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
英汉语的语言对接翻译中,通常会受到地理环境、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为英语翻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在近二十年的英语翻译教学中,许多教育者都把重心放在西方文化的教学,西方文学的探讨,而忽视了中国文化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因其悠久的历史而博大精深,并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在英语翻译教学中,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还应该重视差异的原因及对策探讨,从而能更好的开展英语翻译教学,促进英汉翻译人才的全面培养。

一、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语义的缺失。

由于英汉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所以造成了词义不同程度的缺失。

因而在翻译教学中就要注重文化内涵的教学。

比如中国的十二生肖和西方国家的星座学说。

西方国家没有生肖属相一说,只有12个星座之说,例如:金牛座,狮子座,天蝎座等等,而中国十二生肖的历史由来并不为外国人所知,甚至当外国人听到中国人的属相全是动物的时候,更表示不能理解。

十二生肖中的第一组是老鼠和牛。

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

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第二组是老虎和兔子。

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

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做到胆大心细;第三组是龙和蛇,龙代表刚猛,蛇代表柔韧。

内涵是刚柔并济;第四组是马和羊,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

勇往直前的秉性,一定要和和顺紧紧结合在一起;第五组是猴子和鸡。

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

灵活和恒定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最后一组是狗和猪。

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

如果一个人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

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失去原则。

无论是对一个民族的忠诚,还是对自己理想的忠诚,一定要与随和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容易保持内心深处的平衡。

而如果我们只说我的属相是某种动物,当然不能被西方人所能理解。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汉语常用词汇在英语翻译中语义缺失。

造成语义缺失的原因归根究底还是文化差异不被理解和重视。

2.语境的差异。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波兰人类学家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

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

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

“语境”从字面意义来看,就是“语言环境”.但现在人们已经把一些非语言因素纳入了语境的范畴,由此语境产生了狭义和广义两个含义.狭义的语境专指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语言单位的音位、语素、词、短语、句子与言语作品——话语所出现或处在的环境。

在当代,任何一种语言表述的内涵和语义都会因为语境的不同有所差异。

差异的原因归结于文化环境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不同语境下的情感色彩。

语境差异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种是同一句话,表达不同的含义;第二种是不同的话,表达同一个意
思;第三种是残缺的话,表达完整的意思;第四种是说的是一个意思,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比如说某些具有褒义的汉语常用词汇语在英语翻译之后就变成了贬义词又或者某些汉语常用词汇语所表达的本意与翻译成英语后的含义截然不同。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翻译学习中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汉语常用词汇语中的“龙”。

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龙”是掌管着降水,也就掌握了民生,因此是神圣和权威的象征,由此古代的帝王都自称为真龙天子,我们中华儿女也是龙的传人。

中国有“四小龙”之说的团队,如果被翻译成dragon那在西方人看来就不受欢迎了。

因为在西方人意识中“dragon”是邪恶的象征,所以如果说以“dragon”命名的团队,则会被误以为是非常猛、残暴的。

在西方国家,狮子“lion”是王者的象征。

因为考虑到语境的不同,我们不会将“四小龙”中的龙翻译为“dragon”,而会用“lion”来替代。

所以,在翻譯教学中,英语教学应特别注意不同语境下的翻译讲解。

二、应对文化差异的翻译教学策略
1.加强中西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翻译教学并不等于引导学生将两种语言文字进行直接的转换。

要想准确翻译出原文的内涵,就必须全面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对两种文化的差异进行理解,通过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沉淀和积累文化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因此,笔者认为翻译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将文化知识渗透到翻译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文化差异意识,并适度的在翻译教学内容中加入与文化差异相关的翻译练习,为学生创设跨文化的语言环境。

对跨文化的语言环境进行营造,可以帮助学生将曾经本民族认知模式和思想方式的思维定势得以转变,通过多元文化沟通和交流进行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移情。

为此,在营造文化氛围时也选择多种形式。

首先,制造情境或者创造语境。

所有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都需要有特定的语境,创建情景语境后,学生学习语言就可以在更为真实自然的语境中进行,由此学生对语言交际用途会有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

其次,要指引和鼓励学生多多阅读英语类报刊和美英的文学作品,同时对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社会关系、社会风俗和文化背景进行知识积累。

还可多搜集美英原声录像和电影片,或者运用幻灯片、图片、网络、电视等工具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与美英有关联的语言之外的交际手段。

其次,可以同过学校英语沙龙、广播等活动为平台,提供更多翻译实践的机会。

2.掌握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采用多种翻译教学法
许多的外语教学者在实际的翻译教学中都习惯性的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英语语法上,而忽视了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差异,这对于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无形中制造了瓶颈,造成了学生的翻译技能不健全。

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文化导入的力度,重视英汉文化差异,采用多种翻译教学法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文化背景对比。

也就是利用英语教材,对课文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进行重点的讲解,进行有效的拓展。

例如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2)文化内涵梳理。

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词汇的讲解,丰富词汇的内涵,通过讲解不同文化下词汇的内涵,有效延伸文化导入作用,尤其是在俚语、习语的学习过程中,通
过讲解导入法,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升英语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文化知识拓展。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在掌握和理解母语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风俗习惯等,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力,能够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文化多维立体呈现。

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媒体技术能够实现知识的有效更新,能够掌握新鲜的资讯,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体的传播,使得英语教学不再集中于教材,增强了英语翻译教学的时效性,扩大了英语翻译的作用。

三、结语
文化差异对于英语翻译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不断深入理解和掌握中西文化的内涵,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翻译中我们常说的“信、达、雅”是每一位翻译教学者和学习者都应该注重的,而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入探析,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英语翻译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