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2讲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学生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考点一 元素周期表
基础梳理·自我排查
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
原子序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编排原则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
短周期长周期
序号一二三四五六七
元素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族元素
原子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族(18个纵行,16个族)
主族列121314151617族____ⅡA____ⅣA____ⅥA____
副族
列345671112族____ⅣBⅤBⅥBⅦB____ⅡB Ⅷ族第__________,共3个纵行
0族第____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3
4
5
6
7
①分界线:如上图所示,沿着元素周期表中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______,又能表现出一定的__________。
4.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
(1)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____族到____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2)镧系: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____种元素。
(3)锕系: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____种元素。
(4)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思考]
(1)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ⅡA族和Ⅶ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n,则m和n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其中甲在上一周期),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A、B是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A、B所在周期分别有m种和n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B的原子序数为y,则x、y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 )
(2)同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
(3)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4)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
(5)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 )
(6)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 )
(7)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则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ⅦA族( )
微点拨
1.在描述元素在Ⅷ族时,不要写成ⅧB。
2.元素周期表中,族序数Ⅱ、Ⅲ是主族和副族的分界线,第一次分界时主族(ⅡA)在副族(ⅢB)之前,第二次分界时副族(ⅡB)在主族(ⅢA)之前。
3.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ⅢB族,共有32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为ⅣA族。
考点专练·层级突破
练点一 元素周期表中的结构信息
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列,即有7个周期、18个族
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178原子,11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ⅥA族C.俄罗斯专家首次合成了X
116
D.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2.铟产业被称为“信息时代的朝阳产业”。
元素周期表中铟的数据如图,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
A.铟元素的质量数是114.8
B.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
C.铟元素是一种副族元素
D.铟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
3.结合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所列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 _______;g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i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f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请按氦元素的式样写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
练点二 元素周期表局部判断
4.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为( )
A.Be、Na、Al B.B、Mg、Si
C.O、P、Cl D.C、Al、P
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
A.5x+10 B.5x
C.5x+14 D.5x+16
6.已知X、Y、Z三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设X的原子序数为a。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可能为2a
B.Y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17
C.Z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31
D.X、Y、Z一定为短周期元素
7.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只能得电子,不能失电子
B.原子半径:Ge>Si
C.As可作半导体材料
D.Po处于第六周期ⅥA族
规律技巧
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的关系
1.同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的关系
(1)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2)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同侧时,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两侧时,四或五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10,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24。
(3)第四、五周期的第ⅡA与ⅢA族原子序数之差都为11,第六周期为25。
2.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的关系
(1)Ⅰ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2、8、8、18、18、32。
(2)ⅡA族和0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8、18、18、32。
(3)ⅢA~Ⅶ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18、18、32。
考点二 元素周期律
基础梳理·自我排查
1.元素周期律
2.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内容
项目同周期(左→右)同主族(上→下)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逐渐____逐渐____电子层数
____逐渐____原子半径逐渐____逐渐____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____阴离子逐渐____r (阴离子)__r (阳离子)逐渐____
性质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____→____(O 、F 除外)负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
最高正化合价=______(O 、F 除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金属性逐渐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____阴离子还原性逐渐____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____阴离子还原性逐渐____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逐渐____逐渐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____酸性逐渐____
碱性逐渐____酸性逐渐____
3.元素周期律(表)的现实意义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①比较不同主族、不同周期元素的性质
如金属性Mg>Al ,Ca>Mg ,则碱性Mg (OH )2>Al (OH )3,Ca(OH)2>Mg(OH)2。
