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所爱,无畏前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中国会展
CHINA CONFERENCE & EXHIBITION
新闻之精神,不虚美,不隐恶,不好颂,不屈陋。

尊重事实,强调真实,对现实负责,对历史尊重。

会展之情怀,谈合作,促发展,谋相融,话共赢。

厚德博学,精业报国,对行业谦敬,对创新热忱。

作为《中国会展》杂志总编辑,吾自醒之,这两点在身皆有体现。

汝所知之,我是新闻人,亦是会展人。

今恰逢《中国会展》杂志创刊二十载,吾入行亦廿岁有余。

一幕幕往事历历在目,浮现眼前。

道然,从业二十载,春秋已如斯。

我为亦我爱,无畏即前行。

往昔忆峥嵘,十段成佳话。

万物皆并作,吾以观复之。

爱我所爱,无畏前行
兰宇鑫
《中国会展》杂志社总编辑
一段对话,
开启人生事业新旅程。

“什么是会展经济?”当我透过悬窗问自己时,仿佛回到了20年前与倪玮社长的那次谈话。

那次倪玮社长问我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会展经济?”我茫然片刻,紧接着说:“我之前做过很多全国、全球性的论坛活动,这是否是会展经济?”倪社长肯定了我:“没错,这就是会展经济中的会议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会展经济的概念。

2001年11月初,我正式加盟《展览与专业市场信息》杂志社(今中国会展杂志社前身)。

20年来这次谈话一直被我铭记。

我十分感恩倪玮社长,他是我在会展领域的启蒙导师和引路人。

也是他开启了我的会展人生。

一次定名,
行业争鸣终有一本刊。

我在翻阅2002年第7期杂志时,不由得置身于2002年4月27日。

那天在中华世纪坛《中国会展》杂志定名招待会隆重
举行。

从这一天起,之前那个读起来很拗口的《展览与专业市场信息》正式更名为《中国会展》。

时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与时任中国贸促会会长俞晓松为杂志题词。

2002年2月2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批准,杂志正式更名为《中国会展》。

看似一次在普通不过的改名,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

中国会展业终于有了一家专业、权威、主流、高端的行业新闻媒体立于会展业的潮头之上,而我也随之逐浪。

一番升级,
破茧成蝶转型再出发。

固基修道,履方致远,交融天下,建者无疆是我为业之道。

2005年,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完成了一次转型升级,而我则实现了事业中的一次蜕变。

那年,时任郑州市市委书记李克亲临北京,邀请我们为推动郑州市会展经济发展做一次论坛,我们欣然同意,并很快开始讨论和策划。

经过反复磋商,问题始终停留在如何命名这一活动上,
主创人员讨论了很多备选方案,都不够具有代表性。

会展的灵魂在于“文化”,最终,“会展文化”打动了所有主创,中国会展年会正式转型升级为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

本次转型升级,也成为整个中国会展行业的一次壮举。

一位长者,
感恩有尊助鸿鹄之志。

回望《中国会展》杂志社20年发展史,有一个人值得我们铭记一生。

他就是时任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先生。

翻看2016年中国国际会展业发展大会活动照片时发现这竟是吴大使最后一次出席本刊活动,不禁追思。

吴大使对《中国会展》杂志的建设给予了诸多关切。

自2005年吴大使第一次参加我社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以来,连续12次出席了我社举办的各项活动,他的话题总能引起业内共鸣,特别是那句“文化是会展的灵魂”至今言犹在耳。

那段期间,我彻夜难眠。

吴大使放眼世界的智慧和包容天下的胸怀激励我不懈努力。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份报告,
调研行业发展新形态。

《中国规模以上展览机构调研分析报告》由《中国会展》杂志社和中国会展研究中心联合制作,旨在关注业界发展形势,客观真实地反映全国展览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

自2008年首次推出以来,就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保证报告准确性和权威性,我与杂志社的同事们每次都历时三个月深入市场,组织调研工作,从框架搭建到报告撰写,从数据汇总到整理计算,每一项工作力求完美。

一场大赛,
推动公益助学亦有道。

我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人,在我看来行业的发展质量取决于人才梯队的构成与人才的质量。

