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共40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显微镜的应用 此内容为本节的重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 2;当堂测评中的第 3 题; 分层作业中的第 4、9 题。 3.望远镜及相关问题 此内容为本节的重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 3;当堂测评中的第 2、4 题;分层作业中的第 1、2、5、7、8 题。
知课 识时 管作 理业
1.显微镜 物 镜:靠近物体一侧的透镜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f<u<2f 时,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且 v>2f。 目 镜:靠近眼睛一侧的透镜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u<f 时,成正立、放 大的虚像,可直接用眼看到。 反光镜:分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
2.(对应例 3)对于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望远镜看到的是正立的景物的像 B.望远镜的目镜、物镜一定都是凹透镜 C.望远镜的目镜、物镜都成实像 D.望远镜的物镜尽量会聚更多的光
3.(对应例 2)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 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 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能更清楚地看到玻璃板下的微小物 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显微镜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2.望远镜 物 镜:焦距大,u>2f,v≈f,像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口径 尺寸大,便于会聚更多的光线,使成像更明亮。 目 镜:焦距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以物镜成的实像为物体,进 行第二次成像。
原 理:物体在望远镜的物镜二倍焦距以外,成 倒立、缩小 的实像,作用 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目镜起放大镜的作用。
【点悟】 明确显微镜在成像时,物镜与目镜所起的作用,各自的成像位置、 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方法归纳】 根据显微镜在成像时,物镜与目镜所起的作用,可判断它们 各自的成像位置及物、像大小的变化情况。
类型之三 望远镜及相关问题 [2016·河 北 唐 山 期 末 ] 关 于 如 图 所 示 的 望 远 镜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6.(对应例 1)[2016·陕西咸阳期中]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 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 ( D)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对应例 1、例 3)下列有关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它们的物镜都成放大的实像 B.它们的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 C.它们的镜头都利用了凹透镜 D.它们都采用了减小视角的原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学课 习时 指作 南业 知课 识时 管作 理业 归课 类时 探作 究业
当课 堂时 测作 评业 分课 层时 作 业
学课 习时 指作 南业
本节学习主要解决下列问题: 1.显微镜及相关问题 此内容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 1;当堂测评中的第 1 题;分层作业中的第 3、6、7、9 题。
【解析】 A.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 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强弱, 正确;B.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防止镜头压碎玻片标本,错误;C.物镜安 装在转换器上,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而不是目镜,错误;D.观 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左上方的物 像移动到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左上方移动,错误。故选 A。
4.(对应例 2)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甲、乙两位同学在视野中 看到如图的物像。
(1)物像位置调节较好的是 乙 同学。 (2)为使另一位同学也能获得较好的观察效果,我们建议他把装片向 左 (选 填“左”或“右”)移动。
5.(对应例 3)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凸透 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 成 实 (选填“虚”或“实”)像,再由目镜成 虚 (选填“虚”或“实”)像。
9.(对应例 1、例 2)[2016·江苏南京月考]如图,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 的工作原理。
器材:焦距较长的凸透镜(f=30 cm)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白纸,细盐粉,头发丝,昆虫翅膀等。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 凸透 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 物 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 10~15 mm,如图甲所示。
A.望远镜是把远处的月亮拉近后再放大 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月亮被两次放大后的实像 C.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解析】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像放大,故 A 正确;望远镜的物镜 相当于照相机,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B 错误;望远镜的物 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C 错误;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二者 作用不同,故 D 错误。故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 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应缩小物距,才能使像变大;显微镜的目镜起 一个放大镜的作用,以物镜所成的像为“物体”,再进行二次成像,此时的“物 体”在目镜的焦距之内,根据放大镜“物远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应使目镜远离 物镜一些。故选 B。
分课 层时 作 业
1.(对应例 3)[2016·广东汕头模拟]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被
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 C )
A.投影仪
B.放大镜
C.照相机
D.幻灯机
2.(对应例 3)[2016·山东新泰期末]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
【解析】 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故 A 错误;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故 B 正确;显微镜 和望远镜的镜头都是利用了凸透镜,故 C 错误;显微镜和望远镜都采用了增大视 角的原理,故 D 错误。
8.(对应例 3)[2016·山东沂源期末]如图是 2016 年 11 月 14 日天文爱好者们利 用天文望远镜观赏超级月亮的情景,这是距离 1948 年 1 月以来看到的最大满月, 它比平常大 14%~15%,亮度高 20%~30%。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解析】 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显微镜的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二者作用不同,错误;B.望远镜的物 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 放大,错误;CD.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 成实像,而不是虚像,C 错误、D 正确。选 D。
(2)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应该能成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 箭头(如果不是这样,改变水滴与“箭头”的距离,或者改变水滴的直径),这是通 过小水滴所成的一个 实 (选填“虚”或“实”)像。
(3)如图甲中,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 头,若不调整与箭头间的距离,应该把水滴变 厚 (选填“厚”或“薄”),直至出 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 12 mm,那么最 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6~12 mm。
4.(对应例 3)[2017·广东湛江模拟]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 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 倒立、缩小 的实像,落在目镜 一倍焦距 (选填“一倍焦 距”或“二倍焦距”)以内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的 虚 (选填 “虚”或“实”)像。
【解析】 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 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一倍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 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类型之一 显微镜及相关问题 [2017·浙江嘉兴模拟]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求达到
的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 )
选项 A B C D
操作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在镜筒下降时 转动转换器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目的 调节光线强弱 眼睛要注视目镜 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 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正中央
1.(对应例 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 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 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
【解析】 使用显微镜时,用右眼还是用左眼注视目镜都可以;低倍镜放大 倍数小,找到物像后,移动视野到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观察 方便,即找到需要观察的部位,并移动到视野中央,这样操作方便。如果在低倍 镜下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也就没有必要换高倍镜了;口腔上皮细胞颜色很浅,视 野太亮容易看不清;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故选 C。
载物片:装载被观察的物体。 原 理:物体第一次通过物镜成 倒立、放大 的实像;第二次通过目镜 成 正立、放大 的虚像。 示意图:如图所示。
拓 展:(1)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的焦距稍大,两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 (2)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3)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作用:用来观察细小物体或物体的细微部分。
【点悟】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和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 【规律总结】 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类型之二 显微镜的应用 [2017·湖北宜昌月考]张光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组成时,发
现物体的像太小,看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B )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 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 D)
A.它的目镜和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的物镜的直径做得大些,能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解析】 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 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故 AB 错误;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其 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而不是虚像,故 C 错误;望远镜的物镜 的直径做得大些,能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故 D 正确。
3.(对应例 1)[2016·陕西榆林改编]显微镜的物镜焦距 短 ,目镜焦距 长 。放 大倍数等于 目镜放大倍数 与 物镜放大倍数 的乘积。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 倒立、 放大 的实像;再经目镜成 正立 、 放大 的虚像,其原理与 放大镜 相似; 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 像的大小 ,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示意图:如图所示。
拓 展:(1)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的焦距稍大,且物镜的二倍焦距处与目镜的 第一焦点重合。
(2)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 (3)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较大,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作 用:用来观察远距离物体。 视 角:视角的大小与物体的远近、物体的大小有关。
归课 类时 探作 究业
【点悟】 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望远镜的物镜相当 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规律总结】 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 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当课 堂时 测作 评业