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ⅴ湘教版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章末检测全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选修ⅴ湘教版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章末检测
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频繁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之一。

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并不表现在()[
A.灾种特点——种类多、频次高
B.灾情特点——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C.地域差异特点——地域差异显著
D.灾种特点——现代火山活动频繁,地壳运动强烈
解析:我国自然灾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繁、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等。

答案:D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A.地处世界两条灾害带的交会处,灾害多发
B.经济迅速发展,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C.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之一
D.灾害防御能力有限,灾害监测系统不健全
解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是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与环太平洋灾害带交会的位置。

答案:A
2012年6月17日农业干旱综合监测结果表明:华北、黄淮、江淮北部等夏播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江苏西北部、安徽东北部、湖北西北部为轻度干旱,河南北部、山东西南部为轻至中度干旱,夏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及春播作物的生长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措施对预防干旱具有长远意义的是()
A.人工降雨
B.选择耐旱植物
C.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D.改善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环境
解析:A项只能是暂时缓解,B、C、D三项相比较,D项更具有长远意义。

答案:D
4.下列因干旱未能适时播种的农作物可能是()
A.冬小麦B.春小麦
C.玉米D.油菜
解析:材料表示的是3月份到5月底的春旱,因干旱能影响到播种的是夏播作物。

玉米是夏播作物,冬小麦、油菜属越冬作物,春小麦为春播作物。

答案:C
读“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图(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越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A.地震、滑坡B.滑坡、泥石流
C.台风、泥石流D.地震、台风
6.图中台风路径处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B.台风路径处多山地、丘陵
C.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D.台风路径处植被破坏严重
解析:图中显示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大小与台风路径有极大的相关性,台风经过的沿海
地区明显地表现出灾害等级较高,而台风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是带来大量降水,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答案:5.B 6.A
新华网2012年5月3日消息,据广东韶关市三防办介绍,5月1日20时至2日8时,韶关市局部地区遭遇强降雨,翁源县江尾镇因暴雨引发泥石流冲走3人,其中1人死亡,2人失踪,冲毁公路桥梁2座,损坏公路3.51千米,全市经济损失约2 474万元。

据此回答7~8题。

7.此次暴雨过程的成因最可能的是()
A.地形雨B.台风雨
C.锋面雨D.对流雨
8.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具有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干燥
C.降雨分配不均,暴雨集中
D.终年降水均匀
解析:第7题,从暴雨的分布地区和出现时间来看,应该是锋面雨。

第8题,降水分配不均,暴雨集中,会使短时间内地表径流量和流速增强。

答案:7.C8.C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大大小小的老鼠洞随处可见,约1平方米的草地上就有十几个老鼠洞,维系着保护区脆弱原始生态的草皮遭到高原田鼠和鼠兔吞食,现已发生大面积枯死,导致草场出现沙化。

据此回答9~11题。

9.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
A.家栖鼠B.森林鼠
C.农田鼠D.草原鼠
10.鼠类除了盗取粮食外,还会造成()
①水土流失②破坏森林和草场③危及水库和防洪大堤④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1.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可能是()
A.过度放牧
B.滥捕老鹰、沙狐等,使鼠类的天敌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鼠类生活环境改善
D.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表
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鼠类为草原鼠。

第10题,鼠类危害很大,但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第11题,老鼠的天敌减少,就会造成鼠类大量繁殖,鼠害严重。

答案:9.D10.D11.B
12.我国云南昆明引种桉树后,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周围植被大量死亡,这属于
() A.生物灾害B.水文灾害
C.地质灾害D.人为灾害
解析:该现象为生物入侵,属于生物灾害。

答案:A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20分)
(1)强降水是形成洪水的最主要原因,分析图表之间关系可以看出,洪水形成的前提条件往往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从空间上看,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

(4分)
(3)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省、市、区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从气象方面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5)从自然因素分析形成黑、吉、辽所在的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出现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4分)
(6)近些年来,我国洪水分布地区经常发生特大洪水灾害,除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试分析影响图中洪水灾害频发的人为因素。

(4分)
解析:本题以我国洪水多发地区暴雨次数及洪水多发区图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我国洪水灾害的形成、分布及
成因和影响因素。

解题的关键是要从图、表材料中找出联系,并从图、表中分析出洪涝灾害分布区与暴雨多发区,及洪水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答案:(1)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2)南方东部
(3)粤、桂受台风影响大
(4)准静止锋长期滞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5)夏季锋面雨的影响,降水集中,强度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6)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塞湖泊、河流,抬高
河床;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14.读“我国地震和泥石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1)在我国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以________为主的自然灾害系统。

(2分)
(2)我国横断山区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________有关。

地震是地球内能以________的形式释放的过程。

(4分)
(4)我国泥石流的成因: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5)泥石流分布与地震分布的一致性说明地震与泥石流的发生有________性。

(2分)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为地震和泥石流。

我国的川、滇、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非常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是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因素。

人们破坏地表植被,是泥石流频繁发生的主要人为原因。

答案:(1)地震、泥石流(2)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3)地质构造地震波(4)地势起伏增加重力作用,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植被破坏,使径流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
(5)关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