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洗胃方法及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洗胃方法及护理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磷农药的应用广泛使用,有机磷农药(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在体内与胆碱酯酶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活性受抑制,使酶不能起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致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使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引起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磷酰化胆碱酶酯酶一般约经48小时即"老化",不易复能。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的中毒类型,正确把握抢救时机,正确实施抢救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抢救措施
.1在确认患者为有机磷中毒后,立即进行救护
2.及时清除毒物,迅速切除毒物源立即将患者撤离毒物环境,体表污染者应脱去污染衣物,包括手表、戒指及各种随身配带物等。

胃生理排空时间为4h左右,但有机磷经消化道进入时,可导致保护性反应,延长排空时间,因而新收患者应再次洗胃,洗胃时患者应取左侧卧位,头低位并转向一侧,以免洗胃液流入气管内。

插胃管前,应用液体石蜡涂抹胃管前端,由口腔向下插入45~55cm,约前额发际至剑突水平,插管时动作要轻,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呛咳、紫绀及呼吸困难。

胃管插入后应常规检查是否在胃内,并先抽吸胃内容物留取标本。

洗胃液可选用1%~2%NaHCO3或1%食盐或清水,温度为35℃~38℃,不宜过高,因过高可使胃粘膜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胃粘膜对毒物的吸收。

但敌百虫禁用碳酸氢钠洗胃,因此,遏碱性药物可分解出更强的敌敌畏。

每次灌注量为300~500ml液体,利用虹吸原理吸出,反复多次,以求彻底清除未被吸收毒物,洗胃时应仔细观察面色、呼吸、脉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泄(1)利尿排毒:大多数毒物可由肾脏排泄,迅速利尿是加速毒物排泄的重要措施;(2)补液:立即补液是促使毒物随尿排出简单措施。

补液的滴速约每小时200~400ml,静脉补液以5%葡萄糖盐水及5%葡萄糖液为宜。

也可在洗胃结束时,由胃管灌注渗透性导泻药如5%硫酸钠100ml或20%甘露醇100ml,故可促进利尿,冲淡毒物,保护肾功能,增加排毒解毒作用,又可以解救某些毒物引起的肺水肿、脑水肿。

(3)碱化尿液:改变缓解缺氧,但解除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反而导致呼吸进一步抑制,加重CO2的潴留而发生“CO2麻醉”。

因此持续低度给氧为宜。

并发肺水肿患者可使用氧气经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

因酒精能减低肺泡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
交换,迅速减轻缺氧症状,同时应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及输液量,以减轻心脏负荷。

两个护理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应重点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瞳孔、血压、体温,记录呼吸道分泌物有无增多或减少,观察瞳孔的变化,有机磷中毒的患者瞳孔缩小为其特征之一。

通过严密观察瞳孔的变化,可准确判断病情变化,体温过高,可采取降温措施。

2护理措施
3.高热的护理患者体温过高,应采取降温措施。

头部冷敷,酒精擦浴或低压冰水灌肠。

除物理降温外,还可合理使用解热药,但应避免大量出汗引起休克。

4.口腔护理有机磷中毒的患者,由于大剂量使用阿托品,致口腔腺体分泌减少,同时由于抢救洗胃对口腔粘膜的损伤,易诱发口腔疾病。

应加强口腔护理,使患者口腔保持湿润,防止口腔疾患的发生。

5.躁动的护理躁动不安是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常见症状,应注意加强看护,合理使用约束措施,防止外伤和坠床。

6 .恢复期的观察有机磷类杀虫药虽无蓄积作用,但胆碱酯酶活力常可延迟下降,阿托品停药过早或洗胃不及时,不彻底
或副交感神经兴奋过高等诸多因素,有时会引起抢救成功临近出院的患者突然病情复发,重者可再度出现昏迷或肺水肿而死亡。

故对恢复期的患者仍不能掉以轻心,密切观察的同时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及抢救器械。

7.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大剂量应用阿托品可能导致尿潴留。

应及时进行尿管,准确记录尿量、颜色和性状。

应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避免尿路逆行感染。

对于昏迷、大小便失禁患者,应及时清除污物,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并经常翻身擦洗,防止褥疮。

8.恢复期的护理急性期过后,患者受损的脏器的功能在短时间内不能完全恢复,应继续休息2~3周,注意补充营养及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

肝脏功能有损害时应继续服药治疗,饮食上避免进刺激性食物,可以流质、半流质,逐渐恢复饮食,以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

9.心理护理应了解引起中毒的具体原因,如自杀所致,应认真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思想工作,做好心理疏导,耐心开导启发,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痛苦,并积极帮助解决,使患者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消除自杀念头,树立生活心,做生活的强者。

如系知识缺乏引起中毒,应宣传教育,使患者配合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