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如: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 (OH )2难溶。
(3)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①半导体元素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如:Si 、Ge 、Ga 等。
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F 、Cl 、S 、P 、As 等。
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Fe 、Ni 、Rh 、Pt 、Pd 等。
[判断
]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I 的原子半径大于Br ,HI 比HBr 的热稳定性强( )
(2)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 )
(3)O、S、P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
(4)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
(5)同周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 )
(6)在主族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均等于主族序数( )
(7)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 )
考点专练·层级突破
练点一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比较下列微粒半径大小(用“>”或“<”填空):
(1)Na________Mg________Cl
(2)Li________Na________K
(3)Na+________Mg2+________Al3+
(4)F-________Cl-________Br-
(5)Cl-________O2-________Na+______Mg2+
(6)Fe2+________Fe3+
2.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A2+、B+、C3-、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D>C>B>A
B.原子半径:B>A>C>D
C.离子半径:C3->D->A2+>B+
D.氧化性:A2+>B+,还原性:C3-<D-
3.下列各组微粒中微粒半径由大到小的是( )
A.O、Cl、S、P
B.Al3+、Mg2+、Ca2+、Ba2+
C.K+、Mg2+、Al3+、H+
D.Li、Na、K、Cs
方法总结
“三看”法快速判断简单粒子半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小。
练点二 元素性质综合判断
4.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下列各组性质(用“>”或“<”填空):
(1)金属性:K________Na________Mg,
非金属性:F________O________S。
(2)碱性:Mg(OH)2______Ca(OH)2________KOH。
(3)酸性:HClO4________H2SO4________HClO。
(4)热稳定性:CH4______NH3________H2O。
(5)还原性:HBr________HCl,I-________S2-。
(6)氧化性:Fe3+________Cu2+________Fe2+。
5.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A B C D E
原子半径/nm0.1860.1430.0890.1040.074
主要化合价+1+3+2+6、-2-2
A. E2-与B3+的核外电子数不可能相等
B.离子半径大小A+<D2-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A<C
D.氢化物的稳定性D>E
6.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 W3+、b X+、c Y2-、d 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7.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最中心的点)代表起点元素。
下列正确的是( ) A.物质YO可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B.图中离O点越远的元素,其原子半径一定越大
C.O2X、WO3分子内都含有氢键,所以沸点都较高
D.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Z元素
方法总结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三表
元素周期表
金属性“右弱左强,上弱下强,右上弱左下强”;非金属性“左弱
右强,下弱上强,左下弱右上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按
K、Ca、Na、Mg、Al、Zn、Fe、Sn、Pb、Cu、Hg、Ag、
Pt、Au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按F、O、Cl、Br、I的顺序,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三反置换反应强的置换弱的,适合金属也适合非金属
与水或越剧烈,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
应
酸反应
强
与氢气反应
越容易,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或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真题演练·素养通关
1.[2021·全国甲卷,11]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 和X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也是Y 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W 和X 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Z>Y>X>W
B .W 与X 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 .Y 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不与强碱反应
D .W 、X 和Z 可形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2.[2021·全国乙卷,11]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 kg 的月球土壤,经分析发现其构成与地球土壤类似。
土壤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W 、X 、Y 、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
X 、Y 、Z 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 同族。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X>Y>Z
B .化合物XW 中的化学健为离子键
C .Y 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 单质的
D .Z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
3.[2020·全国卷Ⅱ,13]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其中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总和为24。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化合物中,W 、X 、Y 之间均为共价键
B .Z 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
C .Y 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D .X 的氟化物XF 3中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4.[2020·全国卷Ⅲ,13]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 +Y =W +Z ;化合物XW 3与WZ 相遇会产生白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性:W>X>Y>Z
B .原子半径:Z>Y>X>W
C .元素X 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 .Y 的氧化物水化物为强碱
5.[2019·全国卷Ⅰ,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 、X 、Y 、
Z
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6.[2019·全国卷Ⅱ,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W<X
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7.[2019·全国卷Ⅲ,9]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
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
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第2讲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考点一
基础梳理·自我排查
1.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2.原子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3.(1)2 8 8 18 18 32 32 2 10 18 36 54 86 118 (2)ⅠA ⅢA ⅤA ⅦA ⅢB ⅠB 8、9、10 18 (3)B、Si、As、T e、At Al、Ge、Sb、Po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金属性 非金属性
4.(1)ⅢB ⅡB (2)六 15 (3)七 15
