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
2024年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行宪国大”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大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总统府2、在政体上,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依据的原则是______。
A.三权分立B.议行合一C.议行分开D.三权合一3、明朝时期宰相制被废除后,取而代之的是______A.内阁制B.六部制C.诸寺制D.司礼监制4、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_____。
A.内阁B.六部C.军机处D.议政王大臣会议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______。
A.工农兵代表会议B.苏维埃代表大会C.中央执行委员会D.人民委员会6、唐朝时,首开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从而在制度上赋予其参政权力之先例的皇帝是()。
A.唐玄宗B.唐太宗C.唐代宗D.唐中宗7、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______。
A.议会共和制B.委员合议制C.议行合一制D.责任内阁制8、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_____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9、中国历史上在行政管理方面神权政治色彩最浓烈的是______。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1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______A.总裁制B.总统制C.议会制D.委员会制12、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______。
A.军机处B.枢密院C.兵部D.都督府13、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______A.治书侍御史B.御史大夫C.御史中丞D.殿中侍御史14、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15、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______。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封建制- C. 分封制- D. 州郡制答案:A2.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是:- A. 郡县制- B. 封建制- C. 郡国制- D. 州县制答案:A3. 唐朝的行政区划主要包括:- A. 郡、县- B. 州、县- C. 府、县- D. 省、县答案:B4. 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中,最高一级行政单位是:- A. 省- B. 府- C. 州- D. 县答案:A5.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首次设立了“行省”:-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答案:D#### 二、填空题6.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是______。
- 答案:布政使司7.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中,仅次于省的是______。
- 答案:道8. 元朝时期,行省下设的行政单位是______。
- 答案:路9. 唐朝的“节度使”制度,是地方军事和行政的双重代表,其职责包括______和______。
- 答案:军事指挥;行政管理10. 封建制下,诸侯拥有对封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 答案:征税权;司法权;行政权#### 三、简答题11. 简述宋朝地方行政区划的特点。
答案:宋朝地方行政区划特点主要表现在实行“路、府、州、县”四级制。
其中,“路”是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下设府、州、县等。
宋朝还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转运使、提刑按察使等官职,以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管理。
12. 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划有哪些变化?答案:明清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主要体现在:明朝设立“布政使司”作为省级行政单位,清朝则将“道”作为省以下的行政单位,同时增设了“府”作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单位。
此外,明清两代都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如设置“都指挥使司”等。
####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论述题及答案

1.分析中国奴隶制国家采用国家联盟形式的原因。
答:夏、商之所以采取国家联盟的组织形式,实行分权管理,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在中国步人阶级社会伊始,就在形式上形成了一个“邦千里”的地域性大国,在其之内却囊括了成百上千诸侯与方国,这些方国实际上只是一些城郭及所属村落组成的小国,它们势孤力单,难以自保,需要有一个联合来保护自己。
但由于当时开发程度,交通状况、管理水平和能力都比较低下,无法对各邦国进行直接统治,建立起秦汉以后那种中央集权制国家,只能是在原有部落联盟的基础上,改变部落联盟的性质,组成君主国的松散的国家联盟。
2.试析中国奴隶制国家产生的途径与当时政治、经济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关系。
答: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是在改造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等级君主制国家,中国奴隶制国家的产生之所以选择这一类型,必然有其经济、自然和政治原因。
(1)从经济环境看,中国不是在铁器时代而是在青铜时代步入阶级社会的,当时农业方面的工具仍主要使用木石之类,就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在这一工具水平阶段是不会产生国家的,但因黄河中下游土质松软、气候温和,使夏、商的农业水平达到了产生国家的条件。
但是,这种早熟的奴隶社会毕竟建立在很低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上,商品经济不发达,旧氏族以自然经济为依托,发展了原始社会父系大家庭模式,建立了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组织形式。
(2)从政治环境看,国家组织形式取决于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阶级结构。
就被统治阶级而言,被征服的部族奴隶主要是农业经济,由于人数多、聚族而居,不可能采取严密的控制。
再就统治阶级内部结构而言,因为中国奴隶制国家不是在激烈的阶级分化、破坏氏族制基础上建立,因此,统治阶级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王室成员,人数较少,所以也只能采取分封的或联盟形式进行间接统治。
