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四竞赛试题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选修四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二分,共30分)
1.浓度均为0.1mol/L的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相混合后,下列关系式准确的是
A.c(Na+)>c( HCOO-) >c( OH-) >c( H+) B.c( HCOO-) >c( Na+) >c( OH-) >c( H+) C.c( Na+) =c( HCOO-) =c( OH-) =c( H+) D.c( Na+) =c( HCOO-) >c( OH-) >c( H+)
2.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a mol·L-1。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a mol·L-1的是()
A.4molA+2molB B.2molA+1molB+3molC+1molD
C.3molC+1molD+1molB D.3molC+1molD
3.在Na2S溶液中存有的下列关系中不准确的是:
A.C(Na+)=2C(S2-)+2C(HS-) +2C(H2S)
B.C(Na+) +C(H+)=C(OH-) +C(HS-) +C(S2-)
C.C(OH-)=C(H+) +C(HS-) +2C(H 2S)
D.C(Na+) >C(S2-) >C(OH-) >C(HS-)
4.下列各物质中,指定微粒的物质的量为1:1的是()
A.NaF中的Na+和F-B.pH=6的纯水中H+和OH-
C.37
35
Cl 中电子和中子D.明矾溶液中K+与Al3+
5.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不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Fe2(SO4)3B.FeCl3C.Na2CO3D.KCl
6.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实行滴定
B、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C、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D、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纸上
7.下列相关溶液性质的叙述,准确的是
A.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到接近0℃时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B.20℃,100 g水中可溶解34.2 g 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
C.强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一定大于弱电解质
D.相同温度下,把水面上的空气的压强增大,100g水中溶入氧气的质量也增加
8.在2A(g)+B(s) 3C(g)+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 0.5mol·L-1·S-1B.υ(B) = 0.3 mol·L-1·S-1
C.υ(C) = 0.8mol·L-1·S-1D.υ(D)= 1 mol·L-1·S-1
9.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准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金刚石)→C(石墨)ΔH= -1.9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8KJ/mol
D、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 —53.7KJ/mol ,若将含0.5 molH2SO4的
浓溶液与含1 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3.7KJ
10.将等质量的a、b两份锌粉装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装a的试管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下图表示产生氢气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准确的是
11.某温度下,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CO(g)+H2O(g)H2(g)+CO2(g) △H>0
当反应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均为n mol,欲使H2的平衡浓度增大一倍,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够采用的是( )。
(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
(C)再加入n molCO和n molH2O (D) 再加入2n molCO2和2n molH2
12.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和Na2CO3的两种溶液中,下列关系式准确的是
13.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10-11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等于()
①11 ②8 ③7 ④3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14.在3NO2+H2O 2HNO3+NO平衡体系中通入O2,则化学平衡()
A.不移动B.向生成HNO3的方向移动
C.最终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D.移动方向视通入O2的量而定
15、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准确答案,每题2分,漏选得一分,错选不得分,共20分)
16.现有Na2CO3、H2SO4、Ba(OH)2三种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都相等的溶液,若以不同顺序将它们中的两种混合起来,出现沉淀后过滤,再将滤液与第三种溶液混合起来,最终所得的溶液()
A.一定呈酸性B.可能呈碱性C.可能呈中性D.一定呈中性
17.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存有水解平衡:Fe2++2H2O≒Fe(OH)2+2H+。
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则溶液颜色
A、绿色变深
B、绿色变浅
C、变黄
D、不变
18.第ⅢA族A1、Ga均为两性元素,Al(OH)3与Ga(OH)3相比,后者酸性比前者强。
当CO2通人NaAlO2和NaGaO2的溶液中,首先沉淀出来的氢氧化物是( )
(A)Al(OH)3(B)Ga(OH)3(C)同时沉淀(D)无法判断
19、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3
N)>c(OH-)
B. 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C. 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
3
N)>c(OH-)>c(H+)
D. -
3
N与CO2含相等电子数
20.(08海南卷)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
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kJ·mol—1、P—O bkJ·mol—1、P=O ckJ·mol—1、O=O d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相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准确的是()
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
C.(4c+12b-4a-5d)kJ·mol—1D.(4a+5d-4c-12b)kJ·mol—1
21.(07江苏卷)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 = CO2(g)+3H2(g);∆H =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 = CO2(g)+2H2(g);∆H =-192.9 kJ·mol-1
反应过程
反应物的
总能量
生成物的
总能量CO
2
(g) + 3H2(g)
CH3OH(g) + H2(g)
能量
∆H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 = CO2(g)+2H2(g)的H>-192.9 kJ·mol-1
22 在等温、等容条件下,有下列反应:2A(气)+2B(气)C(气)+3D(气)。
现分别从两条途
径建立平衡:①A 、B 的起始浓度均为2 mol/L ;②C 、D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L 和6 mol/L 。
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 ①、②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的混合气的百分组成相同
