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评价地理试卷(j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
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评价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泰州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尝试用乒乓球、铁丝等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图为乒乓球表面绘制的经纬网图。
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既在南半球又在中纬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地球仪模型制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3.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做法正确的是( )
A.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模型绕地轴转动
B.面对赤道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模型绕地轴转动
C.手持地球仪模型沿桌面逆时针绕另一发光球体转动
D.手持地球仪模型沿桌面顺时针绕另一发光球体转动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
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4.开幕式当日,地球运动到图中的(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5.亚运会期间,下列自然现象符合实际的是( )
A.杭州白昼时长逐渐变长
B.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C.杭州正午树影达到一年中最长
D.太阳直射位置从赤道向南移动6.若在杭州游玩,应选择杭州的( )
A.行政区域图
B.等高线地形图
C.交通线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图为2023年第11号台风“妮坦”48小时内路径概率预报图。
完成下面小题。
7.7日05时,台风的中心位置最接近的地理坐标是( )
A.(40°N,158°E)
B.(40°N,150°E)
C.(38°N,154°E)
D.(35N,48°E) 8.6日05时后,“妮妲”大致的移动方向是( )
A.往东北方向
B.往西南方向
C.往西北方向
D.往东南方向9.关于纬线甲乙和丙丁实际长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大于丙丁
B.甲乙小于丙丁
C.甲乙等于丙丁
D.无法确定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高原
11.山峰A的海拔高度最有可能是( )
A.435m
B.475m
C.500m
D.520m
12.小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 )
A.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北向西南
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图为此次航程及航向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世界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是( )
A.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陆地是集中分布的整体
C.海洋之间互相不连接
D.海洋和陆地各占一个半球
14.“青岛号”帆船环球航海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被称为“世界屋脊”。
现存的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古生物学家却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榈叶片化石。
图为青藏高
原位置示意图及棕榈叶片化石图。
完成下面小题。
15.据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所在的地区( )
①温暖湿润
②终年严寒
③海拔较低
④雪山连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
空气质量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质量优劣的指标,一般空气污染物越多,空气质量指数越高。
图是我国某地实时天气预报图。
完成下面小题。
17.9℃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正午12时左右
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左右
18.当日的天气状况是( )
A.多云
B.南风3级
C.阴
D.空气质量为优
④医疗资源不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欧洲平均人口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出台鼓励居民生育的政策
B.人口向大城市迁移
C.减少对老年人的福利支出
D.适当提前退休年龄
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过于湿热、寒冷、干旱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稀疏。
图为某大洲人口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26.图示大洲为( )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27.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该大洲的( )
A.北部
B.内陆地区
C.东南部
D.河流沿岸
28.甲区域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地处( )
A.气候湿热的雨林地区
B.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C.地势高峻、高寒的山区
D.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地区
“图克尔”是非洲南苏丹的一种蜂巢状小屋,房屋的框架由许多细小的树枝缠绕而成,层层叠叠的茅草屋顶犹如贵妇的裙摆。
图左为“图克尔”景观图,图右为南苏丹的气候资料图。
完成下面小题。
29.下列对于该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
B.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0.“图克尔”利用茅草建屋顶的主要原因是( )
①能够遮阳
②实现通风透气
③可以就地取材
④使建筑牢固⑤能抵御大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冷天数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
材料二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1)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是因为地球的_______运动,运动方向是_______。
(2)数九开始时,太阳直射位置位于_______(纬线)附近,数九结束时,日期接近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
(3)数九开始时,泰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
“九九八十一天”期间,泰州地区白天逐渐变_______(长、短)。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台山旅游风景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
徐霞客在《游天台山日记》中写到:“……岭角(指山脚)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指开花)”。
材料二图为天台山局部地形图。
(1)A点的海拔为_______米,位于华顶峰的_______方向。
(2)甲、乙两地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
从丙地沿虚线到华顶寺,途径的主要山体部位是_ ______。