3.分析中央集权专制体制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答: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从法理上讲,专制之意是将权力授予一人的治国方式,即国家的一切大事均有皇帝专决,所有的行政都对君主负责,但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从外延上看都是地域辽阔的大帝国,凭君主一人之精力来日理万机是不可能的,于是便有“助理万机”的宰相的设置。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00509《机关管理》历年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09年10等教育自学考试机关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5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机关管理的服务性的核心是【】2.以贯彻领导机关的决策、计划为职责的机构是【】3.机关管理实践中,程序是机关各项工作有序运作的【】4.政务信息不宜公开或没有必要公开的特性称为【】5.我国魏晋隋唐时期最高的政务机构是【】6.下列因素中,属于机关管理人文环境因素的是【】7.行政管理法治化需要行政法对以下关系作出调整【】8.按报送信息材料的主题分类的方法称作【】9.执行计划是对已经制定的程序计划的【】10.管理中使不同主体活动在总目标上趋同的管理行为就是【】11.机关管理制度必须明确并与机关工作实际结合所体现的特征是【】12.机关管理方法是实现机关管理的【】13.影响机关管理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指【】14.机关日常运作的规范系统是【】15.机关管理指挥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是【】A.调查研究、掌握情况B.执行政策、组织实施C.制定决策、形成方案D.检查总结、修正完善16.影响机关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是【】17.国家行政机关因公共利益的需要,不得不使公民遭受一定经济损失时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18.间接推动机关管理改革的因素是【】19.制定和实施机关管理各相关管理程序的因素是【】A.时间、空间、权责、事项B.时间、地点、权责、事项C.权责、事项、制度、法规D.法规、制度、步骤、时间20.涉及机构的外在数量、形态变化的机关管理改革模式称为【】21.从事物的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和运动性出发,去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机关管理方法是【】22.机关工作中强调协同一致体现的机关管理理论是【】23.各级机关召开一次会议最主要的准备工作应是【】24.机关管理体制是一种制度化的关系模式,它是【】25.各级民政机关在汶川地震重建工作中高质量提前完成了安置灾民的任务。
自学考试学习资料:00322中国行政史

一、单选题1、专对诸侯王进行策封的一种文书是()。
A、制书B、诏书C、诰D、手迹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B【答案解析】诰是专对诸侯王进行策封的一种文书。
参见教材P103。
2、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
A、唐朝B、隋朝C、明朝D、清朝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及人才选拔制度。
它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代,衰于清末。
参见教材P65。
3、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王朝实行()。
A、部落凝聚制B、分封制度C、内外服制D、郡县制度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
参见教材P82。
4、春秋时期,社会关系变化,最富于时代意义的是()的兴起。
A、公族B、远方首领C、卿大夫D、门阀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春秋时期,社会关系变化,最富于时代意义的是卿大夫的兴起。
参见教材P89。
5、秦汉时期,大县之长官称()。
A、尉B、丞C、守D、令A B C D【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秦汉县之长官称令(大县)或长(小县)。
参见教材P99。
6、行政决策的文书中,日常通告文书叫作()。
A、约B、诰C、简书D、命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简书”是日常通告文书。
参见教材P86。
7、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A B C D【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周朝是鼎盛时期,创造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基本模式,并将奴隶制国家的行政管理推向制度化和法律化。
参见教材P69。
8、察举制是一种()的选官制度。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保举子弟D、依据财产补官A B C D【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察举制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其基本精神已存在于战国荐举制之中。
参见教材P105。
往年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

往年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一.单选题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最髙权力机关是()。
A.人民大会B.酋长议事会C.军事首长D.部落长老会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九A.皇帝B.宰相C.诸侯D.中枢官员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A.朝会B.巡视C.朝觐D.巡狩8•隋厲时期,中央政府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机构是()。
扎国子监B.大理寺C.太常寺D.光禄寺9.唐朝决策文书中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称为()。
A •册书B.制书C.敕D.诰11.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oA.州B・道C.县D.乡12.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中,主要的入仕途径是()oA.科举B.荫补C.军功入仕D.纳资入官13.我国历史上辽的统治者是()。
A.满族B.蒙古族C.契丹族D.女真族14.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5.淸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是()。
A.理藩院B.礼部C.太常寺D.鸿胪寺16-淸朝官吏在任用时,以低级官兼任高级职务的形式称为()。
扎护理B.兼职C.加衔D.署职2.商王朝调整王朝管理体系,以强化王权的制度称为()。
A.礼乐制B.内外服制C.井田制D.宗法制:SSS專芻TT地1^立”种‘咧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A•王国B.侨州郡县C.左郡县D.右郡县10•我国历史上正式施行开科取一匕确立科举制度,始于()。
