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A.测交
B.自交
C.与杂合子高茎杂交
D.与纯合子高茎杂交
2.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A.4000个和900个B.8000个和1800个
C.4000个和1800个D.8000个和3600个
3.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
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4.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B.660
C.990D.1320
5.在高等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图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含有2个四分体
B.乙图中含有4个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C.在丙图所示的时期,人的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体,92个姐妹染色单体
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精巢
6.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t)为显性。
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互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
则不能存活的类型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
A.TT B.Tt C.tt D.TT或Tt
7.用15N标记含有l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下列结果不可能的是
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B.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l/16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后共产生16个DNA分子
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9.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10.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
基因型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比例 1 1 1 1 2 2
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11.—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三黑一白B.全部黑色
C.二黑二白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1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子一代种子和子二代种子分别结在
A.F1植株和F2植株上B.亲代母本植株和F1植株上
C.亲代父本植株和F1植株上D.亲代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上
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
13.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
9
Ⅲ
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9
A.Ⅰ1B.Ⅰ2C.Ⅰ3D.Ⅰ4
14.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下列不同亲本组合所产生的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一组是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15.下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4B.1、3C.1、3或2、4D.1、4或2、3
16.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17.
A.①B.②C.③D.④
18.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
19.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B.兔的长毛与短毛
C.家鸡的长腿与毛腿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20.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
A.1/2B.1/4C.1/6D.1/8
21.F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
1
A.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B.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
C.两亲本产生配子的结合方式D.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22.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
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后,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曲线图的是
A.B.
C .
D .
24.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 1全部为灰身,让F 1自由交配,产生F 2,将F 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比例子为 A .1:1 B .2:1 C .3:1 D .8:1
25.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在F 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9∶3∶3∶1。
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A .F 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 .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 .F 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结合 D .必须有足量的F 2个体
26.已知短指(B)对于正常指(b)是显性;会说话(D)对聋哑(d)是显性。
一位正常指聋哑人的父亲是短指症,母亲为正常,父母都会说话。
问正常指聋哑人父母的基因型是什么?他的妹妹患病的概率多大? A. 父BbDd 、母bbDd 1/8 B. 父BBDD 、母bbDd 3/8 C. 父BbDd 、母bbDd 5/8 D. 父BbDd 、母bbDD 1/2
27.香豌豆能利用体内的前体物质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逐步合成蓝色中间产物和紫色素,此过程是由B 、b 和D 、d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如下图所示),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其中具有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只具有蓝色中间产物的
植株开蓝花,两者都没有的开白花。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只有香豌豆基因型为BBDD 时,才能开紫花
B. 基因型为bbDd 的香豌豆植株不能合成中间产物,所以开白花
C. 基因型为BbDd 的香豌豆自花传粉,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4:3
D. 基因型为Bbdd 与bbDd 的香豌豆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2 28.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常发生交叉互换
B .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C .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D .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含有四个DNA 分子
29.某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 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 ) A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 .正在发生自由组合 C .将形成配子 D .正在发生DNA 复制
30.在初级卵母细胞内不可能出现的染色体行为是 ( ) A .联会 B .交叉互换 C .同源染色体分离
D .着丝点分裂
31.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
C.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
3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
A.绝大多数生物由DNA携带遗传信息
B.DNA分布在染色体上
C.DNA是唯一能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物质
D.只有DNA能够自我复制
33.下列各家系图中,肯定不是伴性遗传的是
A.B.C.D.34.下列关于遗传方式及遗传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35.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如何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
A.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细菌的蛋白质
