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从字顺 写作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内容:文从字顺
习作目标:了解写作时做到文从字顺的方法,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会修改文章。
重难点: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第1课时
1、习作题目
选择你最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动笔,把语句写得连贯、顺畅。不少于500字。(温馨提示:注意观察景和物的细节<形状、色彩等>,抓住其总体特点。)
3.要注意分寸
人们掌握了大量语汇,这些语汇在描绘事物时在范围、数量、程度、褒贬上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若能敏锐地感觉到这些差别,在遣词造句时表现出精确的分寸感来,将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得精妙确切。
4.要掌握韵律
汉语有音调上的变化,还有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及语句形式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人的视觉或听觉中就会形成自然的节律,从而产生韵律感。例如人们一般会说“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会说“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因为后面的说法从直觉上就感觉到别扭。这种形式上的匀称感和语调上的协调感运用在写作中,也有助于将文章写得文从字顺。
2.要意思连贯
人们在向别人陈述一个问题时,都会注意话与话之间该怎样衔接别人听了才会明白,这就是语言的连贯感。例如,上下两句话的安排要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人们观察认识问题的顺序;一段话要围绕一个话题说,说完一个意思再说另一个意思,而不能东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语;讲完一个意思再讲另一个意思时,衔接处要有过渡词语。写作时注意这个问题,也有利于把文章写得通畅。
给自己一颗漂亮的心,你就能找到自己了。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顽强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借断崖百合的寓言故事,意在说明顽强的心;自信的心、不断奖励自己的心就是漂亮的心。)
平时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语感呢?
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一些优秀的文章,最好能熟读成诵。这样,一些好的语言就会形成范例,并进而化为自己的语言习惯。还要多听:听广播,听别人读文章,这样可以强化读的效果。同时要尽量丰富自己的语汇,确切掌握词语的含义,要懂得一点语法。平时说话也要注意不出错误。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做到文从字顺就不难了。
给自己一颗漂亮的心,就能提高自己,拥有自己的一切。
有的人一生忙忙碌碌,却不得快乐,也许拥有整个世界,也不会感到快乐的存在。其实,快乐很简单,能够吸入到自由新鲜的空气就是一种快乐,不是吗?心情快乐:自然就会拥有一颗漂亮的心。(快乐的心也是漂亮的心。运用反问,长短句交错,句式灵活。)
有人告诉一位不快乐的国王:“找到世上最快乐的人,然后穿上他的衬衫,你就会快乐了。”后来,国王终于找到了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可是他穷得连一件衬衫都没有!(引述民间故事道出快乐的根本并不是“一件衬衫”,为下文埋下伏笔。)
有一位货车司机,每天都载花到花市卖:有一回,他载女儿去上学。女儿问:“爸爸,你喜欢载花吗?”
二、习作指导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写作者驾御书面语言(即文字)的能力。
“文从字顺”,其意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词恰当、妥帖,作者心里想的是这样一个东西,所感的是这样一种情境,而所用的词语恰好能表达这样一个东西,这样一种情境,读者读后的感受于作者期望表达的意念完全一致;二是句与句之间顺从畅达,文气贯通,能很好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没有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第2课时
一、范文引路(见下页)
二、当堂作文
三、学生写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当堂展示
当堂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和问题习作。
范文示例:
奖励自己
宇宙浩瀚,生命短暂。(起句便如爆竹,十分精警,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每当夜深人静,自己常扪心自问:忙忙碌碌所为何来?是否怅然若有所失?生命到底是追求什么呢,是自己快乐,还是别人快乐?(以一连串的设问开头,提出问题,引人思考的同时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要文字通顺
人们在长期的与言实践中可以判断出话怎样说才算通顺,怎样说就别扭,而别扭的话不仅别人听不明白,自己写着也觉得不顺。这种通顺感主要表现在对词语的搭配和词语的排序正误的判断上。汉语用词有一定的搭配习惯,比如,我们可以说“深情厚谊”,也可以说“深厚情谊”;可以说“浓情蜜意”,却不可以说“浓蜜情意”。词语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我们写作中遵循这些规律,话就会写得通畅。
爸爸说:“我喜欢载花,但我最喜欢载的还是你!”女儿看看美丽的花朵,脱口而出:“爸,这些花好漂亮!”爸爸说:“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要活得漂亮。”
人的一生,追求的还不就是这颗漂亮的心吗!(以父女的对话揭示出:漂亮的不是外表,而是内心。)
人生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相隔天涯海角,而是当你站在镜子前面:望着镜子里陌生的自己!(化用泰戈尔的诗句,富于哲理。)
要想做到文从字顺,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经听和读的反复熏染而逐渐形成的。
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写作者在执笔行文时想的是“意”,写出来的却是“文”,这由“意”而“文”的转化就全凭着写作者的语感进行。
那么,语感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作文完篇后,要注意检查:一是自己出声地读一读,看有没有拗口的地方;二是换个立场,请别人来读,自己来听,看是不是句句听得清,是不是没有一点儿磕绊;三是对觉得别扭处认真检查一下,检查时一方面要查语言材料——语汇,看其搭配、词性、色彩等;另一方面要查语言的组织形式——语法,看其结构、成分、语序等。
要做到文从字顺,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写文章,字要写工整,字迹潦草难于卒读的文章,还谈得上什么通顺呢?还要不写错别字。因为一字之差表意上很可能差之千里。文章行款格式一定要正确,尤其是应用文,行款上的错误会直接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标点符号是文字表达的重要辅助工具,它帮助显示句子的结构、词语的性质以及作者的情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是写作的一项重要基本功,而且是文章做到文从字顺的必要条件,写作时不光要注意使用正确,而且要注意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