B. ①、②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的百分组成不相同
C. 达平衡时,①途径混合气密度为②途径的混合气密度的一半
D. 达平衡时,两途径的A 的反应速率相等
23.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封容器内,盛有等物质的量的SO 2、O 2、SO 3的气体混合物,保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容器中气体密度比反应前减少了1
13。
则平衡混合气体中SO 2
的体积分数是……………………………………………………………… (
)
A. 13
B. 311
C. 213
D. 6
13
24. 已知:Cu(OH)2
Cu 2++2OH -
,K sp =2×10
-20
mol/L ,当溶液里各离子浓度以它们的系
数为方次的乘积大于K sp 时则出现沉淀。
要使0.2 mol/L CuSO 4溶液中的Cu 2+
沉淀较为完全(使Cu 2+
浓度降为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 溶液,使溶液pH 至少为……………………………………………………………………………………… ( )
A. 5
B. 6
C. 8
D. 9
25. 一密封体系中发生反应:N 2+3H 2
2NH 3+Q ,右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
程的曲线关系图。
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
)
v 逆v 逆v 正
v 正
t 0
t 1t 2t 3t 4t 5
t 6
A. t 0→t 1
B. t 2→t 3
C. t 3→t 4
D. t 5→t 6
三、填空:
26.某恒温恒压下,向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升A 和2升B ,发生如下反应: 3A(气)+2B(气)=xC(气)+yD(气) 达到平衡时C 的体积百分比为m %,若维持温度,压强不变,将0.6升A ,0.4升B 、4升C 、0.8升D 作为起始物质充入密闭容器内,则达到平衡时C 的体积百分比仍为m %,若y 值为n ,(n 为自然数),则x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27.在一容积固定的容器中通入2 mol SO 2和1mol O 2发生反应:2SO 2+O 22SO 3,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就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若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 、b 、c 分别代表起始的SO 2、O 2和SO 3的物质的量,如果a 、b 、c 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仍跟上述平衡时完全相同。
试填写下列空白:
(1)若a =0,b =0,则c =______;
(2)若a =0.5mol ,则b =________,c =_________;
(3)a 、b 、c 取值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是(请用两个不同的式子表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已知:(1)Fe 2O 3(s) + 3CO(g) == 2Fe(s) + 3CO 2(g) △H 1= -26.7kJ/mol (2)3Fe 2O 3(s) + CO(g) == 2Fe 3O 4(s) + CO 2(g) △H 2= -50.75kJ/mol (3) Fe 3O 4(s) + CO(g) == 3FeO(s) + CO 2(g) △H 3= -36.5kJ/mol
计算反应:2FeO(s) + 2CO(g) == 2Fe(s) + 2CO 2(g)的△H 。
五.实验题 29.(14分)高中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 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 NaHCO 3或 Na 2CO 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
将气球内的NaHCO 3或Na 2CO 3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填产生沉淀或气体及反应速率等相关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盛______________的试管中气球变得更大, 大小气球
(包含试管) 体积之比约为(填最简单整数比)____________;
③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 3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 2CO 3的试管温度有升高。
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 3和HCl 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 2CO 3和HCl 反应为放热反应。
类似如中和热,甲同学写出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其中“aq”代表水合或无限稀释的含
义):
HCO 3-
(aq)+ H +(aq) ==== H 2O (l )+ CO 2(g) ;△H>0
CO32-(aq)+ 2H+(aq)==== H2O(l) + CO2(g);△H<0
甲下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为研究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该研究报告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试管、药匙(或V型纸槽)、气球、玻璃棒、烧杯、量筒、保温瓶外,还需要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五条结论
a:NaHCO3的溶解是_______(吸热或放热)过程;
b:Na2CO3的溶解是_______(吸热或放热)过程;
c:NaH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吸热或放热)反应;
d:Na2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吸热或放热)反应;
e: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热是由________(填a→d的字母)的热效应之和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30.(6分)将S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测得SO2、O2和SO3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和3mol。
(1)初始混合气体中:SO2的浓度为mol/L,其转化率为;O2的浓度为mol/L,其转化率为。
(2)若将O2的起始浓度增加至6 mol/L,测得相同实验条件下达平衡时SO3物质的量为4 mol,则SO2的转化率为;O2的转化率为。
31.(10分)氮肥或土壤中的含氮量可以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称取氮肥氯化铵0.2000 g于蒸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加热使产生的氨气导入40.00 mL浓度为0.1004 mol/L的硫酸溶液中被吸收。
然后用0.1600 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余量的硫酸,消耗NaOH 标液20.11 mL。
(1)写出滴定反应方程式:。
(2)滴定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mmol。
(3)吸收氨消耗的H2SO4物质的量为mmol。
(4)氮肥试样中氮(相对原子量14)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纸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D
B B B A D
C
D D D B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B B B
C C A B A
D AC BC B A
x=5n ,y=n 。
(n为自然数)
28.(1)2
(2)0.25 1.5
(3)a+c=2 b+c/2=1
29、△H= 14.55kJ/mol
30.①两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但盛NaHCO3的试管中反应速率要快得多
②NaHCO3 53/42 ③不正确
《NaHCO3、Na2CO3 和盐酸反应过程中热效应的研究》(或相关内容)
托盘天平、温度计a、吸热b、放热c、吸热d、放热e、a c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31.(1)
(2)5;60%; 2.5;60%
(3)80%;33.3%
32.(1)2 NaOH+H2SO4 = Na2SO4 + 2 H2O;
(2)3.218;(3)2.407;(4)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