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二单元_文韬武略呈异彩(单元检测)(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画的起源,不用详谈。

初民怎么画,只要看小孩怎么画就会明白。

画很简单,可是要有新鲜的趣味。

看见什么就画什么,生活里面遇到什么,就随手画,刻到墙上,这是很自然的。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自从绘画成熟以后,形体逐渐地准确了,颜色也逐渐地丰富了。

绘画成熟在什么时代?我们的估计往往是不对的。

从近代科学考古发掘出的成果,可以看到这一点。

画成熟的时代应该很早。

古代的文化,从商周以来,不知经过多少次毁灭性的破坏,使后世无法看到。

古代的绘画十分脆弱。

一种是画在墙上,以为墙是结实的,但随着墙的毁坏,画也没有了。

画在帛上的也不延年。

唐宋人没见过古代的绘画,只看过武梁祠画像,根据这些推测判断汉朝绘画,以为汉朝绘画就是这样的。

这样推论的起点太低了。

近代发现了汉朝墓壁里的壁画,大家的看法才有所改观,觉得从前的推测是错的。

近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帛画,使人看到出丧幡上的帛画,精致极了,比武梁祠的画不知高出多少倍。

人们看到马王堆的帛画,无不惊诧变色,这才知道古代绘画水平已达到什么地步。

我们应该以这(西汉初年)作为起点,往上推溯商周绘画应该有什么样的成就。

看到了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以后,有人说,我们的绘画史应重新写,已写出的全错了。

今天我们研究古代绘画,有这么丰富的材料,但我们必须有正确的看法,这才能进行研究。

看法和起点要是错了,研究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唐以前和唐人的好画,多画在墙壁上,大多数已随着建筑物的毁坏而无存了。

幸亏西北有许多干燥的洞窟壁画。

首先是敦煌,敦煌壁画给我们提供了极丰富的宝贵的材料。

敦煌许多画在绸帛上的画被外国人掠夺走了。

现在西北出土的一些残缺的绢画,即使是零块的,也都是非常精美的。

这些东西的保存,对今天探讨古代绘画的源流有很大的作用。

现在有没有流传下来的古画算是唐代或唐以前的呢?有。

但这些画事实上都是经过第二手摹下来的,很少有真正的唐朝人直接画了留下来的。

即使画稿、形象是某名家的作品,但画上的墨迹也不是作者本人的。

古代没有别的办法,幸亏摹下副本,否则今天一点影子也看不到了。

宋朝人的画,多半是室内装饰品,很大的大张挂在屋里,比画在墙上有了进步。

到了元朝以后出现一种文人画——案头画。

墙壁上的画,实际上和装饰画是一派。

文人案头画是一派,对这一派也有许多争论,但它也有它的新趣味,不能一笔抹杀。

这一种风格的影响有几百年。

宋朝已经开始了,如苏东坡喜欢随便画点竹子,画树,画块石头。

现在还有一件真迹,树画一个圈,底下是石头。

按照画家的要求,这画画得非常外行。

米芾画的《珊瑚笔架图》,笔道七扭八歪。

这是文人游戏的笔墨。

到了元朝才逐渐出现精美的文人画,影响一直到现在。

这一派,这种创作方法,至今尚占很大的比重。

1.下列对中国“古代绘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最早的画就像小孩子的画一样只是古人即兴和随意之作。

B.初民的绘画虽然简单,但绘画的动机是出于对事物的新鲜感。

C.绘画形体的准确、颜色的丰富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的成熟。

D.通观画的源流,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成熟的起点是西汉初年。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朝墓壁上壁画的发现,否定了人们以前的推测,绘画史重写成为必然。

B.唐或唐以前流传下来的古画其实是古人的摹本,而非原创者的真迹。

C.敦煌壁画是少有的仅存于世的好画,为中国古画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D.文人案头画的风格颇有新的趣味,此种创作方法一直影响至今。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以马王堆帛画的精美程度来看,帛画的水平要远远高于墙上的壁画。

