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朔州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5题;共70分)
1. (2分)(2019·江汉) 以下图形表示相关概念间的层次关系,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2. (2分) (2017七下·吉林期中) 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的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A .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淋巴细胞
3. (2分)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
A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 (2分) (2015七上·平江期中)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 . 草原
B . 河流
C . 沼泽地
D . 森林
5. (2分) (2017七上·兰山期中)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生物圈就是指地球的表面
B . 生物圈包含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 . 生物圈的各圈层是截然分开的
D .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 (2分)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
A . 粗准焦螺旋
B . 压片夹
C . 反光镜
D . 细准焦螺旋
7. (2分) (2018七上·丰台期末) 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观察指标.这个实验中.应采用的装置组合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8. (2分) (2017七上·延庆期中) 使用解剖剪时,放在剪柄环中的是大拇指和(),并用食指顶住剪轴.
A . 食指
B . 中指
C . 无名指
D . 小拇指
9. (2分) (2017八下·五莲期中) 下列做法及解释不合理的是()
A . 真空包装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隔绝空气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
B . 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内冷藏保鲜是由于冷藏条件下微生物繁殖速度慢
C . 自制酸奶过程中,应将加糖后的新鲜牛奶煮沸冷却后,再倒入酸奶并封存
D . 对食物加热后再保存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原有的微生物
10. (2分) (2018八上·宝丰期末) 在生态系统中,人属于()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D . 前三者都是
11. (2分) (2015七上·藁城期末) “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跑”这种现象说明该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 . 生物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反应
B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12. (2分)(2020·广安)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A . 新型冠状病毒
B . 青霉
C . 三叶虫化石
D . 小球藻
13. (2分)(2017·新疆)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所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 . 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调查法
D . 测量法
14. (2分)(2020·龙东模拟) 小明用“16×”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他看到的细胞被放大()
A . 160倍
B . 26倍
C . 16倍
15. (2分) (2016九上·武城期中)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其中能够放大物象的是()
A . 1和3
B . 1和9
C . 14和4
16. (2分)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A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 . 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组成。

C .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D . 阳光,空气,水组成。

17. (2分) (2015七上·盘锦月考) 下列列举的现象中,不属于科学观察的一项是()
A . 观察并记录玉米种子的萌发过程
B . 夜间偶然发现流星划过夜空
C . 用摄像机拍摄昙花开花的过程
D . 用录音机记录某种鸟的叫声
18. (2分) (2019八下·峄城月考) 下图曲线表示光照强度与绿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量之间的关系。

下列对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 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 . 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D . 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加,呼吸作用减弱
19. (2分) (2017七上·徐州期中) 对于一株绿色植物来说,光合作用的器官主要是()
A . 根
B . 叶
C . 茎
D . 花
20. (2分) (2018七上·寮步期中) 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A . p
B . b
C . q
D . d
21. (2分) (2018·宣城) 在显微镜结构中,与放大物像相关的是()
A . 目镜
B . 反光镜
C . 遮光器
D . 准焦螺旋
22. (2分)我国从1953年至今进行了6次人口普查,下面是我国6次人口普查的一组数据()
请问:上述人口普查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A . 调查法
B . 实验法
C . 观察法
D . 资料分析法
23. (2分) (2016八下·滨海开学考)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池塘生态系统
C . 荒漠生态系统
D . 农田生态系统
24. (2分) (2016七上·济源期中)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 .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 .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 . 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 . 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25. (2分) (2018七上·泰兴期末)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 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 . 蚯蚓疏松土壤
C . 候鸟的迁徙
D .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26. (2分) (2016七上·嘉祥期中) 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 . 叶片的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形成对照
C . 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D . 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遮光部分变蓝
27. (2分)(2016·湘潭模拟) 谚语“万物生长靠太阳”中,影响生物生长的生态因素是()
A . 水分
B . 温度
C . 阳光
D . 其他生物
28. (2分) (2018七上·民勤期末) “人间四用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中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A . 光
B . 温度
C . 水
D . 空气
29. (2分)在调查社区的生物种类时,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正确的做法是()
A . 记录数量最多的生物
B . 记录最珍贵的生物
C . 记录自己最喜欢的生物
D . 记录看到的全部生物
30. (2分) (2016七上·新化期中)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 根深叶茂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秋风扫落叶
D . 雨露滋润禾苗壮
31. (2分)“草盛豆苗稀”,草是影响豆苗生长的()
A . 生物因素
B . 非生物因素
C . 争夺者
D . 寄生者
32. (2分) (2019七上·交城期中)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

A . 人和虎
B . 兔和蛇
C . 鸡和狼
D . 草和蝗虫
33. (2分)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A .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 . 水圈、大气圈
C . 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D . 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
34. (2分)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等蔬菜时,往往要用树枝、竹杆等搭架供其生长,这样做的主要意图
是()
A . 防止植物果实受到地面小动物的损害
B . 保证植物体及其果实外形美观、洁净
C . 利于实施浇水、施肥、采摘等管理活动
D . 利于植物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35. (2分) (2018八下·临沭月考) 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

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 . ①②
B . ③⑤
C . ②⑤
D . ①③
二、综合题 (共4题;共10分)
36. (2分)(2018·永定模拟) 根据你所做过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①变到视野②时,应将玻片向________移动。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在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________。

(3)在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时,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然后在剖面上滴一滴碘酒,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变蓝的是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

37. (2分)(2019·高安模拟)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

(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_。

(3)图丙中,A图表示________关系;图甲中的哪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B图又可以体现C图________。

(4)如果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

38. (1分)(2020·东城模拟) 金鱼原产于中国,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饲养历史。

金鱼品种繁多、姿态各异,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鱼类。

(1)金鱼身体的透明与有杂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用A、a表示)。

为研究其遗传规律,研究人员用杂斑鱼和透明鱼进行了下列杂交实验。

①由上述杂交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②研究人员选择杂交二实验中的子代杂斑鱼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后代出现了透明鱼。

推测这些杂斑鱼的基因组
成是________。

(2)摄食反射是一种简单反射。

在人为条件下,当动物将光与摄食之间建立联系以后,就形成了一种复杂反射,这种复杂摄食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3)为研究不同波长的光对金鱼建立复杂摄食反射的时间长短是否有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平均体长为8cm的同种杂斑金鱼200条,随机分为两组,置于不同的鱼缸中。

两鱼缸中水的溶氧量、水温等条件相同且适宜。

②将两鱼缸在实验开始前置于________环境中,实验开始时,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然后喂以饲料,光照时间持续15分钟。

③上述过程持续6天,在此过程中,记录金鱼在________时就有摄食行为反应的条数,并计算出所占比例,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表明,一段时间后,两种不同波长的光都能使金鱼建立起复杂摄食反射,其中________使金鱼建立复杂摄食反射的时间更短。

39. (5分)(2019·广元)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三、填空题 (共2题;共4分)
40. (3分) (2016七上·九江期中) 如图所示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图,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1)在对光时使用________眼观察,双手调节[________]________,直至找到明亮的视野.
(2)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把玻片放置载物台后观察,当让镜筒下降时眼一定要注视[________]________,防止发生挤压.使物像更清晰旋转[________]________.(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上________上.
41. (1分) (2015七上·滑县期中)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 ,另一类是________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________和________环境.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5题;共7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考点:
解析:
答案:29-1、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