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50分)
1. (6分)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
B . 区域之间有明确的边界
C . 区域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
D .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2. (6分)读下面“某地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阴影部分A曾一度被称为橡胶生产的禁地,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该区域已成为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其有利于橡胶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雨季较长,降水丰沛
B . 纬度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
C . 地处河谷,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热量充足
D . 距海较近,地理位置优越
(2)近年来,甲、乙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下关于甲、乙两国之间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乙国出口大量汽车、电器等高档产品到甲国
B . 甲国的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乙国进行产业转移
C . 乙国的政策不利于进口外国公司产品
D . 甲国的企业纷纷将产品研发中心迁往乙国以降低生产成本
3. (6分) (2020高一下·绥德期末)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是()
A . 水土流失
B . 土地荒漠化
C . 环境污染
D . 湿地破坏
(2)该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有()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②过度樵采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3)该环境问题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图中的甲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 .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B . 大面积植树造林
C . 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 . 退耕还草
4. (6分) (2019高二上·定远期中) 读下图,巴西的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巴西热带森林得以保存的原因主要是()
A . 人口稀少,开发较晚
B . 高温多雨,森林恢复更新速度快
C . 当地早期的环保政策
D . 当地土著居民合理的农业生产
(2)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
①水田农业②迁都巴西利亚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④商业性伐木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
5. (6分) (2019高二上·平邑竞赛) 黄土高原上的塬、坡、沟众多,水土流失严重。
当地人根据不同地貌特点,采用“保塬、护坡、固沟”等办法,取得了治理与发展并重的良好效果。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的是()
A . 地处季风与非季风、水田与旱地的过渡地带
B . 夏季冷锋形成的暴雨多
C . 高原形成时即沟壑纵横
D . 黄土土质直立性强
(2)“保塬、护坡、固沟”措施正确的是()
A . 在塬面上恢复自然植被
B . 在坡面上全部植树种草
C . 加固河沟堤坝防治洪水
D . 在塬面和缓坡上适当开垦耕地
6. (4分) (2018高二上·海珠期末) “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是国家炼铝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金三角地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①环境优美②能源丰富
③内河航运发达④有重要铁路经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2)作为接纳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之一,该地区()
A . 市场广阔
B . 技术先进
C . 资金雄厚
D . 劳动力丰富
7. (4分) (2020高二上·张家界期末) 如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廉价水电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2)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A .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B .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C .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 .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8. (4分) (2019高三上·延边开学考)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
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
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它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 . 湖泊水
B . 地下水
C . 雨水
D . 人工提水
(2)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 . 2-6月
B . 5-9月
C . 11-次年4月
D . 8-12月
9. (4分) (2019高二上·佛山期中) 湖泊对位于其下游河流的影响是()
A . 会明显增加其年径流量
B . 可以减少泥沙下泄量
C . 会降低其水位
D . 会改变河水的空间分配
10. (4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中)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廉价水电③科技发达④廉价水运⑤经济基础好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①②④
(2)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②气候变干,降水减少
③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④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4分)
11. (9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有“表里山河”的雅称,即里里外外都是大山大河,地形险要而复杂。
全省山区、丘陵地形占据绝对比重。
境内河流众多,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幅散,汇入黄河与海河,沟壑纵横,水系发育。
山西省下辖11个地市,省会太原地处汾河谷地,人口442万,为全省的中心城市。
图1为山西省略图。
材料二:山西煤炭资源遍及全省,形成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并高度依赖煤炭的工业结构。
现今山西政府大力发展制造业,2019年上半年山西非煤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超过煤炭工业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山西省在煤焦冶电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持续实行“减、优、绿”的策略:坚定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发展先进技术、走绿色低碳清洁高效之路。
全省力争三年内,实现工业内部制造业与煤炭业比重的“历史性反转”。
(1)清朝中期山西人口规模快速增加,导致大量农民被迫外迁,向西北进入蒙古草原,即“走西口”事件。
“走西口”的历史背景中存在着山西生态环境的变迁,请将图2右侧合适的语句序号填入图2的方框中。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简析山西“表里山河”的地形对城市聚落分布的影响。
(3)图中虚线表示我国的________工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说明该工程可能对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________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山西省工业结构中“历史性反转”的积极意义。
12. (15分)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Kcal·cm-2)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辐射总量,并分析原因。
(3)说出表中所列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并分析原因。
13. (20分) (2016高二上·怀柔期末) 读图“一带一路及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分布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近年来,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
鄂尔多斯市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西南部,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西部,生态环境脆弱。
该市采矿业、天然气、电力等工业发达。
1997年以来,房地产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鄂尔多斯市主动融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促进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加快发展步伐。
(1)根据资料,鄂尔多斯市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鄂尔多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相比信息产业的特点有________(选择填空)。
A.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高 B.产品研发费用低
C.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 D.原料和能源消耗大
(2)鄂尔多斯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
(3)鄂尔多斯市利用其能源资源,积极参与国家的西电东送工程。
西电东送对我国东部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4)从地理角度,简述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鄂尔多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14. (10分) (2017高一下·孝感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
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
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
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50分)
1-1、
2-1、
2-2、
3-1、
3-2、
3-3、
4-1、
4-2、
5-1、
5-2、
6-1、
6-2、
7-1、
7-2、
8-1、
8-2、
9-1、
10-1、
10-2、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4分)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13-1、
13-2、
13-3、
13-4、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