B.武梁祠和马王堆的帛画同属汉代,但同一时代的绘画水平却参差不齐。

C.有了日趋丰富的古代绘画研究材料,对古画研究的结论就会更加准确。

D.东坡、米芾一类的文人案头画笔法粗劣,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值一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

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

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抉蠹弊,悉除之。

帝问处士罗英,谁可大用者,对曰:“张雄飞真公辅器。

”帝然之,命驿召雄飞至。

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

阿合马以子忽辛为中书右丞,行省江淮,恐不为所容,改陕西汉中
道提刑按察使。

未行,阿合马死,朝臣皆以罪去。

拜参知政事,阿合马用事
..日久,卖官鬻狱,纪纲大坏,雄飞乃先自降一阶,于是侥幸超躐者皆降之。

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忽辛历指宰执曰:“汝曾使我家钱物,何得问我!”雄飞曰:“我曾受汝家钱物否?”曰:“惟公独否。

”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

”忽辛遂伏辜.。

二十一年春,上与朝臣议大赦天下,雄飞谏曰:“古人言:无赦之国,其刑必平。

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帝嘉纳之,语雄飞曰:“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

”遂降轻刑之诏。

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易其节。

尝坐省中,诏趣召之,见于便殿,谓雄飞曰:“若卿可谓真廉者矣。

闻卿贫甚,今特赐卿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

”雄飞拜谢,将出,又诏加赐金五十两及金酒器,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后阿合马之党以雄飞罢政,诣省乞追夺赐物,裕宗在东宫闻之,命参政温迪罕谕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

”塔即古阿散请检核前省钱谷,复用阿合马之党,竟矫诏追夺之。

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帝虑校核失当,命近臣伯颜阅之。

中书左丞耶律老哥劝雄飞诣伯颜自辨,雄飞曰:“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
二十一年,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

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

(选自《元史·张雄飞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六年,拜.御史中丞拜:拜见
B.阿合马用事
..日久,卖官鬻狱用事:掌权
C.忽辛遂伏辜.辜:罪
D.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识:作标记
5.下列四组中,能直接表现张雄飞清廉能干的一组是(3分)()
①搜抉蠹弊,悉除之②张雄飞真公辅器③惟公独否④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⑤决壅滞,黜奸贪⑥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
A.①③⑥B.②③⑤
C.①④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雄飞受廉希宪推荐,世祖召见他,他陈述了当时国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

B.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管理江淮一带的事务,阿合马担心儿子不被张雄飞容纳,就让儿子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

C.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贵人和中书省官员一起审问,忽辛说审问的官员都曾经收受过忽辛家的钱物,只有张雄飞没有收过。

D.塔即古阿散等人因犯罪被杀后,皇帝考虑到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校实有误,命令温迪罕和丞相安童复查。

张雄飞没有听从耶律老哥的建议辩白。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定林①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王安石于熙宁九年(1076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

②仍:又。

8.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填空。

(6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2)(荆轲)又前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
(3)樊哙曰:“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乙选考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杜维明:中国文化的课堂有多大
陈祖芬
美国学生从小接受个人主义教育,强调人的独立。

如今他们有兴趣聆听杜维明不那样思考问题,说人是一个个同心圆。

中国传统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就这样设定。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不是孤立的,是一个个互为影响的同心圆。

杜维明运送的中国儒家文化,吸引了许多最有独立思想、最不受束缚的哈佛学生!偌大一个哈佛,杜维明讲的中国文化的课堂最大。

几百双蓝眼睛的追光跟着杜维明移动,身子是不动的。

几百个人就是几百座雕像。

直到听他说“可以提问了”,台下那几百人的群雕才好像经仙人指点,全都活了过来。

前边的金发女生举起手,她披的外衣滑落下来,瘦削的身材穿着一件黑色背心。

她高高举起裸露的洁白手臂,好像要把手伸进东方文化的神秘云雾里。

杜维明的助教拿来麦克风走到举手学生前,我感觉那助教拿的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接力棒。