A.唐玄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隋文帝时期D.隋炀帝时期20•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同级公署职员互相行文者曰()A.谕BQC.示D.咨d;:;眾黑司:去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广啲行政诉讼机关A.总检察厅B.大理院C.平政院D.肃政厅22.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主要表现在()。
A.组织建设上B.决策问题上C.选拔官员上D.法规制立上23.中央设汁局作为抗战期间行政决策的技术系统其主持设计的机构是(人A.军委会B.中政会C.审议会D.参议会24•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负责干部管理的部门是()oA.司法部门B.教育部门C.民政部门D.财政部门25.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统一的干部任免制度。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P23)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A.礼乐制B.宗法制C.内外服制D.井田制2.(P65)汉朝自武帝以后对京辅地区实施行政监督的监察官是()A.侍御史B.丞相司直C.御史中丞D.司隶校尉3.(P40)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A.单一制B.乡遂制C.郡县制D.宗法制4.(P81)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A.御史大夫B.御史中丞C.殿中侍御史D.诒书侍御史5.(P99)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A.格B.令C.律D.式6.(P114)宋代的中央行政体制一般称为()A.专职宰相制B.三省六部制C.三公九卿制D.二府三司制7.(P153)元代的最高监察机构是()A.御史台B.谏院C.枢密院D.都察院8.(P183)影响明代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9.(P187)清代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是()A.内三院B.翰林院C.军机处D.文馆10.(P234)清政府为适应对外关系发展的需要,增设了一些新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中,标志着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化开始的机构是()A.同文馆B.总理衙门C.总税务司D.巡警部11.(P257)清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仿“责任内阁”,并作为皇帝咨询机构的是()A.枢密院B.咨议局C.弼德院D.行政裁判院12.(P278)1917年9月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选举产生的军政府大元帅为()A.伍廷芳B.孙中山C.唐继尧D.陆容廷13.(P290)北洋军阀于1918年组成“安福国会”,其操纵者是(A.皖系军阀B.直系军阀C.奉系军阀D.直系和奉系军阀14.(P324)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需要而设立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性质是()A.省级地方军事机关B.省级地方监察机关C.省政府的派出机关D.省以下的一级地方政府15.(P348)抗战期间,作为国民政府行政决策参谋系统的是()A.中央设计局B.国防最高委员会C.军事委员会D.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16.(P364)1947年国民政府改组后,国民政府委员会的行政决策体制为()A.委员合议制B.总统制C.内阁制D.混合制17.(P377)苏区中央人民委员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采取的决策方式为()A.独任制B.首长负责制C.议行合一制D.合议制18.(P401-402)根据《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任免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的规定,干部调动时进行的考核称为()A.即时考核B.定期考核C.平时考核D.临时考核19.(P416)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是()A.下级评定B.民主鉴定C.自我鉴定D.上级决定20.(P29)西周时,诸侯间直接拜访的沟通方式被称为()A.聘问B.朝觐C.朝会D.循行21.(P66)中国古代最早的有系统的监察法规是()A.设立宪台格例B.察司体察等例C.六条问事D.唐六典22.(P100)隋代奉旨巡行郡县的监察官是()A.司隶台官员B.谒者台官员C.御史台官员D.肃政台官员23.(P348)中央设计局主持设计的机构是()A.审议会B.预算委员会C.调查统计处D.政治计划委员会24.(P370)与抗战期间相比,标志着战后南京政府的考试制度和公务员管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建立了()A.退休制度B.升等考试制度C.惩戒制度D.辞职制度25.(P52)东汉时,实际上的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是()A.尚书台B.中书省C.少府D.御史台二、多项选择题26.(P161、189)明清两代与内阁关系密切的中央机构有()A.翰林院B.通政司C.军机处D.南书房E.理藩院27.(P172-173)明代政府机构中有封驳权的有()A.大理寺B.都督府C.司礼监D.内阁E.六科28.(P237-238)清政府在“维新新政”中设立的机构主要有()A.商部B.总理衙门C.巡警部D.学部E.总税务司29.(P384)中华苏维埃区域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的方式有()A.特任制B.简任制C.荐任制D.委任制E.选举制30.(P312)北洋政府选拔行政官员的方式主要有()A.荫叙 B.文官考试 C.甄别 D.捐纳 E.荐举三、名词解释题31.(P132)是指辽代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开端通常被认为是在周朝,尤其是西周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早期行政组织形式。
2. 下列哪项不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礼部答案:D解析: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而礼部是六部之一,不属于三省。
3. 明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机构是?A. 东厂B. 锦衣卫C. 都察院D. 内阁答案:C解析:明朝时期,都察院是负责监察百官的机构,而东厂和锦衣卫主要负责皇帝的安全和秘密侦查,内阁则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二、多项选择题4.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A. 世袭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举荐制答案:A, B, C, D解析: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包括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和举荐制。