为此二十年来,我一直十分重视我国会展教育领域的发展,更注重杂志社在公益领域的付出与投入。

为了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我社于2009年7月26日在成都举办了首届中国会展业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15所院校参与角逐,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这不仅是一场会展教育领域的大型公益活动,还备受院校老师与会展学子的青睐,从大赛走出来的优秀选手,不少都已经成为当今会展领域的中坚力量。

一首名曲,
会展抚曲诚然觅知音。

每当乏累时,我喜欢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哼唱一首行业名曲——会展人之歌。

2011年,为充分凝聚会展业人心士气,提升会展业社会影响力,让会展文化广泛传播。

社领导们反复探讨,考虑了多种形式,最终决定创作一首属于会展人自己的歌曲,传递行业声音。

为了保证歌曲的专业性和影响力,《中国会展》
杂志社力邀著名作曲家刘青谱曲,倪玮
社长亲自谱词。

2011年5月13日,《文明
的使者——会展人之歌》正式面向业界
发布,并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
(CIEF 2011)上隆重举行首发仪式。

《会展
人之歌》的推出对于整个行业具有重要
意义,它唱响了我们自己的心声,唱出了
每位会展人的激情与梦想。

一个联盟,
满足行业需求促发展。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发展取得了长
足的进步,行业亟需成立一个全国性社
团平台。

经谨慎思考,中国会展杂志社
决定联合全国知名会展机构,成立中国
会展业联盟。

同时,时任中国对外贸易
中心主任兼党委书记王志平同志在筹办
成立中国会展业协会时受阻,我们一拍
即合,决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会展业联
盟,联盟将作为未来中国会展业协会组
建的基础和过渡性、机制性安排。

2016年10月27日中午,中国会展业发
展论坛暨中国会展业联盟成立大会在京
举行,向业界正式宣布,中国会展业联
盟诞生了!联盟的重要意义在于,拉近
了会展各领域间的距离,促进国内外会
展行业交流,起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
带和桥梁作用,也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
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场论坛,
助会展搭桥链接世界。

2017年,当我在电视机前听到习总
书记提出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时,
我不禁脱口道:“时机来了,我们也要办
一场会展领域的高级别盛会”为此,我
们再三向商务部提出申请,经反复汇报,
最终,梦想照进现实。

2018年11月6日,中国会展业国际经
贸论坛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
隆重召开。

作为进博会在会展领域唯一
配套论坛,也是会展领域最高级别的活
动。

我见证了其每一步的发展历程。


坛举办期间,我收获良多,众多业内外
人士积极参与其中,拉近了国际会展业
间距离,让中国会展业看到了机遇,认
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而这一次,我们真
正意义上实现了“会展搭桥,链接世界”
的目标。

一本杂志,
念初心再启辉煌篇章。

2001年到2021年,从创刊号开始,
每一篇文章记录着《中国会展》杂志
社的不断成长,每一次活动见证着中国
会展行业的发展壮大,闭上眼睛,有关
行业的一幕一幕在我眼前闪过。

我决
定于今年推出《中国会展》杂志创刊20
周年典藏特刊,将过去的宝贵经历做
一总结回顾。

我和同事们面对的是成山
的原始资料和难以计数的琐碎工作。


场场头脑风暴,一张张照片材料,一次
次通宵无眠。

很快,杂志即将与大家见
面。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不忘初心,
再起征程。

传承与创新亘古不变
传承与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这就好像杂志每期内容都要构思新选
题。

回顾二十载,心中的那团热火瞬间
燃起。

正所谓,笔下有千秋,文章论古今。

杂志内容始终关注行业内外重大事件,
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实地采访,跟踪报道。

新闻媒体具有监督社会、行业发展的重
要责任与使命。

作为行业专业资深媒体,
《中国会展》杂志一如既往的发挥着新
闻功效,推动行业稳步前行。

新闻精神,
会展情怀,爱我所爱,无畏前行。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年12月15日
第23期 总第503期31
典藏特刊
贰第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2中国会展
CHINA CONFERENCE & EXHIBI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