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公开课获奖教案_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赛课获奖教案_0

9加几【教材分析】《9加几》是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会计算9加几,知道“凑十法”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讨论、操作和教师的演示,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学生情况分析:由于是低年龄段的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还不久,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在课堂的注意力仅仅只能够保持十几分钟,并且大部分学生在上幼儿园的时候都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加减法,都会接数法,会在一个数的后面接着数算出来结果,所以这节课如果想要孩子保持较高的注意力,必须要创设具体情境,(我采用大家熟悉的熊大故事引出问题)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抓住孩子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愿意去学习,并从学习中主动发现“凑十法",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9加几的计算过程,并初步掌握9加几的算式。
10 以内加减法和10加几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对于9加几学生可通过讨论、操作、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应作为重点。
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总结、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算式卡片、塑料小盒子和假樱桃道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公开课教学设计_3

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
(1)1、2、3……12、13依次数。
回顾已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并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独立思考,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演示,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中的方便与快捷,达到准确计算的程度。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备课时间
2016年11月7日
课题
9加几
授课时间
2016年11月18日
课型:
新授
教材
分析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开始,它是学习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对以后学习8加几、7加几的进位加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三个层次,一是体现学生解题方法的多样化,突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二是通过“做一做”第一、二题的练习,借助“凑十法”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三是“做一做”的第三题,巩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优质课获奖教案_0

《9加几》教学设计(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一册)一、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能力:(1)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2)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的探索,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是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材内容及重难点分析:1、教材分析:这部分的知识是学生掌握11-20以数的认识、10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的知识和技能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9加几"部分呈现有"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等。
教材注意在具体情境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并且,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的形式表明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2、教学重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
3、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相应对策:由于一年级儿童认知结构里具体思维是主要特点,他们只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印象才深刻,才能运用自如,迁移到8加几,7加几,6加几等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就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认识了11--20各数,在学习了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9加几,是进位加法的第一课。
学生在幼儿园学过简单的计算,对于计算9加几的结果大多没问题,大部分能很快地说出准确的得数。
但是问他们是怎么算的,他们却不会说了;问他们怎么想的,有的小声说是数的,有的干脆说一看就知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赛课获奖教案_1

《9加几》教案一.复习旧知1.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呢?分别出示小动物,谁回答对下面的问题,就把它们奖给谁?Ppt出示复习题。
二.探究新知1.出示小猴子猴子喜欢吃什么呢?(情景讲述)今天小猴一个人在家,它妈妈准备了一些桃子,妈妈要小猴算算,这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你们用什么方法来算?用多少加多少呢?在这里9表示什么意思?4呢?那我们怎样算9+4呢?我们来看看,这个盒子里装满了桃子,就有几个呢?看看这里还空一个,那我们怎样算9+4呢?(学生自己想,再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说,并上台拿一拿。
(总结)原来盒子里有9个桃,再拿一个过来,就是10个,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很方便。
这边10个,这边3个,合起来是多少个?有其他不一样的想法吗?(提畅算法多样化)2.在算式里怎样表示把一个桃拿过来放在这边。
拿一个桃过来就是把原来的4个桃分成几和几,把一个桃放在这里,也就是先算多少加多少?然后我们用盒子里的10个桃再加外面的3个。
用这样的方法我们算起来就比较方便。
小朋友们,如果要你自己来算,你会算吗?3.动手操作(1)动手用小棒摆9+4(2)动手用小棒摆9+7,你能像刚才一样,稍微移动一下,就能很快看出9+7等于几(3)动手圈一圈,填一填9+7在纸上练习,并展示个别优秀的。
(4)动手摆,圈,填9+3(5) 动手摆,圈,填9+8个别演板(6)不摆小棒,只看图,圈一圈,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9+3 9+8 再请个别说算法(7)回顾再说9+4怎样算的?9个桃再添上1个桃,就变成10个桃。
总结:像这样的计算方法,都是把9变成10,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取个名字叫“凑十法”为什么用“凑十法”的方法算起来就快呢?(学生想)(8)接下来我们用“凑十法’”再来算几道。
9+1+2 = 9+1+5= 9+1+7=9+3= 9+5= 9+8=(9)没有图你会不会算9+1+1= 9+1+4= 9+1+7=9+2= 9+5= 9+8=上下对比做一做(10)整理我们刚才学的加法都是多少来加一个数的?像这样的加法我们可以把它叫做9加几。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教案、说课稿(共七篇)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教学设计教材用开运动会的情境图生动地展开了学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情景,为学习9加几提供解决问题的素材,体现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PPT 课件、题卡、自制学具卡片一、激发兴趣,复习导入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快乐的数学课堂啦,我们已经认识了1—20的数字宝宝,还知道可以用数字宝宝解决一些问题,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几道算术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算得又快又正确!(出示课件)做填空题和计算题,采取开火车的形式。
小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同学们真了不起,计算题做的又快又准确,小猴聪聪奖励大家,拿来一些桃子,我们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出示课件)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啊?怎样列算式呢?谁能说一说?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板书 9 + 42、探究算法9+4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小卡片摆一摆,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有:(1)我们是接着数的,10、11、12、13。
(接数法)(2)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1、2、3、4······12、13。
(点数法)(3)我是先从右边拿一个放到左边,左边是10,右边是3,加起来是13。
(凑十法)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到左边去呢?做什么用呢?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左边正好有10个了,10+3好算。
4、归纳算法这是一个好方法,我们知道了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我们可以想:9加几等于10?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优质课课件_5

