答案,而内容的选题比较宽泛,使考核评价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第三,单一的课程论文考核不能反应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为更好地使课程考核与教学模式相适应,以科学实践能力为考核重点,对该课程构建点面结合的综合化考核方式。
研究生选修该课程是为掌握一门能在毕业论文试验中应用的技术,对基本技术的掌握是核心,是需要考核的着重“点”,对方法技术的综合运用是灵魂,是体现综合素质的“面”;以学科特色为导向的细胞培养技术,是该课程要求每位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而选课研究生的学位类别和研究方向有所不同,这要求对每个学生需因人而异设置考核要“点”;实验操作环节每组的结果是“面”,个人在组内的表现是“点”。
该课程在设置案例分析报告、实验操作技能和课程论文的综合考核模式下,细化每项考核的内容和分数占比。
其中案例分析报告占比30%,侧重于考核基础知识,包括细胞培养所用物品的清洗规程、无菌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原代细胞分离培养的原理等;实验操作技能占比30%(学术型硕士)或40%(专业型硕士),根据实验方案的撰写和实验课时的操作表现(包括物品准备、洁净习惯、组织处理方法、细胞分离培养结果、细胞模型的构建结果、废液处理,等)予以考核评价;课程论文占比40%(学术型硕士)或30%(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生的考察侧重科研能力,课程论文的内容以细胞试验的综合方案设计为主,专业型硕士生侧重考察实践应用能力,课程论文的内容以某一细胞的培
养方案或者某一细胞模型的具体运用为主。
该考核方式在运行实践中受到学生欢迎,提高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质量,为后续的试验研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5 结束语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研究生课程,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性应用,对其今后试验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教学质量,让选课研究生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在教学中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强化其研究性学习过程,以学科特色为导向,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进行的探索性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在今后教学实践中,将不断总结经验,对各环节进一步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 杨方琦,杨晓宏.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看我国教育技术发
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35(5):22-27.
[2] 程华,刘素生,韩玮.三维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
学,2019,48(19):3 363-3 366.
[3] 胡早秀,赵永和,陈亚娟.医学研究生细胞培养实验课程的
教学及改进[J].教育现化,2017,4(10):189-191.[4] 柴艺汇,高洁,吴大梅,等.中医硕士研究生细胞培养教
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6):1-3.
[5] 魏砚明,刘必旺,栾智华,等.中医药类硕士研究生细胞培
养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3):144-146.
[6] 王春梅,乔延江.细胞模型发展现状及应用于中药研究的探
讨[J].世界科学技术,2004(3):29-32,85-86.
[7] 李江维,许润春,王鹏飞.细胞培养技术在中药炮制研究中
的应用[J].中药与临床,2015,6(5):60-63.
[8] 黄海茵,郭映华,丁尔辛.体外细胞培养应用于中药复方研
究的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5):394-396.
[9] 陈永艳,朱卫东,袁浩.细胞培养技术在中药血清药理学中
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50-51.[10] 徐海燕,刘斌,安然.研究生细胞培养技术课教学改革与实
践[J].细胞医学教育,2012,20(3):485-487.
[11] 乔慧茹.关于研究生教学方法的新思考[J].科技风,2009
(4):271.
[12] 雷程红,卢亚宾,苏艳,等.案例教学在兽医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以现代兽医免疫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