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云南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检测试题卷及答案(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卷(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卷(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者是杨广
B.以北京为都城
C.首创武举制度
D.因暴政而亡
2.“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

”诗句中的“长河”是指()
A.大运河
B.灵渠
C.长江
D.都江堰
3.隋朝末年,各地起义不断,起义军以“罄竹难书”来痛斥隋炀帝的暴行。

下列关于隋炀帝暴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营建东都洛阳
B.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C.乘坐龙舟多次巡游
D.三次远征辽东
4.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说:“由于唐太宗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的中国,并改写了几千年一直延续的文明史。

”唐大宗的功绩主要是指他开创的()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5.唐玄宗曾“呵斥武氏、封禅泰山”,开创了唐帝国的全盛,却最终因“李杨之爱”而留下了马嵬坡的闹剧。

下列与他统治“前期”相关的诗句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6.图1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农业工具示意图,它是()
A.秧马
B.耧车
C.曲辕犁
D.筒车
7.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这一时期,国家大一统、经济文化高度繁荣。

下列属于“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的具体表现的
①文成公主入藏②玄奘西行③鉴真东渡④日本遣唐使来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安史之乱是地方将领同中央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战争之后,唐朝遗留的问题是()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藩镇割据
C.农民起义不断
D.民族政权并立
9.宋太祖即位时,下诏“昔汤武革命,发大号以顺人;汉唐开基,因始封而建国,宜国号大宋”。

为了解决前朝的地方割据问题、巩固宋朝的统治,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分化事权
B.奖励耕织
C.休养生息
D.重文轻武
10.图2反映的主题是()
A.民族的交流与交融
B.中外政权的纷争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经济重心的南移
11.在金太祖之前,女真无文字,与邻族交往,都借用契丹字。

后金人完颜希尹依据由汉
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制成女真字。

由此可知(
A.民族交融推动女真部落的发展
B.女真部落完全舍弃本族文化
C.女真势力壮大源于汉人的帮助
D.女真文字发展超越中原地区
12.来潮时,有这样一位将领,他统率的军队让金军闻风丧胆,可他最终得到的却是宋廷“莫须有”的罪名,“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亦成了他一生的无奈。

他是()
A.宋高宗
B.阿骨打 D.岳飞
C.文天祥
13.某学者指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真正意义上造就了中国的‘商业革命’。

”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A.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B.江南地区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
C.四川地区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14.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

建立元朝的少数民族是()
A.党项族
B.契丹族
C.傣族
D.蒙古族
15.2021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6周年,元朝时负责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西藏行省
C.宣政院
D.中书省
16.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大小勾栏50余座,瓦子是古代的一种娱
乐场所。

下列关于“瓦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营时间受到严格地限制
B.是市民阶层壮大的产物
C.只是上层贵族娱乐的场所
D.是市民买卖的固定店铺
17.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宋朝文学成就最大的是()
A.赋
B.诗
C.词
D.小说
18.英国《独立报》曾评出改变世界的101项发明,我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算盘赫然在列。

其中,在北宋时期,由匠人毕昇发明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
D.指南针
19.明太相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A.厉行节俭
B.整顿吏治
C.设立东厂
D.废除丞相
20.下列对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描述,有误的是()
A.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B.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C.基本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
D.载有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各类物品
21.中国小说形成六大门类,耸立六座高峰,其中有四部是清代小说,即拟古派小说、人情派小说、侠义派小说和讽刺小说。

其中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巅峰之作的“人情派小说”是()
A.《水浒传》
B.《西游记》
C.《红楼梦》
D.《三国演义》
22.“李自成是农民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从陕北发动革命,以……为口号,转战十余年,最终推翻了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

”材料中的“……”(口号)应该是()
A.君舟民水
B.和同为一家
C.洗涤朝廷
D.均田免赋
23.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

在清朝前期,出现的大的商帮代表是()
A.晋商、徽商
B.滇商、川商
C.京商、徽商
D.晋商、苏商
24.关于图3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所示为汉朝时期创立的三公九卿制
B.乙图三省六部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
C.丞相制度自甲图之后便不复存在
D.甲到丁图的演变,本质上是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25.清朝时,“对出海商船,所带物件必须限制数量,出海人员必须详细记录其信息,往返日期必须明确……”这体现了当时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鼓励贸易
C.友好邦交
D.重农抑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14分)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部分历史学家以隋朝有分科举人与进士科为由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汉朝,证明汉朝不仅有分科举人、按科举人,汉朝还有考试进用,而且没有可靠证据证明隋朝有进士科;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的本质是唐朝开始的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以及考试黜落法,科举制开始于唐朝。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宋太祖一再强调“宰相须用读书人”……宋代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录取名额也大量增加,且增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中者均为“天子门生”。

直到第四代皇帝宋仁宗天圣八年,才亲试武举十八人。

——摘编自李道涛《试论宋代重文轻武思想在制度建设中的体现及其影响》材料三明朝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

“四书”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

这是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范围内。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科举制开始于何时?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影响。

(3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科举制发生的变化。

这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6分)
(4)根据以上材料及问题,联系当今的学校考试制度,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分)
27.(12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立足之本。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