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安全应急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氨-常见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手册编制大纲
品名:液氨
氨气应急防护服、氨气防护服、氨气应急防护系统
1 事故处置原则及处置方案
1.1 理化特性
1)沸点:-33.5℃
2)闪点:
3)燃烧性:易燃
4)爆炸极限:15.7-27.4%
5)相对密度(水=1):0.82(-79℃)
6)相对密度(空气=1):0.6
7)毒类:高毒
8)外观与性状:无色,强碱性,极易挥发的气体,具有刺激气味。
9)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
10)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
1.2 处置原则及要点
1.2.1 潜在危害
①容器加热时会发生爆炸。
②遇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蒸气通常比空气轻。
③破损的钢瓶可引起崩裂爆炸。
④蒸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可致死。
⑤接触液化气可以引起灼伤、严重损害和冻伤。
1.2.2 公众安全
如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首先拨打紧急救援电话,立即将溢出或泄漏区周围至少隔离 m。
1.2.3 现场疏散
根据泄漏量的大小决定现场疏散距离。
如果贮罐、货罐车着火或发生火灾,一开始可考虑四周隔离 m,并根据侦检结果,作进一步的撤离。
1.2.4 应急措施
⑴小火
用化学灭火剂、二氧化碳。
⑵大火
①用水喷、喷水雾。
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把盛有本品的容器运离燃烧现场。
③破损的钢瓶只有在专家指导下才能进行处理。
⑶贮罐着火
①灭火时要与火源保持尽可能大的距离或者用遥控的水枪或水炮。
②使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到火完全熄灭。
③灭火用水不要直接喷向泄漏源或安全装置,防止可能导致结冰。
④如果容器的安全阀发出响声或容器变色,要迅速撤离。
⑤切记远离被大火中被火吞没的容器。
2)泄漏
①消除所有引火源(在泄漏区附近,严禁吸烟、闪光、火花或其他任何形式明火)。
②不要接触或穿越泄漏物。
③如有可能,使泄漏容器翻转排出气体,而保留液体。
④不要用水喷溢出物或泄漏源。
⑤用水喷雾水抑制减少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
防止用水直接冲出泄漏物。
⑥防止其进入排洪沟、下水道、地下室或其他闭塞区域。
⑦隔离泄漏区,直到泄漏气体散尽。
3)急救
①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②为停止呼吸患者施行人工呼吸。
③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要进行吸氧。
④若不慎接触液氨,要立即用温水融化冻结部位。
⑤若皮肤或眼睛不慎接触到该物质,要立即用自来水冲洗至少20分钟。
⑥保持患者温暖和安静。
1.3 事故处置方案
1.3.1 浓度及分布的侦检
准确和迅速地检测现场毒气浓度与分布,制定现场警戒区域及周边群众疏散方案和配备安全防护。
有毒有害物浓度侦检由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企业内发生事故,由企业配合。
1.3.2 危险区域确定及安全防护等级
1)危险区域边界浓度
2)安全防护等级确定
1.3.3 常见事故处置方案
1.3.3.1 装置发生泄漏事故的处置措施
1)装置紧急处置措施
①设备本体泄漏的处置措施
②法兰泄漏的处置措施
③阀门泄漏的处置措施
2)泄漏源的控制方案
①设备本体泄漏的控制方案
②法兰泄漏的控制方案
③阀门泄漏的控制方案
3)应急处置的注意事项
1.3.3.2 装置发生火灾事故的处置措施
1)装置紧急停车措施
①设备本体发生火灾的应急停车措施
②管道发生火灾的应急停车措施
2)灭火措施及方法
3)应急处置的注意事项
1.3.3.3 装置发生爆炸事故的处置措施
1)装置紧急停车措施
①设备本体发生爆炸的应急停车措施
②管道发生爆炸的应急停车措施
2)灭火措施及方法
3)应急处置的注意事项
1.3.4 运输过程中事故处置方案
1.3.4.1 钢瓶发生泄漏事故
1)堵漏方法
2)应急处置的注意事项
1.3.4.2 槽罐车发生泄漏事故
1)堵漏方案
2)槽罐车内物料的处置
3)应急处置的注意事项
1.4 事故现场的应急洗消
1.4.1 染毒人员和器材装备的洗消
1)洗消方式
2)洗消程序
1.4.2 危险源与污染区洗消
1)洗消的实施方法
①企业内危险源与污染区洗消
②企业外危险源与污染区洗消
2)洗消用装备器材及消毒剂
1.5 国内外发生同类事故的应急救援经验与教训
[事故案例1]:
[事故案例2]:
2 应急救援响应
2.1 事故报告
事故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包括:
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事故原因、事故影响范围、事故发展趋势及可能扩大的范畴、事故单位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及对事故控制的效果、有无人员伤亡及报警人姓名和联系电话等。
2.2 应急响应
根据事故预警级别,事故级别在Ⅲ级以上,苏州市事故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市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事故级别在Ⅳ级以上,所在市(区)事故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所在市(区)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2.3 现场警戒区的确定和人员疏散
现场警戒区的确定可根据侦检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如无相应的侦检仪器,可采用经验数据进行现场警戒和疏散。
氨气泄漏的现场警戒和疏散可参照下表。
1)事故现场人员及周边群众撤离前或在撤离过程中的要求及疏散距离。
2)危重伤员和老、弱、幼、妇群众实施抢救式撤离的要求。
2.4 现场处置
在生产、使用企业内发生氨气泄漏事故由本企业处置,当需要社会救援,由所在市(区)安监局负责调度,液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由所在市(区)安监局就近进行调度,如所在市(区)无应急救援小分队,与苏州市应急救援指挥部联系,请求帮助。
企业应急救援小分队可以24小时调度。
应急救援小分队在进行处置时,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负责灭火及事故处置场所的掩护。
现场处置方案参考1.3事故处置方案。
2.5 信息发布
事故信息发布由当地安监部门负责。
事故信息应由事故现场指挥部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
2.6 附件
2.6.1 应急救援小分队联系名单
2.6.2 相关专家及联系电话
2.6.3 重要物资装备清单
2.6.4 医疗救治力量分布清单
2.6.5 应急装备分布情况
2.6.6 境内主要使用贮存单位分布情况
2.6.7 事故现场侦检器材
2.6.8 防护器材配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