18
10
你真棒!
啄木鸟医生:改错
9 + 8 = 17 44
10
9 + 8 = 17
17 √√ 10
我来 闯关 开火车口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1=(10)
9+3=(12)
9+7=(16)
9+6=(15)
9+5=(14)
9+8=(17)
总结:
学完这节课后,同学们有什么 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摆一摆、 想一想、说一说的办法,学会了用 “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同学们 表现的非常出色,回家把这个方法 说给爸爸妈妈听听吧.
9+4= 13 想: 9加( 1 )得10。
13
10
跑步组 有5人
踢毽组 有9人
9+5= 14
14 10
想: 9加( 1 )得10。
9+4= 13
13
10
凑十法
9+5= 14
14
10
怎样计算9加几?
看大数 凑成十
分小数 加剩数
9 + 2 = 11
6 + 9 = 15
11
51
10
10
9 + 9 = 18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9加几
第一关
2
5
4
1 1 1 4 13
7
8
9
1 6 17 1 8
第二关
9+(1)=10 9+1+1=(11)
10
第三关
10+1=11 10+3=13 10+7=17 10+4= 14 10+9=19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优课教案_0

《9加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⒉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⒊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运动会场景图、教师准备20个圆片,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复习铺垫师:小朋友们,我们学校要开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但是我们学校在运动场前设了关卡,闯过了才能进入运动场,大家有信心吗?那就和老师一起来闯关吧!10+2= 10+3= 10+6= 10+8=10+4= 10+5= 10+7=这么快呀?(指名学生回答)对,这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10加几就等于十几。
二、新课⒈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师:恭喜大家闯关成功。
那我们赶快到运动场去吧,瞧,比赛已经开始了,运动场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子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
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⑴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 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方法。
学生出现四种算法:a.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盒。
b.从9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c. 从4接着数:箱子外面4盒,然后接着5,6,7,……12,13,一共有13盒。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通过操作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课前准备】1.教师:,桃子,光盘2.学生: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1)师:听说一(2)班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老师想来考考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在做挑战任务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下热身运动。
10+1= 10+5= 10+8= 10+4=10+3= 10+7= 10+6= 10+2=2、智慧比拼看来十加几的算式难不倒小朋友,那我们就进入下一个环节智慧比拼。
你能马上算出每幅图中三个数的和吗看谁能答得又对又快【设计意图:复习十加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9加几,在计算9加几时,更能想出凑十法。
】二、新课讲解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猴妈妈发现小猴最近表现很好,它买了小猴最喜欢的水果奖励给小猴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水果吗(桃子),恩,是桃子。
猴子看见桃子可高兴了。
(出示)(1)师:仔细观察图,桌子上的桃子是怎么摆的指名回答。
师: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呢生: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师:你真棒,你提的问题与猴妈妈一样,猴妈妈说,如果小猴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吃桃子。
小猴看到这么多桃,馋得口水直往下流,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头。
你们能不能帮它。
该怎么算呢(师:要求一共有几个,就是把9和4合起来,该怎么列式)生:9+4=13师:很好,你也把得数算出来了,那我们现在来验证他算的对不对和你的小伙伴讨论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验证教师巡视。
讨论:你们打算如何验证9+4=13这个得数是否正确生1:我是数数的方法算的,9、10、11、12、13。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优质课教学设计

《9 加几》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针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 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 ,初步了解“ 9 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思考的意识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渗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渗透函数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把数学应用到生活实际的意识。
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看,学生在经历了一学期的习惯培养,基本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但是这节课的内容有小组合作与交流,所以还要注重学生倾听的好习惯,用问题与不同的方法刺激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年级上册的《9 加几》是一个“经典”教学内容。
如果说10 以内的加法计算更多的基于学生生活中数数的经验,那么20 以内进位加的算法则是基于数概念的十进制计数的构造方式。
可以说,这是学生在计算学习上的一次飞跃。
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了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尤其是学习计算9 加几时的“凑十法”,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自己得出9 加几的加数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 。
2、渗透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渗透函数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1、理解“凑十法”,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2、渗透函数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运动场上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生答:想)但是需要闯过三道难关,你们有信心吗?(生答:有)第一关:数的分解,直接说得数。
第二关:9+()=10 9+1+1=()(第2 道题说说怎么算的)第三关:口算,直接说得数。
(开火车的形式)师:恭喜你们顺利过关,现在我们就去运动场吧!二、新授:1、师:出示运动场的主题图,看看运动员们在干什么呢?(生汇报:运动员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跳舞……)师:运动员们可真辛苦,服务队的同学们给他们送饮料来了,看,(课件出示图)仔细观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汇报:箱里有9 盒饮料,箱外有4 盒饮料)师: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公开课教案_0