B.用32P标记细菌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C.用32P和35S分别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
D.用32P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另一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36.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中,碱基配对关系正确的是
A.腺嘌呤和胸腺嘧啶B.腺嘌呤和胞嘧啶
C.腺嘌呤和鸟嘌呤D.鸟嘌呤和胸腺嘧啶
37.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所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
D.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噬菌体的氨基酸
38.在双链DNA分子中,已知A≠C,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A+T)/(G+C)=1
B.(A+C)/(G+ T)=1
C.(G+C)/(A+T)=1
D.(A+G)/(T+C)≠1
39.如果把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进行标记,然后放在没有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进行4次有丝分裂,含有标记的细胞占所有细胞的比例为
A.1/2B.1/4C.1/8D.1/16
40.长度为1000个碱基对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理论上可以排列出基因
A.42000种B.41000种C.10004种D.1000种
二、综合题
1.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正确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往往是科学家们成功的关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选择自然状态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人工杂交的操作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再套袋,结果发现子一代全为高茎豌豆,这说明高茎是___________性状。
让子一代的高茎豌豆进行自交,结果子二代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并且数量比接近3:1。
(2)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孟德尔提出了一系列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____________存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杂交,通过演绎推(3)为了证实假说是否属实,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_____________实验。
让F
1
理,该实验将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而后孟德尔进行实验验证,和推理一致,说明假说属实。
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解释,后人把它归纳为分离定律。
(4)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采取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个生物体同一器官内的三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____细胞处于_________期(注明分裂方式,时期),有_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乙图表示___________期细胞(注明分裂方式,时期),有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的子细胞内有
__________条染色体,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丙图表示_____________期细胞(注明分裂方式,时期),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三个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
3.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和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_______型细菌。
(2)过程③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在培养基中可分离得到__________细菌。
(3)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4)艾弗里等人发现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仍不足以完全说明DNA是转化因子,又做了一组补充实验,将___________加入培养基,和R型细菌混合培养。
(5)上述实验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A—a在X染色体上,B—b在常染色体上)
(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
1代全是红眼。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F
1代红眼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
②若F
1代雌雄相交,则所得F
2
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表现型有_________种。
F
2
代雄果蝇中出现白眼的比
例是_______________。
(2)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②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③若对雌性亲本测交,所得后代雌雄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后代中与母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
______________。
陕西高一高中生物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A.测交
B.自交
C.与杂合子高茎杂交
D.与纯合子高茎杂交
【答案】B
【解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所以鉴定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选B。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A.4000个和900个B.8000个和1800个
C.4000个和1800个D.8000个和3600个
【答案】B
【解析】双链DNA的结构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含有一个碱基,该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所以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8000个;双链DNA分子中,A=T,G=C,所以该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腺嘌呤数目为(4000x2-2200x2)/2=1800个;所以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及碱基互补配对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
3.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子女各有1/2患病
C.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也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答案】A
【解析】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A项正确;男性患者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都正常,B项错误;女性患者的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可能传向女儿,也可能传向儿子,因此女性患者如果是纯合子,后代全是患者,如果是杂合子,子女各有一半患病,C项错误;表现正常的夫妇,性染色体上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
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B.660
C.990D.1320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则该DNA中含有胞嘧啶脱氧
核苷酸分子个数为(500x2-500x2x34%)/2=330,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
为(22-1)x330=990,所以选C。
【考点】本题考查DNA结构与复制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利用数学方法准确描述
生物学方面内容的能力。
5.在高等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图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含有2个四分体
B.乙图中含有4个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
C.在丙图所示的时期,人的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体,92个姐妹染色单体
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精巢
【答案】C
