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第二课时】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北师大版(2014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测量
【第二课时】课桌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难点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
四、教学具准备
尺子、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为什么他们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同样的桌子,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小结:生活中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
我们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作单位,也可以用字母cm表示厘米。
(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
1.出示尺子图。
观察尺子上有什么?
2.认识1厘米。
请同学们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请你用拇指和食指比画一下1厘米有多长?
请你再找一找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1厘米长?
小结: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找一找,在我们身边或在自己的身体上,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预设:手指一节大约1厘米,订书钉的长大约1厘米,衣服上拉锁把长大约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那3厘米又有多长呢?先用手比一比,再在直尺上找到从哪到哪是3厘米。
4.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打开教科书P51,看图想一想,它们这样量对吗?
图1:主要错误是铅笔的一端没有和0刻度线对齐。
图3:主要错误是从刻度1开始量,最后到6应该是5厘米。
图4:铅笔的一端虽然没有和0刻度线对齐,但数出从1到6一共有5个格,所以这样测量也可以的。
图2:是比较规范的测量铅笔长度的方法。
小结: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段对准尺子的0刻度线,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量一量、画一画。
(三)知识梳理,巩固练习。
1.估一估,量一量。
2.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答案:3厘米,5厘米,4厘米
3.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在能通过的汽车下面画“√”。
答案:桥洞的高度是4×4=16(厘米)
①汽车3+4+6=13(厘米)
能够从桥下通过
②3+4+10=17(厘米)
不能从桥下通过
③3+6+10=19(厘米)
不能从桥下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