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历史传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历史传说
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其少数名族群众主要分布在农村。
那你知道贵州历史传说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贵州历史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贵州历史传说篇【1】
远古时候,双乳峰这一带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在湖的东岸上是小萝卜寨,东南方是林用村寨,东面就是双乳峰背后的罗丈村寨,广大群众男耕女织、勤劳善良,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
但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的夏季,不知何方一条恶龙游到了这个大湖里,在大湖里狂游,造成湖坝决堤,湖水四溢,殃及了村民们种的稻谷、玉米和其它农作物,所种的庄稼颗粒无收,一年下来,村民们住的房屋也被水淹,给这一带的村民生活带来了灾难。
村民们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带上香、纸烛到附近的庙里去拜佛,祭祀祝告,期盼早日赶走这湖里的恶龙,恢复家园。
朝拜祭祀的袅袅烟火直冲云霄,感动了玉皇大帝,就在第二年夏季的一天,玉皇大地派其五姑娘阿娇下凡到人间查灾情,在临行前玉帝告诉阿娇,下到人间查灾时,只许你五小时的时间,如超过五小时,天门就会关闭,你就不能返回了。
阿娇将玉帝的话记在心里,便下凡到人间查灾情,就在阿娇从天门出来,在天空中观看到了这一巨湖,此时,巨湖里的水正在猛涨,恶龙正在狂奔乱游,巨浪一浪高过一浪,拍打着湖岸,湖岸在一个又一个的巨浪冲击下,缺口不断地增大,四处决堤,湖水急流般的涌出,似不可挡,冲刷着农田、农地,危害着地里的庄稼,栋栋民房也被冲倒,百姓四处逃生。
阿娇看到此情景后,朝湖里的恶龙怒吼道,何方妖怪,赶紧停住!那恶龙不仅不听,反而更加猖狂,在湖里狂奔乱游,还向接近自身的阿娇喷水反抗。
恶龙的举动惹怒了阿娇,阿娇便拔出宝剑向恶龙刺去,恶龙不停地反抗,挣扎,用头向刺杀它的阿娇喷水,不时的在水中旋转,用尾巴去挡阿娇的宝剑。
经过十五六个回合的打斗,恶龙渐渐体力不支,阿娇带着拯救百姓的一颗心,在与恶龙搏斗中越战越勇,将恶龙从南岸追到西岸,又从西岸追到东
岸,几经追杀,恶龙已是遍体鳞伤,最终又追到东岸时,第二十个回合阿娇一剑砍下了恶龙的头,恶龙的肢体动了一会儿,便沉入了湖底,结束了它作恶的一身。
湖水渐渐地退潮了,决堤的大水不再横流,农田、农地的积水也在消退,受灾的的百姓欢呼雀跃。
回过头来说阿娇,就在她与恶龙打杀中,约战到第十八回合时,天宫把门就喊阿娇,并说:玉帝给你的时间已到了,赶快上来吧,要不你就回不了天宫了。
阿娇为了拯救百姓,追杀恶龙,顾及不了关不关天门的事,她的目标就是将殃及百姓的恶龙杀掉,解救百姓的灾难,恶龙终于死于阿娇的剑下,但天门关上了,阿娇回天宫无路了。
湖水退潮后,便露出了现在的双乳峰,以及与双乳峰相连的座座群山。
阿娇救难的事使让当地百姓们非常感动,后来在这一带生活的百姓,每逢佳节,男、女老少都备上香、纸、烛、酒、肉、粑粑等祭品,到双乳峰前进行祭祀,祈求岁月平安,五谷丰登。
以后的生活中,又演变到求财、求子等等,双乳峰便成了一个生活中祈祷的对象。
贵州历史传说篇【2】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不知哪年哪月,作恶多端的孽龙挣脱阴曹地府的束缚,带着龙子、龙孙窜到下五屯大坝肆无忌惮地荼毒生灵,践踏庄稼。
居住在这里的布依族人民无不痛心疾首,但战胜不了孽龙。
孽龙大施淫威,要人们每年送一对童男童女给它。
善良的人民惊呆了。
龙公又将它庞大的身躯盘旋在落水洞口,严严实实地堵住了河水。
