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动——于细微处见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生动︱︱︱于细微
处见精神
老舍先生说:“叙述不怕不细致,而怕不生动。

在细微处要显出才华。

”所谓“细微”,即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小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和刻画,更好地表现文章的精神。

所谓“精神”,具体体现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推进、环境气氛的渲染和文章主题的深化,都离不开细节描写。

一篇记叙文优秀与否,关键点之一就在于细节描写成不成功。

成功的细节描写可以更好地表现文章的“精神”,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细节描写首先要具有真实性,没有现实生活根基的情节无法传递出真挚的情感。

只有具有真实性,才能富有感染力,才能起到打动人心的作用。


次要具有典型性,要善于捕捉能够表现
文章精神的情节。

只有具有典型性,细节描写才能富有表现力,才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最后要具有新颖性,使用生动的语言将画面形象地描绘出来。

只有具有新颖性,细节描写才能富有独特性,才能吸引读者阅读。

在记叙文写作中,如能灵活运用下面的技巧进行一些细节描写,文章想必能增色不少,甚至提升一个档次。

1.优秀的细节描写,语言表达要准确严谨。

我们要精心锤炼词语,通过对动词、形容词的辨析和筛选,对细节进行准确生动的刻画和描摹,以少胜多,一字传神。

如2012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是
“老计的故事”,其中一篇满分作文《一封家书》是这样写的:
有时候我一个人巡护,走着走着天儿就暗了。

说来也怪,这山里没有电,可一点儿也不黑!星星在头顶上照着,跟儿子的小眼睛似的眨呀眨的,眨得我这心里也亮堂了,走路也有劲儿了,顶着西北风走都不觉得累了。

有时候火车咣当咣当从身边开过去,车厢窗户透出橘红的光,和家里的窗户似的,我老是一动不动地看着它开过去,在它身后默默敬个礼,汽笛仿佛在回答我,呜呜地响了。

我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你记得吗?咱们小时候放学了总玩一种游戏,大家排队扮成小火车,我那会儿最爱扮成站台
的乘务员,觉得敬礼是世上最好看的姿势……今天却不再是游戏,我看着火车缓缓开来又开走,载满一车又一车的想念和幸福,有一种责任沉甸甸地压在肩上,压在心窝里。

这些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一位普通的铁路巡护员丰富的内心世界:忠于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地奉献着

京景山学校袁忠欢
高考马前炮一
锤炼词语,精心选择句式
2019.1
作文通讯
2
39
. All Rights Reserved.
作文通讯
2019.1
自己的一生,并以此为乐,毫无怨言。

同时,又充满了儿女情长,有对儿子的深切思念,有对妻子的倾心诉说。

所有的这些情感,都化作细腻的描写,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

2.句式的变化也会影响细节的表达效果。

我们要学会通过长短句的使用,以及句子顺序的安排,来强化描写的效果。

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中描写沦为乞丐的祥林嫂: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空的”是用来说明“一只破碗”的,把它独立出来,起强调作用,突出祥林嫂穷困潦倒的境遇,更表明祥林嫂已是在挨饥受饿中度日。

“下端开了裂”是用来限定“竹竿”的,把它独立出来,意在强调祥林嫂过着乞讨的生活为时已久。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恰当而合理地使用修辞,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

如鲁迅先生在《药》中关于人们围观杀人场面时的描写: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通过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群喜欢看热闹的麻木、愚昧的人,从而将作者强烈的愤懑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炽烈情感在这一细节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充分调动人体各种感官,用味觉、听觉、嗅觉、触觉和视觉等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描写,可
以写准写活人、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素。

如果描写到位,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文章生动形象。

如钱世源同学在作文《解牛》中写道:这是我第一次当屠夫,而且还要宰杀一头活牛。

那头淡棕色的肉牛被绑了起来,鼻子中不停地冒出白气,两只大眼睛露出绝望的光。

我咬了咬牙,横下心,拿起刀准备宰杀。

我定了定神,看着庞大的牛,可不知从何处下手。

算了,从脖子处下手吧。

“哞———”肉牛悲鸣一声,鲜红的血从它的脖子处喷涌而出。

我颤抖着双手,一刀一刀地分解着牛……
这段文字是对庖丁解牛的想象性描写,从视觉、听觉等角度进行细致描绘,将庖丁第一次宰牛时心理的不适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其中一篇满分作文这样描述就义前的秋瑾:
她脸上浮现出激动的红晕,此时我眼中的她,与刚刚清秀温婉的形象大相径庭,既有英气,又带着智慧,整个人都更加生动夺目起来。

她快速走到桌边为我沏了壶茶,我们手握茶杯相视而笑。

水汽氤氲中,我瞥见她雪白肌肤上的狰狞疤痕,眼眶不由得红了:“痛吗?”“死吗?一点儿也不痛,一下子就过去了。

”她面容平静,仿佛说的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这段文字是对秋瑾的想象性描写,作者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对人物进行细致描绘,将秋瑾的大义凛然以及视死如归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对故事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人物的动作,我们可以进行多方面重点描写,在时间上造成一种延宕,在空间上通过对这个动作的无限放大,形成一个“慢镜头”的回放,从而给人们留
下一
高考马前炮

细化动作,延长描写过程
二巧用修辞,强化艺术效果

发挥想象,充分调动感官
40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1
作文通讯
个深刻的印象。

如《七根火柴》中对无名战士的描写:那同志用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纸包,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

焦干的火柴。

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

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
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
着他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这段慢镜头式的描写,便把“无名战士”数火柴与交党证的姿势深深地印在读者心间。

“文似看山不喜平”,对于典型细节,有时不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而采用“曲笔”描写,层层铺垫,设下伏笔,不断设置悬念,有时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
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着眼泪,走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如果将这段描写写成“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妻子明白他的意思,挑出一茎灯草,他就断气了”,那么对于塑造严监生的人物形象就会大打折扣。

作者通过精心的构思,首先设计出两个侄子和奶妈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种种错误的猜测,以引起读者的好奇与猜测,直到妻子猜对了,严监生才没了气。

这个细节留给读者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严监生这个守财奴的形象便也跃然纸上。

在考场上写记叙文时,切忌泛泛而谈,考生一定要有细节意识。

如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细节描写的方法,便可以将文章写得波澜起伏,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形象生动,写出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高考马前炮五
设置悬念,增层次换角度
2
41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