世袭制是根据家族血统来选拔官员;九品中正制是通过地方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级来选拔官员;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举荐制是由地方官员推荐人才。
5. 清朝末期,下列哪些因素导致了行政体制的变革?A. 外敌入侵B. 内乱频发C. 经济困难D. 思想启蒙答案:A, B, C, D解析:清朝末期,外敌入侵、内乱频发、经济困难和思想启蒙等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行政体制的变革。
三、简答题6. 简述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答案:宋朝的“二府三司”制是指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设置。
其中,“二府”指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三司”则是指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分别负责国家的财政、盐铁专营和户籍管理等事务。
四、论述题7. 论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及其对现代行政区划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经历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等多个阶段。
分封制下,国家被分割成诸侯的封地;郡县制则是将国家划分为郡和县,由中央直接管理;行省制则是在元朝时期出现,将国家划分为行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2. “三公九卿”制度是在哪个朝代形成的?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3. 下列哪部法律文献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行政法的成熟?A. 《唐律疏议》B. 《明律》C. 《大清律例》D. 《宋刑统》答案:A4. 明朝时期,负责监察全国官员的机构是?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都察院答案:D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行政法规是?A. 《大清会典》B. 《大清律例》C. 《钦定宪法大纲》D. 《临时约法》答案:D6.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首次设立的行政机构是?A. 国务院B. 最高人民法院C. 最高人民检察院D. 中央军事委员会答案:A7.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哪个地区的问题?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西藏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行政区划的主要原则?A. 地域完整性B. 经济互补性C. 民族自治D. 政治统一性答案:C9.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行政效率B. 减少政府开支C. 防止腐败D. 增强政府公信力答案:A10. “简政放权”是中国行政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政府干预B. 增加政府收入C. 扩大政府权力D. 限制公民自由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A. 郡B. 县C. 州D. 道答案:ABCD12. 唐朝时期,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主要包括哪些?A. 尚书省B. 门下省C. 中书省D. 御史台答案:ABCD13.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下哪些措施属于行政改革的内容?A. 土地改革B. 精简机构C.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答案:BCD14. 下列哪些是中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A. 合法性原则B. 公平原则C. 效率原则D. 责任原则答案:ABCD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包括?A. 政府职能转变B.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C. 公务员制度改革D. 国有企业改革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五代时期节度使的辖区为( )A.路B.道C.州D.省正确答案:B2.明代废除宰相制度后,协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由______行使。
( ) A.皇帝B.枢密院C.司礼监D.翰林院正确答案:A3.明洪武年问最主要的人仕途径是( )A.荐举B.科举C.荫补D.军功正确答案:A4.雍正元年(1723年)后,清朝以______掌管理藩院事务。
( )A.王公B.大学士C.皇帝D.王公或大学士正确答案:D5.清朝对地方官的考察称( )A.大计B.上计C.小计D.京察正确答案:A6.“贿选总统”是指( )A.徐世昌B.曹锟C.段祺瑞D.王宠惠正确答案:B7.1913年《划一令》公布后,对省行政体制进行调整的基本原则是( ) A.确立三级地方行政体制B.确立二级地方体制C.军民分治的原则D.军事合法原则正确答案:C8.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 )A.国民参政会B.国民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参议院正确答案:A9.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确立抗战救国的总方针的文件是( )A.《抗战救国纲领》B.《国防最高委员会组织大纲》C.《中华民国宪法》D.《抗战建国纲领》正确答案:D10.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决策的权力中心是( )A.国防委员会B.军事委员会C.国防最高委员会D.国民大会正确答案:C11.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省行政体制作了进一步调整,省党部与省政府采取______的形式处理全省事务。
( )A.党政合一B.党政分立C.党不参与政治D.党政互相联系正确答案:D12.______是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