顷刻之间,平川变成一片汪洋。
人们在洪水中挣扎逃生,大部份葬身龙腹,一些幸存者逃在高山之巅,躲灾避难……
人们烧起了香蜡纸烛,不断向苍天祈祷。
一时间,香烟缭绕,惊动了天上的织女。
她决心下凡去拯救受难的人们。
玉帝与她约法三章:“必须在鸡叫三遍前回转天庭,违令则永远打入下界,变成石头。
”织女欣然受命,告别众姐妹,领旨下凡。
织女来到山顶,孽龙欺她是一位弱女,突然恶狠狠地从口中射出支支毒箭。
织女手持金梭,从容还击。
人们见此情景,不约而同地在四周山上燃起堆堆篝火,敲锣打鼓,为织女助威。
孽龙被这突如其来
的篝火和响声震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织女乘机抛出金梭,孽龙身上连中几梭,负痛逃跑。
织女迅速调集水族奋力栏截,孽龙转身往落水洞方向逃跑,织女连发七十二金梭,打得孽龙遍体鳞伤。
这时,鸡叫了两遍,护灵神催着织女回转天庭。
织女决心斩草除根,为布依族人民铲除祸害,把天庭的戒令置之度外。
眼看孽龙快要钻进落水洞逃命去了,织女奋不顾身,轻舒玉臂,抓住龙尾一拖,将孽龙抛到山上,反手对准龙头就是一金梭,孽龙被牢牢地钉死在于龙洞前。
这时,雄鸡高唱三遍,忽然听到哐啷一声,天门紧紧地关上了。
由于误了时辰,织女站着不能动弹了。
但她双目注视干龙洞口,慢慢地变成了石人山。
织女永远留在了人间。
这座独峰兀立的仙女山(又名美人山、人头山、锦瓶山),座落下五屯大坝南端的园田内,形象逼真,活灵活现。
头、颈、腹、足,历历可辨。
她昂首挺胸,婷婷玉立。
她高挽云鬓,金钗玉缀,突出的乳峰,宽宽的腰带,柔漫飘逸的轻纱裙上,百花争艳,彩蝶纷飞……每年阴历的七月七日,都有成群结队的喜鹊飞到这里,为牛郎、织女搭起一年一度相聚鹊桥。
夜深人静的时候,“浪哨”(谈恋爱)的布依青年男女还隐约能听见牛郎、织女的喁喁私语哩。
居住在这里的布依族人民,世世代代都不忘记织女的大恩大德。
他们有口皆碑,世代颂扬。
把织女调集水族拦截孽龙的地方取名鱼陇(即今鱼陇);把孽龙连中七十二金梭留下的坑叫梭坑(即今双生,周围有七十二个坑,坑坑相连);把织女将孽龙拉回大坝的地方命名为拉回(即今纳灰);把织女伏龙的山叫抛魔山,为织女修庙宇,塑金身,享受人间的香火(即今泡沫山);把金梭钉死孽龙的地方叫金梭塘(即今绿荫塘);把织女用金梭在龙尸上划的那条沟叫龙背沟(即今龙背沟),人们从此安居乐业,把聚居村寨取名乐业。
贵州历史传说篇【3】
明朝末年,一个老阴阳先生,从云南撵一穴真龙地,翻山越岭地到了贵州,这穴地到放马坪时就隐没不见了。
老阴阳一生的心血、学问全在这穴地上,不见了真龙大地,他伤心透啦,倒在放马坪上哭了3
年。
这一天,太阳落山了,老阴阳还昏沉沉地躺在放马坪上,忽见一个拄着龙头拐棍的白胡子老者向他走来,口中念念有词道:“崇祯甲子满,天下在大乱;蛤蟆欲跳井,眼前真龙现。
”说完,就钻入地里去了。
老阴阳大惊,睁眼一看,自己还躺在地上,方知刚才是南柯一梦。
他心里明白,知道这是地脉龙神在点化他。
老阴阳站起身来,猛然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一声炸雷震天响,放马坪动荡了。
应着雷声,一块大坝子展现在老阴阳面前(这即是今天在放马坪边缘的一个村子,名官家坟)。
他冒着大雨,走到坝子中去,这时风停了,雨住了,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在坝子中出现,水边有一座小巧富丽的石山,圆溜溜的,顶上很平。
老阴阳对着小山出神,他左研究,右考察,一时间心里乐开了花,止不住自问自答:这不正是一只蛤蟆,正欲跳入面前的井中去吗?是了,正是这穴真龙宝地。
于是,老阴阳向人们宣布:“我找到了一穴真龙宝地。
”老阴阳找到了这穴地,得把它献给当地人家才有用,他见马乃家生机勃勃,气象万千,就把这穴真龙宝地告诉了马乃家。
马乃是当地的土著,世代在这里居住,属土司一类角色,本在地方上已称王称霸,但总想走出山旮旯,在更大的范围内称一回雄。
听了这阴阳先生的话,大喜,忙将祖坟迁到放马坪来,在老阴阳的指点下,葬入“蛤蟆”口中,墓向大尖山,取“万代诸侯”之意。
自从葬下祖骨,马乃家更加兴旺发达,于是就在放马坪积草囤粮,招兵买马,并公开树起了反清的大旗。