课结束时,全场掌声雷鸣般不停,好像中国鞭炮,在西方世界震响。

一次,他在教堂演讲儒学和基督教的对话问题。

台下的牧师问身边的人:杜维明有没有加入教会?杜先生要给我们布道,效果一定好极了。

英文世界里,传道士意味着代表上帝布道,意味着使命感。

很多西方学者也称赞杜维明是儒学的传道士。

杜维明在大讲堂里上课,常有些女学生占前排座位,超越儒家伦理地观察这位儒学权威的形貌衣着。

她们会说出杜维明有怎样的几条领带,在什么场合系哪一条领带。

她们很惋惜地觉得老师太不顾及自己了。


师的裤子上有一个小洞。

当然,这个洞只有这些非儒家的女学生能看到。

杜维明自己是不知道的。

我想,这个洞就是著名一洞了。

一次杜维明先生主持召开国际学术会议,资金一时没到。

杜维明和他的助手只好拿出信用卡先支付会议费用。

助手用自己的卡取出3万美元。

再用杜维明给她的卡取,结果发现卡上没钱了。

在杜维明的生活中,一定有不少的“洞”。

他五年没在家过圣诞节了。

因为圣诞长假,是他最可以飞行演讲的时间。

唯去年圣诞他在哈佛病了。

要不,圣诞他又要一路演讲过去——台湾、香港、新加坡、北京。

在哈佛,在英语世界,杜维明首创用汉语作为讨论语言——哈佛儒学研讨会。

我想,这决不仅仅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人类——在21世纪的世界,中国文化对人类可能有的贡献。

杜维明的儒学研究,总和社会变迁、世界进步有关。

中国文化和现代性碰撞激发的活力,使他注意传统资源和现代化的相关性,使他的儒学研究总具有开辟创新的能力,而他对中国文化精神血脉的坚守与弘扬,又使他多了几分传统士大夫的精神。

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来,这种士大夫精神失传,学子回到书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杜维明要来大陆从事儒学活动了。

那时大陆刚刚开放,一些大学对他要讲儒学还不大敢应承。

他说:有些事情你不做没有人做。

如今儒学和西方各种学术思潮的对话越来越活跃了。

如果有好事者把杜维明乘坐飞机的航线一道道记录下来,大体可看出儒学在今日世界上传布发展的轨迹。

杜维明的学问是动态的学问,是知行合一的学问。

他的儒学能面对当代世界,与各种思潮建立沟通,接受现代性新模式的挑战,激活了许多黑眼睛蓝眼睛黄头发白头发。

一天晚上七点钟,来到杜维明家里探讨儒学问题。

和一屋子饱学之士在一起,我第一次觉得,中文比英文难懂。

他们在讨论什么呢?学术和学术生命的活性——中华民族的再生——两岸三地的互动——东西方价值取向重叠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错过十年,我们就变成西方文明的消费国——儒家伦理和在世界范围的普世价值——中国经济的强大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可能发出的声音——儒学重在身体力行——知识群体的独立和尊严——中学西学的微妙混合——儒家的带有宗教性的情怀——公众知识分子的角色——美国国会请杜维明讲《论语》——世界给你发言的机会,你发什么言。

我想起哈佛校徽上的拉丁文:真理。

这场壁炉前的讨论一直到午夜。

我想起杜维明的话:“哈佛已经成为在英语世界中经常用普通话谈论‘国学’(中国学问)的道场。

”壁炉里的火,杜维明加了又加。

思想的火,生生不息。

一个夜晚对一个世纪来讲,自然短暂;但在杜维明家壁炉前发出的声音,有如世纪般地深沉。

1928年以来,杜维明是哈佛东亚系第一个华人系主任。

不久前,北京大学成立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

2010年1月4日《文汇报》报道,美国留学中国的人数10年増长6倍,2008年世界各国到中国留学的人数达20万……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语言平实生动,文字富有表现力,通过记叙杜维明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国儒家文化的典型事迹,真实具体地再现了传主的光辉形象,塑造了杜维明中国文化传播者的形象,读来令人振奋。