第八单元20 以内的进位加法第一课时9 加几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 加几的方法。
2、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 加几的口算。
3、培养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 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 加几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1、通过计算观察,总结出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2、通过一些连加的算式找简便算法。
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小朋友们,某个小学举行了全校运动会。
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三、新授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
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从9 接着数。
从4 接着数。
②推算出结果。
10 加4等于14,9 比lO 少1,所以9 加4 等于13。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3、理解“凑十法”。
① 操作:左边摆9 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 盒饮料,右边摆4 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 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 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 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 加4 等于多少?)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4、解决“踢球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5、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四、反馈练习1、练习二十第l 题。
① 先说图意,再列式。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公开课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公开课教案第【1】篇〗9加几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加法的认识,教材选取了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9加几的计算规律。
同时,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九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树立创新的有意识,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相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是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来谈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过程中,不是教师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学,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
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本节课我利用情境,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学会自主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交流、合作比较中灵活地掌握本节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9加几》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9加几》优秀一等奖说课稿1、《9加几》优秀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我的说课内容是“9加几”,这个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
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打算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进行口算。
2、在交流“9加几”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方法的多样化。
通过初步优化,体验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3、创设情境,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初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4、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2、难点:理解“凑十法”。
3、教具:多媒体课件、小磁铁
三、学情分析
9加几的教学是学生学习“20 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9加几的计算方法可以迁移到20以内其他进位加法的计算中去,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这一节课显得特别重要。
在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爱说、爱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等特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
同时,由于知识的掌握有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需要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凑10法”有多次认识的机会。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运动场,认识这是哪里吗?运动场上可热闹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运动场是要门票的呀,不过这门票可不是要钱,是什么呢?原来是老师一起来闯关呀!闯过两关就可以去运动场参观了[多媒体出示](复习)
1 口答
2、10+1= 10+3= 10+7=
10+4= 10+9= 10+10=
你是怎样算的这样快的?(十加几就得十几)
十在数学王国里是个神奇的数字,很多计算只要借助它去就会变得简单多了。
运动会已经开始啦![出示校园运动会场景图]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一)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1、师:运动会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小朋友们认真的看一看,同学们都在干什么?(有跳绳的、有跑步的、跳舞的、分饮料的)看来大家都是爱运动的孩子。
运动员们在运动场上比赛,我们在数学课上也来比比赛,谁表现的好就能得到跟运动员一样的皇冠呦。
)
(二)、体验算法多样化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这些运动员准备了好多饮料(出示饮料画面),
你能提出问题并列式吗?(板书:9+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谈谈你的想法。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让生畅谈,适当地给予鼓励)·直接数:1,2,3,…,12,13,一共13盒。
·接着数:9,10,11,12,13,一共有13盒。
·凑十法:(生汇报时,灵活介绍“凑十法”,并板书)
(三)、进行算法的初步优化
1、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1盒、2盒、3盒,一直数到13盒;可以从9盒接着数,10、11、1
2、13;也可以从外面拿1盒放到箱子里,使箱子里面凑成10盒,再加上外面的3盒就是13盒。
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呢?
2、学生交流。
3、数数的方法以前已经学会了。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4、探究“凑10法”
出示“饮料图”
师:求现在有多少盒饮料,怎么列出算式?(9+4=)
师:(指着图片说)9和4,哪个比较接近10?所以,我们要把9先凑10。
怎么凑10?(动态演示:从箱子外面拿一盒)师:9+1=10的“1”从哪里来?(外面4盒中的1盒)所以,4可以分成1和几?10再加3等于__?
(课件动态演示一遍凑10的运算思路,)
师引领摆小棒,生引领摆小棒,生独立摆小棒
引领列式书写计算过程,生独立写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把这个运算的过程说一说(4能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等于13)。
同桌说一说,全班说一说。
一边说,一边在作业纸上完成凑十法的过程
三、巩固梳理,解决问题
1利用凑十法能计算我们黑板上9+6,想试试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同桌一边说,一边摆学具
2 (学生口述过程,师板书。
学生在作业纸上书写)
3汇报交流,重点说凑十的过程
4学校不光准备了饮料,还准备了水果呢。
课件出示,你会算吗?(学生口述,老师演示课件“圈一圈”)
5用圈一圈的方法做出书上89页,第一题
6你还能说出哪些九加几的算式?(板书)
7观察这些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十位上都是一,各位上依次是123456789)跟第二个加数比比,你又发现了什么?个位上的数总比第二个加数少一,少的那个一到哪去了呢?
8有了这个规律,我们就能很快说出九加几的得数了。
课件出示题,直接说出得数
7送动物运动员回家(直接说出得数)
四、拓展练习升华新知
8+9= 你会算吗?试着说说(可以看成9+8;或者把8凑成十)
同学们可真棒,这是我们下节课才能学到的知识,我们既可以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也可以把8凑成十,看来凑十法的用处可真大呀,你还能想到哪些题可以用凑十法来完成呢?下课以后聪明的同学一定要试试看呦。
五、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计算9加几有很多种方法,我们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凑10法”。
在运用“凑10法”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从另一个加数分出(1)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