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监理师上午基础知识考试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2(题后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系统监理师上午基础知识考试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2(题
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
A.254
B.512
C.1022
D.1024
正确答案:C
2.
A.A为服务器端B为客户端
B.A为客户端B为服务器端
C.A既为服务器端又为客户端
D.B既为服务器端又为客户端
正确答案:B
3.
A.42%.
B.44%.
C.50%.
D.100%.
正确答案:B
4.
A.应用服务器
B.主干(Trunk)线路
C.环网
D.本地交换机
正确答案:B
5.
A.488888
B.388888
C.288888
D.188888
正确答案:D
6.
A.更适用于对文件加密
B.保密性不如DES
C.可用于对不同长度的消息生成消息摘要
D.可以用于数字签名
正确答案:D
7.
A.20
B.18
C.16
D.15
正确答案:C
8.
A.所有监理设施
B.主要监理设施
C.所有检测设备和工具
D.常规检测设备和工具
正确答案:D
9.
A.被监理的承建单位
B.监理机构
C.被监理的信息系统工程项目
D.建设单位
正确答案:C
10.
A.会议协调法
B.交谈协调法
C.书面协调法
D.访问协调
正确答案:A
解析:会议协调法、交谈协调法、书面协调法和访问协调法都是信息工程监
理工作中使用的协调方法,但是由于会议协调法正规;高效和范围广(可以有多方参加),因此是信息工程监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协调方法。
选择A正确。
11.
A.设计单位代表
B.项目技术负责人
C.建设单位代表
D.承建单位专职质检员和相关施工人员
正确答案:D
12.
A.当地人民政府
B.人民法院
C.仲裁委员会
D.调解委员会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
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选择B 正确。
13.
A.包括路由器和具有包转发功能的服务器
B.包括路由器和网络交换机
C.仅包括路由器
D.仅包括网关
正确答案:A
14.
A.瀑布模型
B.演化模型
C.螺旋模型
D.喷泉模型
正确答案:D
15.
A.工程合同
B.质量目标
C.质量计划
D.质量手册
正确答案:A
16.
A.编制阶段性设计进度计划
B.定期检查设计工作实际进展情况
C.协调设计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关系
D.建立健全设计技术经济定额
正确答案:B
17.
A.FNPV<0,项目不可行
B.FNPV>0,项目可行
C.FNPV<0,项目可行
D.FNPV>0,项目不可行
正确答案:B
18.
A.概算
B.估算
C.预算
D.实际
正确答案:D
19.
A.软件设计
B.程序编写
C.需求分析
D.软件维护
正确答案:D
解析:软件的生命周期划分6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及规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写、软件测试和软件维护。
1.软件计划(问题的定义及规划):此阶段是软件开发方与需求方共同讨论,主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
2.需求分析:在确定软件开发可行的情况下,对软件需要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做得好,将为整个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3.软件设计:此阶段主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如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软件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好的软件设计将为软件程序编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4.程序编写:此阶段是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换成计算机可运行的程序代码。
在程序编写中必须要制定统一,符合标准的编写规范。
以保证程序的可读性,易维护性,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5.软件测试:在软件设计完成后要经过严密的
测试,以发现软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整个测试过程分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以及系统测试三个阶段进行。
测试的方法主要有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建立详细的测试计划并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以减少测试的随意性。
6.软件维护: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
在软件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用户的要求l要延续软件的使用寿命,就必须对软件进行维护。
软件的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两个方面。
因此,试题1选择D,试题2选择D。
20.
A.Ctrl
B.Shift
C.Alt
D.Tab
正确答案:A
解析:选定多个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应按住Shift键;如果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应按住Ctrl键。
21.
A.Ethernet交换机
B.路由器
C.网桥
D.电话交换机
正确答案:B
解析: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广泛地理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WAN,其范围可以超越城市和国家以至全球,因而对通信的要求及复杂性都比较高。
WAN由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两个部分组成,通信子网实际上是一数据网,可以是一个专用网(交换网或非交换网)或一个公用网(交换网);资源子系统是连在网上的各种计算机、终端和数据库等。
这不仅指硬件,也包括软件和数据资源。
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根据网络通信原理,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一般是通过第三层设备路由器设备实现的。
22.
A.40%~70%
B.45%~65%
C.50%~70%
D.50%~75%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考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的掌握和运用。
根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3.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
应符合表3.1.2-1的规定。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表3.1.2-1 试题17选择C、试题18选择B为正确答案。
23.
A.30cm
B.40cm
C.50cm
D.60cm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考生对国家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的掌握和运用。
试题(19)考察考生对《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工作区、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管理和建筑群子系统的掌握和运用。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定义设备间是在每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
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和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设备间系统的电话、数据、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宜合设在一个房内。
必要时,可以分别设置,但程控电话交换机及计算机主机房离设备间的距离不宜太远。
所以试题19选择C。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规定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屏蔽4对对绞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光缆的弯曲半工半续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网络管理员考前辅导》综合布线标准和设计-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明确指出:光纤电缆需要拐弯时,其曲率半径不能小于30cm。
所以试题20选择A。
需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同时废止。
新标准与原标准相比更加实用,更具可操作性,注入了相当多的新内容,特别是在设计内容上,80%都是新的内容,而验收标准在大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内容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
24.
A.类图
B.用例图
C.对象图
D.协作图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UML中各种图形的理解。
类图描述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
它不仅定义系统中的类,还表示类之间的联系,如关联、依赖和聚合等,也包括类的内部结构(类的属性和操作)。
类图描述的是一种静态关系,在系统的
整个生命周期都是有效的。
用例图是指系统以外的,在使用系统或与系统交互中所扮演的角色。
因此参与者可以是人,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时间或其他系统等。
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几乎使用与类图完全相同的标识。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对象图显示类的多个对象实例,而不是实际的类。
一个对象图是类图的一个实例。
由于对象存在生命周期,因此对象图只能在系统某一时间段存在。
协作图描述对象间的协作关系,跟顺序图相似,显示对象间的动态合作关系。
除显示信息交换外,协作图还显示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试题(24)选择B。
25.
A.配置项标识
B.配置项优化
C.配置状态报告
D.配置审计
正确答案:B
解析:软件配置管理包括4个最基本的活动,配置项标识、配置项控制(变更控制)、配置状态报告和配置审计,因此选择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