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贴贴小班数学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贴贴小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圆形的特征,能够用圆形贴纸进行创作。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体验合作创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圆形贴纸若干
2.画纸若干
3.胶水
4.剪刀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圆形运动,如跳圆圈、滚圆圈等,让幼儿熟悉圆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圆形物品,如球、车轮等。
二、主题活动
1.教师出示圆形贴纸,引导幼儿观察贴纸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2.教师示范如何用圆形贴纸进行创作,如贴出一只小鸟、一朵花等。
3.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圆形贴纸和画纸。
4.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圆形贴纸贴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5.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作品展示
1.教师邀请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2.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幼儿的创作成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动手,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评价:
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圆形的认识程度。
2.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收集幼儿的作品,分析幼儿的创作水平。
教学延伸:
1.在下一次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其他形状的贴纸进行创作,如三角形、正方形等。
2.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圆形拼图游戏,提高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
3.可以让幼儿尝试用圆形贴纸制作手工艺品,如圆形挂饰、圆形卡片等。
重难点补充:
一、热身活动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圆形的特征。
对话: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圆形吗?
幼儿:圆的,没有角。
教师:很好!那我们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呢?
(幼儿在教室里寻找圆形物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
二、主题活动
重点:教授如何使用圆形贴纸进行创作,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用圆形贴纸贴出不同的图案。
对话:
教师:看看我手上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圆形贴纸,它的颜色很鲜艳,我们可以用它来贴出漂亮的画。
(教师示范贴出一只小鸟)
教师:谁能告诉我,我们还可以用圆形贴纸贴出什么?
幼儿:可以贴出小猫。
幼儿:可以贴出太阳。
教师:很好,那我们就来试试看,每个人都可以用这些圆形贴纸贴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幼儿开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哇,你贴了一个大圆圈,看起来像太阳。
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
幼儿:我想贴一个太阳,因为它很温暖。
教师:你的想法太棒了!那这个小小的圆形贴纸,你能用它贴出
什么呢?
幼儿:我想贴出小猫的眼睛。
教师:太好了,那我们来试试看。
三、作品展示
重点: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
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对话:
教师:现在,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谁愿意第一个来展示呢?
幼儿:我!
教师:好,你来说一说,你贴了什么?
幼儿:我贴了一个花园,有花朵和蝴蝶。
教师:你的花园真漂亮!还有谁想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儿依次展示,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难点: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发现并解决问题。
对话:
教师:今天我们用圆形贴纸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你们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
幼儿:我学会了贴圆形。
幼儿:我学会了做花园。
教师:很好!你们都是小小艺术家。
下次我们可以尝试用其他形状的贴纸,你们觉得会是什么样子呢?
幼儿:可能会是三角形花园。
幼儿:可能会是正方形小猫。
教师: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创作吧!记住,创作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你们开心,就可以尽情地贴贴贴。
注意事项:
1.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对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耐心和指导,确保他们也能参与到创作活动中。
2.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他们的想法可能与大多数幼儿不同,也要给予肯定和尊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贴纸不容易粘贴、胶水使用不当等。
4.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比如让他们尝试更复杂的图案设计,或者用不同形状的贴纸进行创作。
5.在作品展示环节,注意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避免过度夸大或者批评他人的作品,保持友好和谐的交流氛围。
6.教学方式要多样化,结合直观演示、互动讨论和个体操作,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7.在活动结束后,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点,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