(3)徐霞客日记中所述的现象是受_______因素的影响,据此判断华顶峰的气温比A地的气温_______。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冰岛被人们称为“冰与火之国”,全国活火山多达30座,冰川面积占1.3万平方公里。
冰岛虽然国土面积小,但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地区接连发生三次地震。
材料二图是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和冰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冰岛是_______洲西北部的岛国,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属于_______国家。
(2)冰岛由于纬度较_______,气温较_______,冰川广布。
(3)图中字母B代表的是_______板块。
日本和冰岛均位于板块的_______处,故多火山地震。
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材料二
图左为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图右为人口在不同海拔和纬度的分布比例图。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______米的______(中低、中高)纬度地区。
(2)从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看,①②两地都是人口_______的地区。
①所在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运河。
(3)A、B、C三地中,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是_______地。
A地区的居民主要信奉_____ __教。
三、综合读图题
35.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南、北回归线均穿过_______洲,因此该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带。
(2)C点的年均温是_______℃,与A、B、D、E四点中的_______点相同。
(3)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在_______(南、北)半球最为明显。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
读图可知,①③位于北半球,A错误;C错误;②④位于南半球,②位于低纬度地区,B错误;④位于中纬度地区,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析:地球仪的中心被地轴穿过,地轴和地平面有66.5°的夹角,地轴和地表的交点是南、北两极,北部是北极点N,南部是南极点S,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面对赤道,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方向是自西向东,旋转方式正确,A正确;面对赤道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绕地轴转动,方向是自东向西,B错误;手持地球仪模型沿桌面逆时针绕光源转动演示的是地球公转,C错误;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解析:①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②点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日期为3月21日前后;③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期为6月22日前后;④点太阳直射赤道,为秋分,日期为9月23日前后。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杭州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开幕,结合分析可知,开幕式当日,地球运动到图中的④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D
解析:9月23日~10月8日亚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D正确;期间,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因此杭州白昼时长逐渐变短,A错误;北极附近会出现极夜现象,不会出现极昼现象,B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杭州正午树影达到一年中最长,C错误。
故选D。
6.答案:D
解析:若在杭州游玩,应选择杭州的旅游景点分布图,D正确;与行政区域图、等高线地形图和交通线分布图无关,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在网格状经纬图中,横着的线表示纬线,其中纬度向北(图中一般是向上)增大的为北纬,纬度向南(图中一般是向下)增大的为南纬。
竖着的线表示经线,其中经度
向东(图中一般是向右)增大的为东经;经度向西(图中一般是向左)增大的为西经,因此,台风的中心位置最接近的地理坐标是(38°N,154°E),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A
解析: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6日05时后,“妮妲”大致的移动方向是往东北方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答案:B
解析:纬线长度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短,同纬度的纬线相等,纬线甲乙纬度相同为45°N,纬线丙丁纬度相同为35°N,因此实际长度(甲=乙)<(丙=丁),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等高线相对密集,海拔在500米以下,坡度和缓,主要地形类型为丘陵,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0米,山峰A的海拔在450-
500米之间,四个选项中最有可能是475米,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该图为指向标地图,依据指向标判别方向,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小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世界海陆面积比较中,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A正确;南北半球比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也只有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其他大洲都被海洋隔开,南半球海洋更广阔,B错误;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C错误;无论东西南北哪个半球上,都有海洋和陆地,D错误。
故选A。
14.答案:B
解析:读图,依据大洋位置可知,“青岛号”帆船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答案:A
解析: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位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①正确、②错误;青藏高原形成的原因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相互碰撞挤压,使地表不断隆起抬升,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海拔较低,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A。
16.答案:C
解析: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的,高原隆起后,气候条件发生变化,因此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是地壳运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7.答案:D
解析:9℃是当天的最高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
18.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当日的天气为多云,A正确、C错误;北风3级,B错误;当日空气污染指数为128,轻度污染,D错误。
故选A。
19.答案:D