B.“偌大一个哈佛,杜维明讲的中国文化的课堂最大”,这说明杜维明运送的中国儒家文化,吸引了许多最有独立思想、最不受束缚的哈佛学生!
C.中国儒学文化,杜维明传播初期在大陆遭到冷遇;而在倡导独立自由的西方世界,却很快得到传播,产生广泛影响。

很重要的原因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同。

D.杜维明在大讲堂里上课,常有些女学生占前排座位,超越儒家伦理地观察这位儒学权威的形貌衣着。

这一方面表明了杜维明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这些学生学习不够专注。

E.本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具体形象地表现了杜维明的卓越精神。

(2)杜维明生活中的“洞”具体指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赏析理解下面的句子。

(6分)
①几百个人就是几百座雕像。

直到听他说“可以提问了”,台下那几百人的群雕才好像经仙人指点,全都活了过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个夜晚对一个世纪来讲,自然短暂;但在杜维明家壁炉前发出的声音,有如世纪般地深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杜维明是儒学的传道士,有人说他是传统的士大夫,有人说他是现代公众知识分子。

你怎么看?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家企业现在已是同行业中一家规模很大的企业,位列同行业十大杰出品牌之首。

可谓一招风云起,
已非池中物
....。

B.接待费往往占了乡镇财政支出的30%~40%,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常常一诺千金
....,在接待上级方面是很舍得把钱花在饭桌上的。

C.轮到李腾飞上场了,只见他慢步走上地毯,双手一弯,脚弓一抬,动作如行云流水
....一般,台下观众忍不住鼓掌喝彩。

D.曲曲古老的音乐带着古文明的气息在大厅里回旋,满座的听众如醉如痴,如蚁附膻
....。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基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基金制度和住房公基金使用效率。

B.运用联词造句法来积累词汇,不仅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新能力,而且能让他们在兴味盎然中复习词语的音形义,正确掌握词语。

C.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东道主丹麦提出一份气候草案,要求2050年减少全球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把2020年作为碳排放的顶峰年。

草案遭到了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强烈质疑。

D.这位前世界冠军说,当今乒乓球技术飞速发展,世界一些顶尖选手的实力非常接近,决赛时往往只差一分,甚至两分。

1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所谓“文的自觉”,是一个美学概念,非单指文学而已。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谢赫总结的“六法”,“气韵生动”之后便是“骨法用笔”,这可说是自觉地总结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和传统。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应该说,中国古代相当懂得这一点,____________。

①康德曾说,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

②书法是把这种“线的艺术”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为中国所独有。

③它们同样展现为讲究、研讨、注意自身创造规律和审美形式。

④其他艺术,特别是绘画与书法,同样从魏晋起,表现着这个自觉。

⑤线的艺术正如抒情文学一样,是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最富民族特征的,它们同是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表现。

A.②③④①⑤B.④③①⑤②
C.①②④⑤③D.④②①⑤③
15.把下面的长句改为四个较短的句子,要求读起来简短明确。

(5分)
嫉妒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缺陷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文段的中间补上两句话。

要求所写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

(6分)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借希腊神话中日神、酒神之口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就算人生是场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请以“就算人生是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将题目补充完整,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解析
1.A[B项错在“动机是出于对事物的新鲜感”,文中无此信息;C项因果倒置;D项绘画成熟的起点并不确定。

