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2 DNA分子的结构 教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梁山现代高级中学刘艳艳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的第二节,主要包括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的结构以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内容。
以沃森和克里克的模型建构过程入手,通过学生自主建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之后,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学习遗传的本质。
在此之前,必修一中已详细介绍DNA的中文名称、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及核苷酸的种类,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这一节,为后面将要学习的“DNA复制"以及“基因表达”等相关内容做铺垫.
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一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DNA的一些内容,而且对高中生活已有所适应,课堂气氛较为活跃,班级凝聚力较强。
同时在小
组合作学习上有较好的基础,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有利于本节模型制作环节的顺利进行。
同时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课堂积极性,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做为高中的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然而,学生观察事物提取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这正是本节课所要强化的方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2)能力目标:
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准备DNA分子结构零件模型
过程安排:
案例导入新课
↓
师生共同学习DNA双螺旋模型构建的科学史
↓
推导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
学生活动,自主建构DNA分子的平面结构模型
↓
随堂练习,巩固提高
↓
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通过课前的预习,目前最经典的模型是什么?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47-48页的内容,并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沃森和克里克在模型建构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
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科学界已有认识
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X 射线衍射图谱)
查哥夫
这就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构出来的整个科学史,那沃森和克里克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与你哪些启示呢?
师生互动接下来就共同学习脱氧核苷
酸是怎么一步一步的构成
DNA分子的.
课件展示:
磷酸二酯键将
上一个核苷酸的和下一
个核苷酸的连接在一起。
DNA几条链?
引发
学生思考:这两条链怎么连接
在一起?
这种倒过来的位置关系就是
反向平行.
引发
化学键连
接在一起。
五碳糖磷
酸
2条
把其中一
条倒过来.
碱基,没按
正确的方
式配对.
仔细观察。
培养学生
正确的情
感态度与
价值观.
图像,给学
生最直观
的认识.
通过层层
递进的问
题串,创设
情境,学生
自行推导
出DNA两
天链的连
接方式,培
养其逻辑
思维能力
和提取信
息处理信
学生思考: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介绍氢键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这样就建构出来了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在经进一步的螺旋化就形成大家熟悉的双螺旋结构.
课件展示DNA双螺旋结构的图片.
组织学生同桌两人讨论DNA 分子结构的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DNA结构的三条特点.
(1)DNA分子是由条链组成,以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结构。
(2)DNA分子中的回想刚才
的推理过
程,用自己
的语言描
述DNA的
特点。
以课前分
好的小组,
利用卡纸
做的DNA
分子结构
零件模型,
完成模型
构建活动。
表达交流。
息的能力。
在该部分
教学中又
涉及到刚
才科学史
中的相关
内容,前后
对应,引发
学生思考.
通过对图
像的具体
分析,将抽
象的DNA
分子形象
化,加深学
生认识.
提高
碱基计算题。
决实际问题.
课后探究利用生活中易得的材料,以小
组为单位,建构DNA的双螺
旋结构模型。
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