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节能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节能内容
对于我厂的节约用电工作,需要从管理、技术、设备三方面进行。
(一)工厂企业配电系统的管理
1.实行计划供应电措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工厂用电要按照地方电网规定的指标,计划用电,合理限电。
工厂内部各部门应按照工厂统一规定的指标用电,各部门的各个班组都要计划用电,加强用电管理。
同时要计量考核,提高各班组节约用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非生产用电,也要规定指标,合理使用,减少浪费。
还可以把可转移的高峰电力用于低谷中,都会节约用电,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2.对工厂用电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制度,工厂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对电能的使用进行管理,同时,实行节能奖励和定额管理制度,促进工厂的节能。
3.加强运行维护和质量的检修。
因为经过长期的使用,各种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会降低,使电能能耗增大,所以说,应该加强对设备的维护、检修,并采取措施提高检修的质量,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这也有利于工厂的节约用电。
4.进行对员工的节能培训,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认识,更新他们的观念,增强全民的节电意识,使人人时时都注意节约用电,时刻做到节约用电。
因此,工厂要完善用电定额管理、拓展节约用电的资金渠道,制定和合理实施有利于节约用电的政策,对职工进行节电的教育和技
术培训,为工厂能节约用电制定一系列的措施。
(二)工厂节约用电的技术和设备方面
1.提高设备的功率,包括提高设备的自然功率和使用人工无功补偿装置。
提高设备的自然功率,是指不添加任何无功补偿设备,只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建设供用电设备中无功功率的损耗,使功率因数提高。
具体包括①选用比较合适的发动机,因为发动机在用电设备中占比较大,所以合适高效运行的发动机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节能②提高变压器的自然功率,一般来说,要保证变压器的负荷率在0.8左右。
使用人工无功补偿装置,是对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系数达不到要求时,装备的无功补偿设备,人工无功补偿设备,有并联电容器和同步补偿机。
并联电容器,是一种改善功率因数的电力电容器,同步补偿机是改善功率因数的同步电机,它通过对励磁电流的调节,补偿系统无功功率。
这两种设备,因为并联电容器安装方便、组装灵活、有功损耗小、运行方便、维护简单,所以在工厂企业供电中应用普通,运用人工无功补偿装备有利于提高功率、减少电能的消耗。
2.建设照明系统的光能损失。
①一般情况下,在保证不降低作业视觉要求和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因为照明而导致的电能损失。
比如,可以用金属卤化物灯或节能型荧光灯代替白炽灯,应尽量减少白炽灯和高压钠灯的使用。
②可采用智能节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可变程序控制任意设置开关灯时间,控制模式有光控、时控和声控,对后半夜灯具实行降压调流控制,进一步达到节能效果。
3.通过对变频器的优化节能。
①变频器可以采用软启动的方式,从而
减少启动电流②变频器可以设计的简单一些,减少冗余设计,这样有利于提高变频调速的速度。
③可以统一把厂房里的电磁调速电机更换为变频器调速,有利于节省电能。
4.对耗能大、效率低的供用电设备进行更换和改造,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①把低效率的供用电设备更换为高效率的供用电设备,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②对耗能大的设备进行改造,可以节约用电量,提高效益。
所以说,技术改造会给工厂企业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利用技术改造节能电能,非常重要,同时,在改造旧设备、落后工艺的时候,也要注意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使用。
5.合理选择设备容量,发挥设备潜力,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负荷率,对节电的作用很大。
①应该使变压器的容量和负荷相匹配,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提高变压器运行的经济效益,比如说选择合理容量的变压器,如果变压器的负荷率长期低于30%,则应该选择较小容量的变压器;还要及时检查和更换高损耗的变压器,减少损耗。
②合理选择接线方式和供电的设备,应该努力使功率损耗降到最小,以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③应该降低用电负荷的高峰,填补负荷低谷,使用电负荷均匀,充分发挥发电、变电设备的潜力,提高设备的负荷指数,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尽可能的满足电力负荷日益增大的需要。
比如,可以调整工厂内部大容量设备的用电时间,使大容量设备避免在高峰负荷时间用电,还可以错开各车间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使各车间的高峰负荷分散。
结语:
针对我国电能短缺、电力供应紧张等问题,重视节电工作,提高电能
的有效使用,加强对电力需求的管理,是节约用电的新举措,工厂企业应针对配电系统中的各种问题,经过测试和核算,制定出节约电能的最佳方案,降低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促进设备的更新和生产工艺的进步,进而促进企业新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以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实力的目的,同时也为国家的电能节约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