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公开课精品讲堂(统编版选必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国乱、君昏、民困、己穷
解读题目
思考:诗人为什么以《蜀相》为题?
(1)交代写作对象:蜀汉丞相,指诸 葛亮。
(2)表达敬佩缅怀之情:说明全诗着 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
(3)点明题材: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 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 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描其景)—忆其事—抒己志 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 内容:古人——仰慕先贤,痛惜先贤失意
自己——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怀才不遇 名地——昔盛今衰,世事变迁 国家——(忧国伤时)感慨昔盛今衰,担忧国运衰微,同情人民疾苦 统治者——荒淫误国,引以为戒 自然——物是人非之惆怅,沧海桑田之感慨,自然永恒之慨叹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咏史抒怀;即事议论、夹叙夹议。
望》写于此期。
四、漂泊西南时期:诗风沉郁(49-59岁去世,即759-770)
依靠严武,在成都草堂安身。后严武逝世,他又飘泊西南、湖湘,最后病 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此时律诗很多,如《登高》、《登岳阳楼》、
《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写作背景
《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此时的杜甫,刚刚来到成都不 久,暂住于城西的浣花溪畔。在此之前的五年,他颠沛流离,一度身陷安史 叛军中,逃脱后做过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之类的小官,之后又弃官而去。 这五年里,之唐肃宗昏庸糊涂,宠信宦官,排斥功臣,而杜甫本人亦因上书救宰相房琯 而遭疏远、贬斥,这使得早年间一心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他 倍感失落,对时局的忧虑也始终徘徊在心头。
顿挫
所谓“顿挫”,主要表 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 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 任情奔放。
知人论世——人生四阶段
一、读书慢游时期:涉世未深(35岁以前,即712-745)
从小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政治理想。20岁开始漫游吴越,后认识李白、高适。和李白登高 怀古,寻幽访胜,饮酒论诗。《望岳》
学习任务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
【思维拓展】 诗圣——杜甫(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诗魔——白居易(代表作:《长恨歌》《卖炭翁》) 诗佛——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鬼——李贺(代表作:《李凭箜篌引》) 诗骨——陈子昂(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诗杰——王勃(代表作:《滕王阁序》)
作者简介
沉郁
所谓“沉郁”, 主要表现为意境 开阔壮大,感情 深沉苍凉。
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 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
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 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1)找一个字来概括本诗的感情基调。 (2)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泪”——叹惋感伤。 (2)杜甫游武侯祠的所见所感。
临古地
诗意解读——首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二、困守长安时期:忧国忧民(35-44岁,即746-755)
十年困苦生活,使杜甫看到了政治的黑暗,觉醒并关注现实,忧国忧 民。这时期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有《兵车行》等。
知人论世——人生阶段
三、为官流亡时期:创作高峰(45-48岁,即756-759)
安史之乱爆发,杜甫被抓。一年后逃出,到达肃宗行在陕西凤翔,授左拾 遗。不久弃官携家前往秦州。颠沛流离,历尽艰辛。“三吏”“三别”《春
思考:开头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寻”“柏森森”突出了什么情感?
修辞——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 情感: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 仰和缅怀,显示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①“森森”,是形容柏树的高大而茂密。也给人整肃之感。 ②“柏森森”一词,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渲染静谧、肃穆的气氛。 ③ 柏树象征坚贞、挺拔、坚韧,以它的高大茂密的来衬托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 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导入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 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 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忠臣智者——诸葛亮2:58
导入
扶古柏,碧水春风,贱儿无家别,安得广厦万 千,草堂美誉留后世; 过潼关,朱门酒肉,夔女负薪行,但闻夷歌数 处,诗圣文章著千秋。
诗意解读——颔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思考: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境界全
出。”参考此说,说说此联里哪两个字最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知识回顾:炼字题的答题思路
炼字题的答题思路
(1)释字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述句意/绘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 描述景象。 (3)明手法: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4)悟感情/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杜 甫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杜甫的生平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古抒怀的写 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阅读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 丰富的审美感受。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人杜甫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 感情。
杜甫简介
杜甫,字 子美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他是我国 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 代表作:“三吏” “三别”。 三吏: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 而称为 “诗史。”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诗圣”, 与“诗仙”李白齐名。著有《杜工部集》。
初读诗歌,读懂诗意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 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
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 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