思考 答案:(1)n=m+5 n=m+15 n=m+29 (2)x+2 x+8 x+18 x+32 (3)y=x+m或y=x+n
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考点专练·层级突破
1.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的第Ⅷ族包含8、9、10共3个纵列,因此元素周期表虽然共18个纵列,但共16个族,A错误;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B错误;第七周期0族元素为118号,则116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ⅥA族,C正确;
第ⅠA族的元素包括H和碱金属元素,D错误。
答案:C
2.解析: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9,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和Al处于同一主族,故D正确。
答案:D
3.答案:(1)a、b、c、d、e、f、g a、b、c、d、e、f 三 0 四 ⅡB
(2)三 ⅥA
4.解析: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1,(x+8-1)+(x+8+1)=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故选C。
答案:C
5.解析:
答案:A
6.解析:X、Y、Z为主族元素,Y一定不在第一周期,所以D项错误;若Y、X、Z 分别位于第三、四、五周期的右边,则Y的原子序数为a-17,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a,A、B正确;若Y、X、Z分别位于第四、五、六周期的右边,则Z的原子序数为a+31,C正确。
答案:D
7.解析:B元素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故A错误;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Ge>Si,故B正确;As元素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作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Po为主族元素,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第六周期ⅥA族,故D正确。
答案:A
考点二
基础梳理·自我排查
1.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排布
2.增大 增大 相同 增多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 增大 +1 +7 -(8-主族序数) 主族序数 减弱 增强 增强 减弱 增强 减弱 减弱 增强 增强减弱 减弱 增强 增强 减弱
判断 答案:(1)× (2)√ (3)× (4)× (5)× (6)× (7)×
考点专练·层级突破
1.答案:(1)> > (2)< < (3)> > (4)< < (5)> > >(6)>
2.解析:由于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所对应的元素应位于相邻两个周
期,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得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原子序数大小应为A>B>D>C,A项错误;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可以判断B正确;离子半径应为C3->D->B+>A2+,C错误;还原性为C3->D-,D错误。
答案:B
3.解析:比较微粒半径有以下原则:①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A为P>S>Cl>O;②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从上到下逐渐增大;③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微粒半径越小,Mg2+>Al3+;④各层排布都饱和,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
故只有C正确。
答案:C
4.答案:(1)> > > > (2)< < (3)> >
(4)< < (5)> < (6)> >
5.答案:B
6.解析:因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质子数a、b、c、d的大小关系应为a>b>d>c,且Y、Z在上一周期,Y在Z的左边,Y的非金属性弱于Z;W、X在下一周期,X在W的左边,X的金属性强于W。
质子数d>c,A项错误;非金属性:Y<Z,则离子的还原性:Y2->Z-,B项正确;非金属性:Z>Y,故氢化物稳定性:HZ>H2Y,C项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X>W,D项错误。
答案:B
7.解析:O点代表氢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由里往外延伸,由图可知,W为N 元素,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P元素,根据元素的种类可知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A.NaH中氢元素为-1价,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故A错误;B.随原子序数增大距离O点的距离增大,而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图中离O点越远的元素,其原子半径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C.H2O、NH3分子间都含有氢键,所以沸点都较高,而分子内为共价键,故C错误;D.As与N元素处于同主族,性质具有相似性,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Z元素,故D正确。
答案:D
真题演练·素养通关
1.解析:原子半径:Al>S>N>H,A项错误;H和N可形成NH3和N2H4等化合物,B项错误;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与强酸和强碱均能反应生成盐和水,C项错误;
H、N、S三种元素形成的(NH4)2S为离子化合物,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项正确。
答案:D
2.解析:氧原子半径小于硫原子半径,而Mg、Al、Si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且均比同周期的硫原子半径大,因此原子半径:Mg>Al>Si>O,A项错误;Mg元素的金属性较强而O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二者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B项正确;铝是导体而Si是半导体,故前者导电性强于后者,C项错误;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D项错误。
答案:B
3.解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总和为24,结合题给化合物的结构式可知,W为H、X为B、Y为N、Z为Na。
A项,
中H、B、N之间均为共价键,正确;B项,Na既可与水反应,也可与甲醇反应,正确;C项,Y(N)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NO3,属于强酸,正确;D项,BF3中,1个B原子与3个F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B外围只有6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
答案:D
4.解析:由化合物XW3与WZ相遇会产生白烟,可知XW3和WZ分别是NH3和HCl,即W是H元素,X是N元素,Z是Cl元素;再根据四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总数满足X +Y=W+Z,可知Y是Na元素。
A项,Na(Y)是金属元素,其非金属性不可能大于Cl(Z),错误;B项,原子半径:Na(Y)>Cl(Z),错误;C项,N(X)元素的含氧酸不全为强酸,如HNO2是弱酸,错误;D项,Na(Y)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是强碱,正确。
答案:D
5.解析:由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结合新化合物的结构式可知,X为ⅣA 族元素,Z为卤族元素,W为碱金属元素,再由Z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可知,Z为Cl、X为Si,进而推知W为Na、Y为P。
A项,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错误;B项,元素的非金属性:Si<P<Cl,即X<Y<Z,错误;C项,Y(P)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3PO4,属于中强酸,正确;D项,2个硅原子和1个P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阴离子得到1个电子,所以该化合物中磷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错误。
答案:C
6.解析:根据题给周期表片段中各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差为2,设X的最高化合价为a,则W的最高化合价为a+2,结合题意知2a+2=8,解得a=+3,从而推知X为Al、Y为Si、Z为P、W为N。
A项,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W(N)<X(Al);B项,常温常压下,Y(Si)单质为固态;C项,非金属性:Z(P)<W(N),故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D项,X为Al,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答案:D
7.解析:由题意可推知,X、Y、Z分别为C、Mg、Si。
A项,CO2是分子晶体,MgO是离子晶体,错误;B项,C的非金属性比Si强,则C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大于Si的氢化物,正确;C项,SiC是共价化合物,错误;D项,Si单质不能溶于浓硝酸,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