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昆明的雨练习新人教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昆明的雨
名校课堂
1.写作背景
汪曾祺在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
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
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他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
”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基于对昆明的怀念,汪曾祺写了《昆明的雨》这篇文章。
2.主题解说
作者以昆明的雨为触发点,写了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切怀念,彰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3.考点链接
段落的作用
【结构上】
(1)开头段:统领全篇、引起下文、营造氛围、奠定基调、铺垫伏笔。
(2)中间段: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或上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上】
(1)开头段:点明(或引出)叙写的人、事、物、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结尾段:点明主旨(或深化主题),升华情感,发出号召或倡议。
(3)写景段: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人物精神品质。
(4)议论抒情段:评价人物、景物、事物,抒发情感,点明主旨。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1。
01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辟.邪(bì)鲜腴.(yú)lí(篱)笆
mù(暮)年苔hén(痕) 密匝.匝(zā)
2.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调和饱和饱满)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2)她大概(大概大约大体)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
(3)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恪守(保守坚守恪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准则。
3.填空。
(1)《昆明的雨》的作者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2)请根据课外积累,将下列描写雨的古诗补充完整。
①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②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⑤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其一)]
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基础提升】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引发现场热烈反响。
B.随着对丘北县各乡镇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C.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播,让很多人认识了普者黑。
为加强景区管理,丘北县人大常委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普者黑风景区保护管理条例》。
D.2017年7月27日上映的关于非洲撤侨的爱国主义电影《战狼2》,10月27日已盛大收官。
据统计,该剧票房逼近大约56.8亿,位列全球票房榜第55名。
(解析:B.缺主语,去掉“随着”或“使”;C.语序不当,应先“审议”后“通过”;
D.语义重复,“逼近”和“大约”删除其中一个。
)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当生活不尽如人意,向往旅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旅行半似现实,半似梦幻,当生活春风得意,旅行仍然让人期待,因为旅行像是微甜的痛感,最深切地确认着你的存在。
B.据调查,家长受广告的误导严重,不懂孩子的身体状况,不知道该补什么、怎么补、补多少,只是盲目地补钙、补铁、补锌、补维生素等。
C.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D.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写的。
(解析:A.“半似梦幻”后面的逗号应改成分号。
)
6.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
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________;一阵杜鹃啼,________;一阵风起,____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D)
A.小静把写好的作文交给老师,恭恭敬敬地说:“请您拜读,再给我面批!”
B.妈妈提醒你别玩游戏,你说:“怎么那么烦啊?让我清静清静,一边去!”
C.小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小海劝道:“你不是学习的料,看开一点吧!”
D.小伟爱讲脏话,小明对他说道:“讲脏话会伤别人的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
”
02拓展阅读
漓江情韵
从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
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
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
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
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
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
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
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
”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
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
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
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
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
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
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材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
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
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
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
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
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
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
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
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
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
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
”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
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
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
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
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8.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
①“我”对漓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②“我”对摇船人自强自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敬佩之情。
③摇船人买下一条腿的鹦鹉并与之相依相伴、和谐共处的温情。
④摆船夫妇收养先天残疾婴儿的养育之情。
9.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①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摇船人乐观阳刚、热爱生活。
②设置悬念。
由会背唐诗的鹦鹉引出对鹦鹉主人的好奇,由等待摇船人时的期盼到发现摇船人残疾时的失落,
由摇船人的残疾引出摇船人的身世,步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③欲扬先抑(或铺垫)。
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摇船人的精神品质却让我感动、赞美。
④烘托(或对比、映衬)。
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
10.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我”为什么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①“我”同情摇船人,担心他没有多少收入,真诚地想帮助他,所以想问他;②摇船人阳刚、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觉得在他面前谈困难和帮助都是多余的,所以张不开嘴。
11.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①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②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③言虽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03综合性学习
某班以“魅力云南”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2.请你为云南旅游业拟写一则广告,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去观光旅游。
【示例】彩云之南,天上人间。
13.云南以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睐。
你最喜欢的云南景点是什么?请为它写一段导游词。
【示例】游客们,欢迎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旅游,西双版纳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公里,旧时称作车里、彻里,后又命名为“勐泐”,又有“黎明之城”之称,后改名为“西双版纳”。
在傣族的语言中“西双”是12的意思,“版纳”则为坝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西双版纳是由十二个坝子组成的!西双版纳素有“植物王国、药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称号,它还拥有最大的国家物种基因库,有很多名贵的动植物。
14.据云南部分景点工作人员反映,不少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致使一些名胜古迹、公共设施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对于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请你来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示例】①各景区加大管理力度,针对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
②各旅行社要加大对游客的文明教育,对于那些有不文明旅游行为的游客拒绝其随团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