解析:植树造林可加强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使用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使用清洁能源都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这些做法都可以改善空气质量,ABC不符合题意;焚烧稻草秸秆会加重空气污染,D符合题意。
故选D。
20.答案:D
解析:该市一年中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最高,由此可以判断该市位于北半球,故选D。
21.答案:B
解析:该市1月降水量为3毫米,2月为7.4毫米,3月为8.6毫米,4月为19.4毫米,5月为33.1毫米,6月为77.8毫米,7月为193毫米,8月为212毫米,9月为57毫米,10月为24毫米,11月为6.6毫米,12月为2.6毫米,所以该市的年降水量约为644.5毫米,故选B。
22.答案:C
解析:读该市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该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选C。
2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亚洲平均人口增长率在0.75%到1%之间,A错误;非洲平均人口增长率在2.25%,B错误;北美洲平均人口增长率在0.25%到0.5%之间,C正确;大洋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接近2%,D错误。
故选C。
24.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非洲平均人口增长率较高,容易造成就业困难、交通压力大以及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劳动力短缺是自然增长率低造成的,①错误,②③④正确。
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5.答案:A
解析:欧洲国家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故应该出台政策鼓励生育,适当接纳海外移民,延长退休年龄等,A正确;人口向大城市迁移,没有改变该国总劳动人口数量,不可能解决老龄化的问题,B错误;减少对老年人的福利支出,不可能解决老龄化的问题,C错误;提前退休,需要更多劳动人口,会加大劳动力短缺问题,D错误。
故选A。
26.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该大洲被赤道穿过,大部分在赤道以南地区,在结合大洲轮廓为南美洲,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7.答案:C
解析:读人口密度图例可知,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该大洲的东南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8.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甲区域在南美洲的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湿热),A正确;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多为热带沙漠气候,B错误;地势高峻、高寒的山区为高山高原气候, C错误;气候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多为极地气候,D错误。
故选A。
29.答案:B
解析:读气温降水图可知,全年月气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降水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B正确;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A错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C错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D错误。
故选B。
30.答案:B
解析:非洲热带草原面积广大,气候炎热,典型的景观是稀树高草,利用茅草建屋顶的主要原因是能够遮阳、实现通风透气、可以就地取材,①②③正确;这种造型不利于防防沙,当地风沙也较少,④错误;茅草建屋稳固性不强,⑤错误。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1.答案:(1)公转自西向东
(2)南回归线(23.5°S) 春分(日)
(3)昼短夜长长
解析:(1)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叫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产生的影响是四季的变换,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划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故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与地球公转有关。
(2)数九开始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
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从12月22日,经过81天,大约是3月14日左右,所以数九结束时,日期接近春分日(3月21日)。
(3)数九开始时(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泰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泰州地区白天逐渐变长。
32.答案:(1)100 西南
(2)乙山脊
(3)地形低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因此A点的海拔为100米,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A点位于华顶峰的西南方向。
(2)读图可知,甲地等高线稀疏,坡度缓,乙地等高线密集,坡度陡,从丙地沿虚线到华顶寺,途径的主要山体部位是山脊,等高线从高处凸向低处为山脊。
(3)读材料可知,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山脚下山花盛开,山峰反而没有植被,这是山顶气候寒冷所导致的,是因为地形因素影响,华顶峰海拔比A地高,因此华顶峰的气温比A地的气温低。
33.答案:(1)欧发达
(2)高低
(3)美洲交界
解析:(1)读图可知,冰岛位于欧洲西部,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冰岛属于发达国家。
(2)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3)图中B地为美洲板块;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和冰岛均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34.答案:(1)200 中低
(2)稀疏苏伊士
(3)C 基督
解析:(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区,因为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2)从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看,①地处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②地位于高纬度的极地地区,寒冷干燥,故①②两地都是人口稀疏的地区。
①所在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3)A、B、C三地中,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是C地,位于非洲的南部是黑种人的集中分布区。
A位于欧洲西部地区的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
35.答案:(1)非热
(2)10 E
(3)南递减
解析:(1)读图可知,南、北回归线均穿过非洲,因此该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热带的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
(2)读图可知,C点的年均温是10°C,A点是20°C、B点大于20°C、D点是0°C、E点是10°C,因此与A、B、D、E四点中的E点相同。
(3)图中南半球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较小,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在南半球最为明显。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