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水域饲养目标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委水域饲养目标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省渔业管理条例》以
及农业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方案》,区积极完善我区水
产养殖证管理体制,实现水域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
健康推进,结合我区实际个别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自然特定条件和生物资源综合评价
1、地理特征
区位于东经118°10′—118°33′之间,北和东与宿豫区接壤,
南与泗阳、泗洪县毗邻,西于睢宁县相连,南依洪泽湖,北靠骆马湖,大运河、废黄河穿境而过,境内沟渠纵横,水源充足。

地处暖温带气
候区地区,年均气温14.1℃,年平均降水量892.3毫米,气候温和、
雨量充足,有利于动植物生长和繁殖渔业养殖生产。

2、生物资源状况
我区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丰富,水域绿藻有绿藻、硅藻、甲藻、蓝藻、裸藻、黄藻、金藻等种类,易为鱼类消化的硅藻和甲藻吸收占多。

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分布广泛。

底栖动物常
见的有螺蛳、蚬子、水蚯蚓、水丝虫、蜻蜓幼虫、摇蚊幼虫等。

鱼类
资源也比较丰富,常见的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鳊、
河蟹、虾、黄颡鱼、乌鱼、中华鳖、泥鳅、黄鳝等。

3、水域滩涂资源
我区水资源丰富,境内水域主要为湖泊、池塘、渠道、河流等四
大类型,水域总面积23万亩,可养面积12万亩,已开发利用9.36万亩。

二、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近十年来,我区水产养殖业持续水产品健康发展,海产产量和质
量不断海鱼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2021全疆水产养殖面积达到
9.36万亩,池塘4.68万亩,围网养殖2.48万亩,稻田养殖2.21万亩。

水产品产量2.82万吨,渔业总产值9.67亿元。

1、取得的成绩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水产业菱叶发展,始终把水产业当作农业
增产、农民增加收入的亮点产业和富村富民的重要田向利产业来抓,
形成了上下整体联动发展水产生产的局面。

而要始终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结构调整线,将调整发展水产业与
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相结合,通过兴建水产基地,发展名特优新
产品,增强了水产业的总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和发展后劲。

三是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强化产前、产中、
产后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养殖业的技术水平、水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2、存在的问题
一是渔业基础设施过热,生产市场条件亟需改善。

渔业投入不足,导致全区部分精养鱼池和塘堰无法及时得到得到改建工程,养鱼附属
设施的涵闸、泵站、道路、沟渠、水电设施等不能及时配套,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繁育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

绝不二是渔业养殖结构不甚合理。

尽管经过多年调整,渔业养殖
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名特优品种养殖仍然缺乏规模、批量与档次,
养殖地区特色不强。

三、水域滩涂养殖规划
1、指导思想:以贯彻执行新《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鼓励
发展水产养殖的方针政策为契机,以加强对养殖业的有效管理和保障
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根据我区实际,对养殖水域、滩涂进行科
学规划,为不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提高养殖业水域利
用率,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加快完善和积极探索推进养殖管
理制度,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蓬勃发展提供直接提供依据。

2、基本原则:在编制养殖规划过程中会,要与我区城市建设主体
目标相一致,成子水域滩涂按照省海洋与渔业局编制的《自治区洪泽
湖渔业养殖规划(2021——2021)》执行。

具体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是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

对盐
碱经已养殖的水域滩涂纳入规划,实行“大稳定、小调整”的战略。

二是一次规划、分步到位的原则。

将适于养殖的水域滩涂确定为养殖
使用功能,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粗后细、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养殖规划的基础上养殖业进行养殖布局规划。

三是开发与保护
积极探索结合的指导思想。

根据资源分布状况将水资源丰富的滩涂确
定为养殖发展重点水域,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开发,以开发
促保护。

妥善处理水产资源利用和保障的关系,或使养殖水域发挥最
佳效益。

四是规划与调整相结合修正的规则。

充分发挥规划对水域功
能的区隔定位作用。

同时,将规划与调整结合起来,通过规划的实施,对不符合区域规划及养殖密度较大的养殖场所进行调整。

五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原则。

根据发展规划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
条件和特点及外部条件的影响,因地制宜地进行养殖布局,体现区域
特点。

3、总体目标:到2021年,全疆水产养殖水面发展到10万亩(包
括洋河新城)。

养殖水域滩涂的类型类别有池塘、稻田和围网养殖等
水域。

规划池塘养殖区面积5.32万亩(原有土地改建为养殖农村土地
鱼塘的可作为临时养殖用地),稻田养殖面积2.21万亩为临时用地。

围网养殖不在编制内。

4、区域布局规划:本着推动优势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向优势产业
区集中,努力构建渔业优势区和优势产业带的投资思路,重点做好成
子湖、大运河及古黄河沿线三块文章。