不上半年,远近来归附马乃的就有数万人之多,其中有四员猛将,每餐能食一斗多米,力大无穷。
第一个是文阉牯,第二是屠擂钵,第三个是许大碗,第四个是苏缸钵。
反清队伍终日在放马坪上操练,修城筑堡。
不久,马乃屯上的兵营落成了,屯周围的城墙完工了,屯下的石头连营,横垣四周,声势越来越大。
很快占有了36营、72屯。
为了更快地打下江山,老阴阳装上12柜饭豆、12柜黄豆、12柜金豆,又于豆中安放3支茅草箭,贴上封条,条上注明:“壬寅年撒豆成兵,要夺顺治天下。
”终日烧香换水,念咒不停。
老阴阳随即又施展法术,遣使神工从云南往贵州赶山为粮,来辅助马乃反清。
由于看了真龙地,在阴阳地理这个行当内是泄露天机,老阴阳渐渐双目失明。
已成气候的马乃家此时不再把老阴阳当作贵宾,竟至把老阴阳先生放到磨房里舂碓推磨。
老阴阳有一个徒弟,功夫更是了得,这徒弟在云南夜观天象,见满清江山稳固,又见到师傅落难,便赶到放马坪来,眼看师傅如此情景,而马乃年高,子孙大多只管吃喝玩乐,没有进取之心,根本成不了大事,就对马乃说:“你家起兵这么多年,还得不到江山的原因,是葬在蛤蟆口中的祖坟的字向不对。
向大尖山万代诸侯,要一万代人才出一个侯,向小尖山是一代枭雄,就是一代之间便成为英雄了,应该把祖坟的向字拨向小尖山,你家就发迹得快了。
”马乃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请这少阴阳指点,将祖坟的字向拨向了小尖山。
少阴阳又指点马乃家在坟前修一条石阶路,扎两道花牌坊(石阶路是一支利箭,直刺“蛤蟆”的头部,两道牌坊正压住“蛤蟆”的两只前爪)。
做完这一切,少阴阳就要接走师傅,临走时,老阴阳告诉马乃说:“今年就是壬寅年,新主不久就要登基,我走后120日你即可打开36柜豆”。
马乃问老阴阳要些什么礼物,老阴阳别样不要,只要一匹又瘦又小的白马。
师徒俩牵着小白马走下屯来,拉到一口水塘(今放马坪上的洗马塘)里去洗掉马身上的屎疙瘩,小白马越洗越大,转眼间成了一匹飞龙马。
飞龙马舔舔老阴阳的眼睛,老阴阳双目又复明了。
师徒俩人骑上了飞龙马,飘然而去。
当天晚上,马乃的夫人生下太子,太子见风就长,很快成了两耳垂肩,两手垂膝的大人,太子急去找他的飞龙马,找不到,问那匹小白马到哪儿去了,马乃说被老阴阳骑走了,太子长叹一声:“马飞了,军师走了,生我何用!”立马死在地上。
马乃一家大惊,忙差人去追老阴阳来救太子,追了三个月,音讯沓无。
马乃气急败坏,不听老阴阳的吩咐,忙将36柜豆子打开,只听见“嗖!嗖!嗖!”三支茅草箭齐向北京城飞去,那些豆子,已经变成了小个小个的人形,挤眉弄眼,一个二个跳出柜来,因元气不足,立马死去。
三支茅草箭翻山越岭,来到京城齐向皇宫里射进去,刚登基的顺治皇帝起得很早,此时已在金盆
旁洗脸,忽听空中嗖嗖作响,抬眼一看,只见三支长长的茅草箭直射下来,第一支射在龙床上,第二支射在龙位上,第三支射落在金盆里,皇帝吓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镇静之后,他拣起盆里的箭一看,知道贵州出了草寇,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议,调兵遣将,来打马乃。
当年老阴阳施法使神工从云南撵来的粮草,到了离放马坪不远的白家冲背后(今名米堆),因屯兵没有成气,也就大堆小堆地停在那里了。
清兵一路浩浩荡荡,杀奔贵州而来,很快踏平了马乃的36营、72屯,打上放马坪,团团围住马乃屯。
因屯上城墙坚固、地势险要,清兵始终攻不下马乃屯。
马乃家得罪了的唢呐匠吹道:“哩哩呐,哩哩呐,顺着岩上老鸹藤爬”。
清兵中有识音的听出来后,就分兵绕到马乃屯后面,老鸹藤缠遍了岩子,直到屯上,清兵缘岩而上,出其不意,踏平了马乃屯,解散了众兵丁,烧毁了兵营。
许大碗,屠擂钵,苏缸钵死于乱兵之中,文阉牯被活捉,清兵把他的睾丸割了,拿当牛围着放马坪边缘犁了三铧后才死去。
马乃家三百多口人,都被清兵杀死,只剩下一个未满周岁的小男孩,被丫环抱着躲在后花园里的鱼缸中,等清兵走后,丫环才背出小孩,星夜逃住蒙自投奔那里的小朝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