]
2.D[A项错在“绘画史重写成为必然”;B项错在“非原创者的真迹”,第二段中有“很少有真正的唐朝人直接画了留下来的”一句;C项错在“仅存”。

]
3.B[A项从原文中无法断定帛画的水平就比壁画高。

C项绝对化。

D项原文中有“不能一笔抹杀”一句。

] 4.A[“拜”,担任。

]
5.C[①直接表现其才能;②为罗英的话,间接说明其才能;③为忽辛的话,间接表现其清廉;④直接表现其清廉;⑤直接表现其才能;⑥间接表现其才能。

]
6.D[复查的人是伯颜,不是温迪罕和丞相安童。

]
7.(1)所以赦免的行为,是不公平的政策啊,圣明的君主执政,怎么能多次赦免犯人!
(2)多次打猎之后才能发现善于射箭的人,集中各种想法(意见)之后才能听到好的意见,你的话是正确的。

参考译文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

至元二年,廉希宪向世祖推荐他,世祖召见他,他陈述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

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他调查揭发各种弊端,全部清除它们。

世祖问处士罗英,谁是可重用的人,罗英回答说:“张雄飞才是真正能辅助您的人才。

”世祖认为罗英的话是对的,令驿吏接雄飞来。

十六年,世祖任命张雄飞为御史中丞,管理御史台的事务。

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检查江淮一带的事务,担心不为张雄飞所容纳,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

还没去,阿合马死了,朝中大臣都因犯罪离职。

世祖任命张雄飞担任参知政事,阿合马专权的时间很久,他卖官枉法,朝中秩序很乱,张雄飞就首先自降官阶一级,于是那些侥幸不按规定提拔的人都降级。

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贵人和中书省一起审问,忽辛一个个地指着审问的官员说:“你曾经收受了我家的钱物,怎么能审问我!”张雄飞说:“我曾接受过你家的钱物没有?”忽辛说:“只有你一个人没有。

”张雄飞说:“既然这样,那么我可以审问你了。

”忽辛于是认罪。

二十一年春,世祖和大臣们讨论要大赦天下,张雄飞规劝说:“古人说:没有赦免罪犯的国家,它的刑法一定是公平的。

所以赦免的行为,是不公平的政策啊,圣明的君主执政,怎么能多次赦免犯人!”世祖赞赏他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告诉雄飞说:“多次打猎之后才能发现善于射箭的人,集中各种想法(意见)之后才能听到好的意见,你的话是正确的,我现在听从你的建议。

”于是下发只给犯罪的人减轻刑法的诏书。

张雄飞为官刚直廉洁谨慎,始终不改他的节操。

曾经在中书省办理公务时,世祖派使者急速召见他,在便殿见他,对张雄飞说:“像你这样的人应该可以说是真正廉洁的人了。

听说你非常贫困,现在我特意赏你白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

”张雄飞拜谢,即将出去时,世祖又下令再赏赐黄金五十两和金酒器,张雄飞接受了世祖的赏赐,封存做上记号,收藏在家中。

后来,阿合马的同党因张雄飞被停职,到中书省请求追回世祖赏赐给他的财物,裕宗在东宫听说这件事,命令参政温迪罕告诉丞相安童说:“皇帝赏赐张雄飞的原因,是要表彰他的廉洁,不要受小人欺骗。

”塔即古阿散请求检查核实张雄飞过去在中书省任上的财务,重新起用阿合马的余党,最终假借皇帝的命令追查并没收皇帝赏赐给他的财物。

塔即古阿散等人不久因犯罪被杀,世祖考虑到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核实可能有误,命令亲近的大臣伯颜复查。

中书省左丞耶律老哥劝张雄飞到伯颜那里为自己讲明情况,张雄飞说:“皇帝因为我廉洁,所以才赏赐我,但是,我没敢随便使用这些东西并封存做好标记来等待的原因,正是料到有今天,又何必自己去说呢?”
二十一年,卢世荣因善于阿谀被重用,张雄飞和许多官员同时被罢免。

二十三年,张雄飞被起用担任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