( )A.省苏维埃B.县苏维埃C.区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正确答案:D13.1943年4月25日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规定:边区各级政府所属的干部由______统一管理。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秘书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最早的公文是()A.甲骨文书B.金文文书C.简牍文书D.缣帛文书2.秦朝时期“监察型”的秘书是指()A.太师B.太傅C.太尉D.御史3.秘书工作不是特定具体的业务工作,体现了秘书工作属性的()A.综合性B.交叉性C.辅助性D.近身性4.按两大部类分类法,我国秘书分为()A.高中级秘书与一般秘书B.公务秘书与非公务秘书C.党政秘书与企事业秘书D.参谋型秘书与办事型秘书5.非公务秘书应该()A.重视政策,不重政治B.重视政治,不重政策C.重视政治,重视政策D.重视政策,重视效益6.秘书工作“三服务”的核心是()A.为上级领导服务B.为本级领导服务C.为各部门服务D.为人民服务7.国家机关公文的基本特点是()A.规定性B.工具性C.等级性D.时效性8.秘书政治性的接待工作注重()A.社会效益B.经济效益C.时间效益D.人力效益9.秘书收集处理信息,要看采用率、满意率和()A.时效性B.转化率C.客观性D.掌握率10.秘书协助领导做好督查工作的首要原则是()A.贯彻决策B.突出重点C.发现问题D.解决问题11.秘书运用ABC分类处理时间法中A类的任务是()A.一般事务B.暂缓事务C.重要不急事务D.要事急事12.秘书进行时间管理行动的归宿是()A.效果目标B.效率目标C.时间目标D.计划目标13.秘书会前筹备、文件拟办工作都属于领导工作的()A.铺垫工作B.拓展工作C.延伸工作D.补偿工作14.重大的、决定全局的发展方向与奋斗目标的谋划称为()A.政策B.计划C.决策D.战略15.既与上行交往、又与下行平行交往,是秘书与公众关系特点的()A.公务性B.多向性C.代表性D.服务性16.秘书学的研究对象是()A.秘书现象及其分析B.秘书群体及其管理C.秘书工作及其规律D.秘书活动及其方法17.清雍正时期建立的皇帝机要办公厅是()A.内阁B.军机处C.中书科D.司礼监18.新时期秘书“四个转变”的精神实质是突出秘书部门工作的()A.参谋作用B.科学化管理C.信息综合处理能力D.主动服务意识19.下列不属于会前会务工作的项目是()A.拟定会议程序、日程安排B.确定与会人员及人员编组C.整理记录、录音、录相D.会议报到、签到、人数统计20.政务值班工作的重点应放在()A.保证领导需要的联络B.保证重大紧急情况信息联络C.保证群众上访信访联络D.保证下级公务请示联络21.秘书工作赖以存在的基础是()A.辅助服务B.主辅配合C.领导工作D.管理实践22.秘书与同事关系的表现形态为()A.合作与辅助B.合作与竞争C.合作与尊重D.合作与自制23.规范秘书行为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A.与领导建立共同事业和目标B.为领导的决策与管理服务C.适应领导工作科学化的要求D.围绕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行动24.秘书必须服从本级领导是由秘书工作的()A.被动性决定B.赋予性决定C.潜隐性决定D.从属性决定25.秘书对领导决策参谋辅助的首要工作是()A.发现问题B.跟踪实践C.拾遗补阙D.出谋划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A. 郡县制B. 分封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2.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 郡县制B. 分封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3. 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采用的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4.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采用的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5.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代表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6.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采用的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7.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A. 郡B. 县C. 镇D. 府8.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采用的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9. 明朝洪武年间,中央政府设立的监察机构是:A. 御史台B. 东厂C. 西厂D. 都察院10. 清朝末年,地方行政区划的改革主要体现在:A. 增设行省B. 撤销行省C. 增设州县D. 撤销州县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A. 郡县制B. 分封制C. 郡国制D. 行省制1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A. 郡B. 县C. 州D. 府1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监察机构:A. 御史台B. 东厂C. 西厂D. 都察院1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改革措施:A. 增设郡县B. 撤销郡县C. 增设行省D. 撤销行省1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A. 强化中央权力B. 削弱地方权力C. 地方自治D. 地方分权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秦朝的郡县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
()17. 唐朝的州县制是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形式。
()18. 明朝的都察院是中央政府的监察机构。
《中国行政史》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2010年1月中国行政史自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B2.C3.B4.B5.A6.B7.D8.B9.A10.D11.A12.B 13.A14A15.D16.C 17.D 18.B 19.D 20.B21.B 22.C 23.C 24.A25.A二、多项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CD2.CD3.ABCD4.ACDE5.ABC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世卿世禄制见P3232.六部见p9033.保甲制见p19734.超责任内阁见p28935.区公署见p324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夏商西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力的影响。
见P2737.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调整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见P75-7638.简述明清两代督抚的区别。
见P319439.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演变的历程。
见P216-21740.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执行对于今天的借鉴意义有哪些? 见P394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对后世封建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