【解析】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故A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46条,故C错误;由于丙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
等分裂,说明丙是初级精母细胞,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6.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t)为显性。
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尾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
尾类型相互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
则不能存活的类型的遗传因子组成
可能是
A.TT B.Tt C.tt D.TT或Tt
【答案】A
【解析】Tt和Tt杂交,理论上后代有TT、Tt、tt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若出现性状分离比为2:1,则说明显性纯合致死,故A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致死现象
①胚胎致死:
a.隐性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2∶1。
b.显性纯合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2∶1。
②配子致死: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
则Aa自交时,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雄配子,A、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有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Aa∶aa=
1∶1。
【规律技巧】
若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总出现特定的比例2∶1,而非正常的3∶1,则推断可能是显性纯合致死,并且显性性状的
个体(存活的)有且只有一种基因型(Aa)杂合子。
解决此类题只要依照题干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将致死个体去
除即可。
而对于由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解题的技巧为先写出相应基因型与对应的表现型,便可很方便选择相应品种进行杂交实验。
7.用15N标记含有l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下列结果不可能的是
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B.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l/16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后共产生16个DNA分子
【答案】A
【解析】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几次,最终子代DNA中都保留亲代DNA的2条母链,故最终有2个
子代DNA的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其余的DNA分子两条链都只含14N,所以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00%,只含14N的DNA分子占7/8,故A项错误;DNA分子复制4次后产生24=16个DNA分子,共含有脱氧
核苷酸链32条,其中只有2条链含15N,所以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2/32=l/16,B、D项正确;含有l00个
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00-60=40个,连续复制4次后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40×(24-1)=600个,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答案】D
【解析】对于真核生物,DNA主要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而基因是位于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故A正确。
摩尔根及其同事用荧光标记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的,故B正确。
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或2个DNA分子,但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故C正确。
染色体主要是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
(1)据图一分析得出
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一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小于(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9.如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答案】C
【解析】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可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可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B错误;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丙处于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此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D错误;答案是C。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与细胞变化的对应图解
解读(1)该对应图解中的这三种图经常结合在一起作为命题的素材。
其中两种坐标图的纵坐标都是指核中的相关物质结构的相对数量,直方坐标图实际是坐标曲线图的变形,熟练掌握细胞分裂图中的各种变化特点是理解应用两种坐标图的基础,直方坐标图突破的关键点是只有染色单体才会出现“0”现象,坐标曲线图中突破的关键点:首先“看斜线”——不存在斜线的为染色体的变化,有斜线的为染色单体或DNA,其次看关键点——染色单体起于“0”终于“0”。
(2)上述所讨论的基因的行为规律都是仅指核基因,即染色体上的基因,其外延是针对真核生物而言,真核生物的质基因和原核生物的所有基因都没有上述规律性变化。
突变一般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某一条染色体上,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其结果往往指仅仅是同源染色体的某一条染色体的一个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发生改变,而该染色体的另外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并未改变。
一般一条染色体的两个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若出现一个是A,另一个是a,则原因有两种可能: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10.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
基因型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比例 1 1 1 1 2 2
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 C.TtSs×TTSs D.TtSS×TtSs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采用逐对分析法,即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子代中只有TT和Tt且比例为1:1,说明亲本应该是TT和Tt,子代中有SS,Ss和ss,且比例为1:2:1,故亲本是Ss和Ss,故亲本应是TtSs和TTSs.
解:子代TT:Tt=1: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TT×Tt,子代SS:Ss:ss=1:2:1,因此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Ss×Ss,因此亲代基因型是TtSs×TTSs.
故选:C.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1.—对杂合黑豚鼠产仔4只,4只鼠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A.三黑一白B.全部黑色
C.二黑二白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答案】D
【解析】一对杂合黑豚鼠(设基因型都为Aa),后代基因型为AA∶Aa∶aa=1∶2∶1,表现型为黑色∶白色=3∶1.但由于这种比例的前提是子代的数量足够多,并且交配后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而本题的子代只有4只,不是大量统计的结果,所以子代的分离比不一定符合分离定律的分离比,所以在实际的交配后代中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
1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子一代种子和子二代种子分别结在
A.F1植株和F2植株上B.亲代母本植株和F1植株上
C.亲代父本植株和F1植株上D.亲代母本植株和父本植株上
【答案】B
植株上,依此类推.
【解析】因为子一代的种子结在亲代母本上,同理子二代种子结在F
1
【考点定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在植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
13.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
9
Ⅲ
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9
A.Ⅰ1B.Ⅰ2C.Ⅰ3D.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