(1)、成子湖区:集中在中扬镇,面积为48580亩。

区现代渔业产业园:位于中扬萨德基柴场,规划面积5000亩园区核心区面积3600亩,主要养殖螃蟹、小龙虾等。

园区建成后,将集苗种繁育、饲料供给、特色水产品养殖、水产品加工、湖区休闲垂钓、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于臻。

中扬镇现代渔业精品园:位于中扬镇中其圩一圩区,规划面积2200亩,以推动渔业现代化为目标,以现代经营形式组织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大幅的现代渔业综合评价示范区。

古典渔业示范基地:
①西圩现代渔业示范基地位于中扬镇西圩养殖区,规划面积2200亩,生产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科技含量先进。

体现区域特色,以发展草鱼、河蟹的大宗优势水产品为主。

②中扬镇245省道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坐落于中扬镇245省道唐莫与南张圩接壤处,规划面积1000亩,建成以特种水产品苗种繁育、养殖和产品展示为一体公共设施的高标准的设施渔业基地。

(2)、大运河沿线带:包括洋北、郑楼等乡镇。

其中可行性研究面积分别为:洋北3250亩、郑楼2120亩。

现代渔业示范基地:
①洋北鑫灏生态农业景,位于宿苞光茎北镇蔡和村大运河沿线南侧,规划面积300亩,生态养殖以优质河蟹为主。

②洋北泥鳅生态养殖基地,位于洋北镇罗庄村大运河沿线南侧,规划面积350亩,以泥鳅主养和莲藕生态套养模式的养殖场模式。

③郑楼镇食用菌养殖场,位于郑楼镇郑楼和古城居委会大运河沿线南侧的浏湖底,规划面积330亩,以抗病毒草鱼及河蟹养殖为主的生态养殖特色。

(3)古黄河沿线带:包括南蔡乡、双庄、东源新城及仓集镇,其
中发展规划面积分别为:南蔡3320亩、双庄2850亩、洋河新城3000亩、仓集1430亩。

养殖品种为常规水产品和泥鳅、甲鱼等特种水产品。

现代水产业示范基地:区逸园养殖场,位于南蔡乡苏圩村,规划
面积300亩,以黄颡鱼、黄金鲫养殖为主,垂钓休闲为特色示范培训
中心。

(四)、其它地区:包括耿车、埠子、龙河、罗圩、陈集、屠园
等乡镇,其中规划建筑面积分别为:耿车980亩、埠子2380亩、龙河1210亩、罗圩1950亩、陈集820亩、屠园2480亩。

鱼塘多为村边取
土坑改建,部分为低洼地改造而成,养殖品种主要为常规水产品和泥
鳅等。

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区龙盛水产猪场位于埠子镇东镇陈集村,规
划面积300亩,凸显泥鳅生态养殖特色。

四、实施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水产服务体系。

进一步重视和反感水产业,把它当作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增长型式转变的经济政策一项
重要工作来抓,并增加一定的经费直接投入,完善相关的设施设备,
为开展工作获取良好的条件。

在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上才,实行
建立健全公益性服务机构和扶持发展协会相结合、人才引进培育出和
培育本土人才相结合,使机构机构和人员尽快适应水产业不断产业发
展的新形势。

2、建立基地、强化水产行业管理。

创建一批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建
立水质环境监测、病害防控、水产苗种管理及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使海产行业行政管理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

3、搞好水产基础建设。

鼓励、支持利用低洼田、非基本农田保护
区内的谷木、莲田发展壮大等开挖鱼池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

与此同时,对现有精养鱼池或进行“三改”:即浅水改深水、死水改活水、
漏水改保水。

利用冬春农闲季节,每年对鱼池或进行清淤,不断增加养殖水体空间;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池埂护坡;改造、完善排灌设施,稳步达到排灌自如,增强水产养殖的发展战略后劲。

4、抓好引资和项目建设。

在休闲旅游观光渔业、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以及水产品精深招商引资等方面进行加工,努力建成一批农林龙头企业。

同时根据国家渔业政策导向,加快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经已获得全区池塘无公害产地认定的基础上,支持各水产企业、基地、核心养殖场对主要养殖品种申报无公害、有机、绿色水产品认证,打造区水产精品名牌,不断资本实力提高我区水产业的竞争能力。

5、做好渔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法》和《省渔业条例》,加强渔业政策及有关配套措施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尚礼,形成发展水产业的良好氛围,严厉打击渔业违法行为,保护育苗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水产业持续健康产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