见P40-4142.试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见P3752009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C2.D3.C4.B5.A6.D7.A8.C9.D 10.B11.C 12.B 13.A14C 15.D16.A17.D 18.D 19.B 20.C21.C 22.B 23.A24.B 25.A二、多项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B2. DE3.ACD4. DE5. BC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北面官制 (见P132)32.世选(见P137)33.巡狩(见P29)34.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见P324)35.行政三联制(见P349)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原因。
00322《中国行政史》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1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课程代码:0032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国封建社会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基于( )A.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君主与领主的矛盾D.地方豪强与当地政府的矛盾2.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举荐制D.考任制3.春秋战国时期军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将军赋落实到( )A.人头B.等级C.田亩D.宗族4.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形成了( )A.三公宰相制B.四岳制C.内阁制D.六部制5.北魏宣武帝时,以年资作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唯一标准,这种制度称之为( )A.九品中正制B.停年格制C.任期制D.门阀制6.东汉末年,提出“惟才是举”选官原则的是( )A.曹操B.诸葛亮C.刘备D.孙权7.隋唐尚书省下辖六部为( )A.吏、监、户、兵、刑、工B.吏、户、礼、兵、刑、工C.兵、刑、禄、工、礼、寺D.刑、吏、户、寺、监、工8.五代时期,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中枢机构是( )A.三司使B.军巡院C.中书门下D.枢密院9.宋代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有“内、外制”之分,负责“内制”的是( )A.中书舍人B.翰林学士C.尚书省D.御史台10.元代最高行政机关是( )A.枢密院B.宣政院C.尚书省D.中书省11.金代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是( )A.投下军州B.达鲁花赤C.猛安谋克D.五京道12.明代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 )A.六科B.厂卫C.都察院D.十三道13.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政事堂改称( )A.中书门下B.正厅C.内阁D.枢密院14.明代负责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征收赋税的地方机构是( )A.提刑按察使司B.都指挥使司C.承宣布政使司D.都总管司15.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 )A.考满B.京察C.磨勘D.大计16.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开始于( )A.设立外务部B.“厘定官制”C.设立学部D.设立商部17.广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是( )A.国民政府委员会B.总统府C.总理府D.国务会议18.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是( )A.国务院B.参议院C.临时大总统D.内务总长19.依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公布的《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惩处分为解职、记过和( )A.罚款B.降级C.开除D.警告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是( )A.典试委员会B.试务处C.考试委员会D.考试院2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 )A.国防最高委员会B.国民参政会C.国民政府委员会D.国民大会22.1949年1月1日,南京政府为了整顿日趋腐败的吏治,公布了所谓的“三法”,即《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俸级法》和( )A.《公务员叙级条例》B.《公务人员升等考试法》C.《公务员考绩法》D.《公务员服务法》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产生的方式是( )A.选举制B.委任制C.聘任制D.推荐制24.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与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正式确立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体制为( )A.一元化B.二元化C.委员会制D.合议制25.解放战争时期,对各大区人民政府、各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统一集中于( )A.国务院B.政务院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D.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0月自学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10月自学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年10月自学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公共课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工专)线性代数线性代数(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物理(工)大学语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数量方法(二)经济类经济法概论(财经类)财务管理学国际金融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货币银行学基础会计学金融市场学企业会计学社会学概论市场营销学银行会计学金融法运筹学基础审计学经济学(二)消费心理学管理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市场信息学计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法概论经济思想史对外经济管理概论证券投资与管理外经贸经营与管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制度设计国际贸易真国际运输与保险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英语世界市场行情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全国年10月自考银行信贷管理学真题国际商务谈判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管理会计(一)法学类保险学原理法学概论国际商法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商法(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婚姻家庭法证据法学律师执业概论犯罪学(一)公证与律师制度民事诉讼法学涉外警务概论刑法学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刑事诉讼法学法律文书写作民法原理与实务外国法制史刑法原理与实务(一)中国法律思想史商法原理与实务公司法中国法制史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涉外经济法宪法学公安信息学警察组织行为学公安决策学司法鉴定概论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工学类管理系统在计算机中的应用离散数学工程力学(一)餐饮美学食品营养学管理类管理学原理西方政治制度网络营销与策划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领导科学政治学概论现代谈判学西方行政学说史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西方经济学行政组织理论中国行政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法律思想史国际公共关系机关管理质量管理(一) 人力资源管理(一) 现代管理学人际关系学中国行政史医学类心理学儿科护理学(二)妇产科护理学(二)精神障碍护理学内科护理学(二) 护理学导论预防医学(二) 老年护理学康复护理学公关心理学文学类美学英语翻译中国秘书史外国文化导论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心理学广告学(二)现代语言学外贸英语写作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新闻事业管理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市场与营销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选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文学概论(一)广告学(一)英语语法综合英语(一)综合英语(二)英语词汇学英语科技文选英语写作真题高级英语英语写作基础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英语国家概况秘书参谋职能概论中外秘书比较新闻采访写作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新闻)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中外新闻作品研究教育类比较教育教育法学教育学(一)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科学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小学教育管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美育基础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点击查看更多》》。
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奴隶制社会时期的国家结构是( )A.中央集权制B.等级君主制C.联邦制D.邦联制正确答案:B2.我国奴隶社会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 )A.才能B.品德C.血统D.财富正确答案:C3.中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王朝D.秦朝正确答案:C4.郡县制度在战国时期趋于完善,首先表现为______的形成。
( ) A.郡县两级管理体制B.郡县官僚体制的形成C.县、乡两级管理体制D.郡、县、乡三级管理体制正确答案:A5.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卿,官秩为( )A.中五百B.中一千C.中二千D.中三千正确答案:C6.南朝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设置______一职,其具有监察官员的性质,但终未形成制度。
( )A.典签B.御史大夫C.司徒D.司直正确答案:A7.因官职少而候选者多,北魏在宣武帝时实行______,以年资作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惟一标准。
( )A.九品中正制B.停年格制C.三长制D.世卿世禄制正确答案:B8.唐代的刺史是( )A.中央派出的监察官B.郡县长官C.州的长官D.道的长官正确答案:C9.根据《唐六典》规定,选官权属于( )A.工部B.吏部C.礼部D.户部正确答案:B10.隋唐尚书省下辖六部,每部之下各辖( )A.二B.三C.四D.五正确答案:C11.宋代殿试登第者分为五等,其中四、五等称( )A.“进士出身”B.“同进士出身”C.“同进士及第”D.“进士及第”正确答案:B12.辽时______是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
( )A.尚书省B.汉人枢密院C.中书省D.翰林院正确答案:B13.明代官员任职三年后,每______年享受一次探亲假,每次一个月。
( ) 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C14.从乾隆十八年(1753年)起,各道道员不论其原职衔品级如何,一律定为______,道员从此由临时性差遣变为固定的一级地方长官。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C.行政违法的法律后果是承担行政责任 D.行政违法是一种轻微犯罪行为行政违法,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义务,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法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包括行政主体的违法与行政相对方的违法。
行政违法的特征:(1)行政违法的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即某种违法行为只有当该行为主体以行政主体或行政相对方的资格出现时,才有可能构成行政违法。
(2)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法律保护的行政法关系的行为。
(3)行政违法是一种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4)行政违法的法律后果是承担行政责任。
19.行政赔偿的请求时效一般是( C )A.6个月B.1年C.2年D.3年《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20.下列听证必须公开举行的是( D )A.涉及国家秘密的听证 B.涉及个人隐私的听证C.涉及商业秘密的听证 D.因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吊销驾照而举行的听证21.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应当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这属于行政程序法中的( C )A.调查制度B.告知制度C.表明身份制度D.说明理由制度22.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政机关应当赔偿的是( A )A.城管队员王某在执法中打伤围观群众李某,李某要求赔偿医疗费B.公安民警张某下班回家途中撞伤群众赵某,赵某要求赔偿医疗费C.乡政府拆除张某违章建筑后,张某跳河自杀,张某的亲属要求赔偿丧葬费D.黄某因邻里纠纷受到在市工商局工作的邻居李某的侮辱,黄某向工商局要求精神损害赔偿23.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